《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1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傳承了五千年,為中華第一大家!墩撜Z》這本書是孔子一生智慧的結晶,里面蘊含了許多道理,讓人受益終生啊!讀了《論語》,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孔子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
孔子認為,要學習,首先應當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年輕的人,在父母身邊要孝順父母,離開家要敬重兄長,言語謹慎守信,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只有自身素養(yǎng)提高了,在學文化知識,這樣才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其次,我們應該常常復習學過的知識。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來遠方,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了知識能反復的溫習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人遠道而來,不也是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嗎?學了知識,要反復的溫習、鞏固,這樣才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再次,應當善于思考。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斑@句話的意思是:”只學而不思考,就會受蒙蔽而無收獲;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只有學習和思考一起結合,才能體現(xiàn)出學習的效果。
最后,應當真誠坦白。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由呀,我教給你的你懂了嗎?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這才是真正的明智呀!”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2
自從我有了《論語》這本書,它就成了我的良師益友。在這本書中,有一句話令我感受最深。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別人不理解我,而我也不生氣,不也是一位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嗎?”這句話真是一句千古真理呀!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別人不理解你。爸媽有時不理解你的.感受,同學有時不理解你的行為等等,可是,只要我們不惱怒,心平氣和地面對他們,這樣你以后一定會成為一位有修養(yǎng)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在作文班學習,在課間休息時,我發(fā)現(xiàn)前排同學張梁的書掉在了地上。于是,我走過去,彎下腰,正想拾起那本書,張梁走了進來,不分青紅皂白就斥責我:“你干什么,怎么把我的書扔在地上?”還沒等我解釋,就轉身把我的書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粗疫是默默地撿起他的書放在了他的課桌上,然后彎腰拾起自己的書走向座位。旁邊的同學看見了,走過來批評了張梁。張梁這才知道書是在自己走出座位時碰到地下去的。下課后,張梁忙向我道歉,從此我倆就成了好朋友。
“人不知而不慍”是一種品德。通過《論語》的這次解讀,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寬宏大量一些,不應該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如果世上每個人都學著做一位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學會做君子,那么生活就會變得更快樂,更幸福了。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3
子路問怎樣服侍人君。孔子道:“不要[陽奉陰違地]欺騙他,卻可以[當面]觸犯他。”
這本書斷斷續(xù)續(xù)已讀大半,從初期的艱澀到現(xiàn)在,似乎讀的越來越順當了。讀的順了,想法也就多了起來,有時也能靜下來思考一些事情(當然也有一些胡思亂想)。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讀到現(xiàn)階段也才算是有了些懵懵懂懂的理解。即使不治天下,只是用于工作、家庭、交友等也有著極大的指導意義。但是,這些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得學與思結合,還要實事求是的學、細致入微的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傊x懂已屬不易,若是讀通那就更要下一番苦功了。
事君與我來談過于遙遠,不過對于一名普通職員,它還是同樣適用的。在工作中,面對上級、領導,我們是選擇“勿欺也,而犯之”,還是“勿欺也,勿犯之”;是“欺也,犯之”,還是“勿犯之,而欺也”呢?恐怕每種都會有人選擇,而且每個人針對不同的事還會選擇多種。但我覺得選擇最多的應該是“勿欺也,勿犯之”。作為下屬,我們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聽從領導的安排,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很容易做到“勿欺也,可是我們真的會在有爭議時,勇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去觸犯領導嗎?我覺得大多數(shù)人不會。
像魏征那樣敢于直諫的人有多少,而像宋仁宗那樣唾沫星子飛到臉上也不惱的領導又有多少?鬃拥倪@種事君之道,如果考慮環(huán)境、性格、地位等多方面因素后,不免有些理想主義,不易踐行。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不易,方顯出孔子的智慧,他很多言語的`前提是自己的治國之道,如果一位領導,能夠按照他的理論去做,那么他的下屬也就不存在這樣那樣的顧慮了。但是,誰又會完完全全的只信服一個人的言論呢,那么,孔子想要的世界也很難實現(xiàn)了。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4
《論語》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分為學而、為政、里仁。共20篇。是我國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又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所以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我讀《論語》時覺的幾則特別好,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理解的是:學習之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不是很快樂嗎?,有朋友自遠方來你不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懊惱不是君子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是說,溫習舊知識總中可以發(fā)現(xiàn)新知識,那么你就可以當別人的老師。
我從《論語》中體會到怎樣做君子,君子就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不懊惱。動口不動手。小人恰恰與君子相反更體現(xiàn)出了:“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運用到《論語》中的句子,比如:有人總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事情卻做不好,就有人勸他:“欲速則不達”。當有家長帶孩子出去看到兩種人,一是賢人,一是不賢的人。于是家長對孩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見到有才能的人就要想到與他看齊,見到有缺點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這樣的毛病,以便改正錯誤。
《論語》是我國的一大名著,我不但要認真體會,而且要行動起來,做一個像孔子一樣對國家有大貢獻的人。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5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每一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
于丹老師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鬃記]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里。
