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的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少年的你》的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的你》的觀后感1
《少年的你》,一部出乎我意料的電影。
可以明顯地看到,曾國祥在這部作品中對前作《七月與安生》的繼承與改變——仍舊是大段的手持、人物大特寫,仍舊是在層次復雜的大膽反轉中揭示人物最深的情感。但不一樣的是,《少年的你》將一切都處理得更為極致,無論是前半部中的校園問題,亦或是后半部中與成人世界對抗的糾葛,都共同構成了一幅生猛的社會面貌!镀咴屡c安生》中的“走出去”,與《少年的你》中的“走出去”,已然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之前在看預告的時候就已有心理鋪墊,會有大量懟臉的人物大特寫鏡頭。但沒有想到,這種拍法在成片中幾乎被貫穿到底,70%+都是如此。無論是題材,還是拍攝手法,這都是一次瘋狂的賭博。在攝影機前與銀幕凝視的兩位演員,他們的表現(xiàn)不僅是電影成敗的關鍵,甚至可以如此形容——他們表現(xiàn)出幾分,電影直接就是幾分。
曾國祥賭贏了。周冬雨和易烊千璽演得過于出色,禁得起聚焦,雙雙供出了極度鋒利、痛徹心扉的表演。這兩張臉演繹出了復雜的情感層次,極富洞穿力,令人不自覺地就代入到他們黯然的生活中,想起自己人生的細碎過往,宛如一次對青春檔案的再度“調檔”。
18歲的陳念,是備戰(zhàn)高考的高三優(yōu)等生。還有60天就要高考,努力復習、考上好大學是她唯一的念頭。同班同學胡小蝶不堪重負墜樓,從而將她裹挾入一個更復雜的境遇之中。曾國祥和他一貫的編劇團隊再次書寫了一個有著真實生活厚度的成長情感故事,它既是刺痛人心的,也有著較為深刻、豐富的社會性。
很難數(shù)清楚,這是周冬雨第幾次表演少女。不過,陳念這個陷入絕望與無助中的乖女孩,在我眼中是她表現(xiàn)最好的一次,甚至要勝過《七月與安生》中性格更加外放的安生、《后來的我們》中跨度長達十年的方小曉。
陳念和周冬雨之前的銀幕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生是她把自己演到最好,同時也是她之前許多角色的固定方向,鮮活、開朗;方小曉的形象介于安生與陳念之間,那次出演強調的是同一角色在兩個時空中的差異感;而陳念不一樣,她的陰郁、沉默、外弱內剛,如角落里的“壁花”,更為“邊緣化”,也更難詮釋。
而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由于悲慘的身世,從小就要學會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人物的“外殼”勢必要比實際年齡大一點。小北相對陳念而言更為定型,情感外露得更少、更內斂。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個人物在戲的空間上是受到壓制的,相反,易烊千璽的表演在限制之下仍舊顯得非常銳利,在演法上和周冬雨有差異。兩者的對戲,有些遇強則強、互相抬戲的意味,一如當年的《七月與安生》。
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她的背影跟拍,她一步一頓不平衡地走著,微微低頭,仿佛時刻在躲避傷害的脆弱獵物。這是小北的尾隨視角,也是陳念被折磨到對這個世界都已漠然的心理外化。
也正是這種即便有所防備,卻依然無力招架的脆弱,讓她在胡小蝶死后成為了“THE NEXT”。校園暴力并沒有因為如此慘烈的事件發(fā)生而終止,而是匯聚成一系列猝不及防的新的悲劇,被用排球瘋狂砸、還擊后被推下樓梯,直到發(fā)生在校外、漸趨嚴重的人身羞辱……這些也不過只是電影中的冰山一角,沒有任何對青春期的美好幻想,只有一次又一次血淋淋的傷痕逼到你必須直視。
像陳念這樣的女生,自己其實并不愿去引發(fā)關注,但仍然成為了丑聞與傷害的中心——即使她足夠善良、足夠勇敢,與小北的初遇便已說明了這一點。但人們對她的`遭遇習慣了視若罔聞、大事化小,或不予她尊重,或輕輕拂去一切,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
只要一件不合常規(guī)的事發(fā)生,人們往往不會質問是誰在出錯,只會把矛頭指向制造了“麻煩”的受害者,以“一個巴掌拍不響”之類的理由搪塞。而真正不懂得分寸的人,卻逃脫了懲戒。《少年的你》的故事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凜冽展開,哪怕是炎炎夏日,也始終包裹在蕭瑟和冷峻之中,只是偶爾有幾絲殘存的溫暖底色。
陳念并不單純,她聰明得令人心疼。她不是以往同題材影視作品中,那類“全然單純”的被動女主,而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形象。在電影的前半部中,她也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這樣保護,因為之前的隱忍與懦弱,因為母親的欠債而身陷輿論中心。而在電影的后半部中,更是有著令人驚異的幾次反轉,從而要面對人性的最終抉擇(在此就不再過多劇透)。
周冬雨素顏的臉,從頭至尾被“毀”得這么慘,流下那么多的眼淚,叫人不忍心直視。無論是被折磨后留下各種傷痕,還是被迫只能剪成寸頭,都如此寫實地出現(xiàn)在銀幕上,直覺的觀感就是生理上的疼。在那么多場戲里,她的孤獨、