“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睂τ谖襾碚f,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間、夫妻之間,一些生活中的瑣事,抑郁于胸。“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泵鎸θ松倪z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又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里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采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我讀后眼前一亮,我們過去總是喜歡與他人相比,為什么你我一起參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輝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視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貢獻、肩負的責任、承受的壓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萬剮與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這樣比起來我的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6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論語》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許多人事間的道理,它能讓我們品德高尚,更能讓我們學到很多哲理性的知識。如我們在學《論語十則》時,里面既有講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的,又有講思想修養(yǎng)的。其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意思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它告訴我們。
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拖累,從而被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如果只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因此,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還有一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這以后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說明了我們應當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在任何處境都應堅貞不屈。
然而,《論語》畢竟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并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xiàn)在的思想,但是它又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而經典是不會過期的,因此我們要學會科學地繼承這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宣揚祖先們的博大精深?偟膩碚f,《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yǎng)性。我們在生活中,對于這些哲理中的要求我們能做到的就盡量做到,不能做到的也不能完全忽視,只要我們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做到最好,才算我們真正領悟到了一些真諦。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白屛覀儚淖陨碜銎穑晟谱晕,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吧!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7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論語中有句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已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強加于他人。
清朝有一個叫張英的人,被皇帝賞識官位升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一天他母親來信說要擴建房屋,而恰好他們的鄰居葉家也要擴建房屋,因此他們兩家因為此事情吵了起來,形成了水火不容之勢。母親在信中母親隱隱約約說想讓他用官威來壓服鄰居葉家的意思,看到信后,張英想了又想:于是給母親回了一封信,信中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強,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堄⒌哪赣H看見信之后,領會了兒子的良苦用心,馬上就主動把將要砌建的院墻退后三尺,葉家知道后也立即把自已家的院墻退后了三尺。因此,張葉兩家的院墻之間就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街巷。這件事情一時被傳為佳話,在桐城一直保留著這條被人們所樂道的“六尺巷”?赐赀@個故事后,我有許多感想:我認為:這個故事應驗了孔子所說的一句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故事同樣講的是待人之道,這句話對每個人都是一個忠告,那就是在生活和學習中對于自已不愿干的`事情不要強加他人之身,每個人都要學會換位思考并設身處地的替他人考慮考慮,自已都不想干的事情就不要讓別人去做了,自已做了這件事情都會很痛苦,為什么要讓別人再痛苦呢?我想:讓我們的社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少一份指責吧!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忠誠的勸告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8
接下來,通過回答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關于“孝悌”的問題,闡述了“孝悌”作為為政者的修為問題。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為政者的道德修養(yǎng)最容易從他對待自己雙親的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來。也是從家風、家教中體現(xiàn)。孝悌是孔子認為的倫理道德的最重要的表現(xiàn),讀書筆記也體現(xiàn)了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準則。試想一下,一個人對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親都不能孝順、關愛和感恩;那他又怎么能真正關心關愛其他人呢?特別是為政者,又怎么能真心為人民服務呢?
緊接著又通過對顏回的觀察,闡述了察人、識人的方法;闡述了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君子的標準是“君子不器”,君子的'行為特點就是“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君子周而不比”。
通過“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知之為知之”等言論闡述了為政者學習、認知的方式方法和提升自己的途徑!爸疄橹,不知為不知”就是真知。
孔子在這里還談到處理政務的方法和原則;“人而無信,不可知也”;最后孔子強調為政者不要諂媚,而要見義勇為。
總的說來,為政篇雖是說為政之道,主要是從做人來闡述的,特別是從孝悌、修身、為人處事、學習、誠信等內容的言論中,使我更進一步明白,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定盤芯。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相關文章:
論語優(yōu)秀讀書筆記08-18
論語優(yōu)秀的讀后感03-18
(優(yōu)秀)《論語》讀后感09-07
論語十二章優(yōu)秀教案01-23
《論語》心得體會優(yōu)秀09-14
《論語心得》讀后感[優(yōu)秀]03-23
《論語》十二章教學反思【優(yōu)秀】12-22
《論語》讀后感【優(yōu)秀15篇】07-01
[優(yōu)秀]論語心得體會15篇03-16
于丹論語心得讀后感論語心得于丹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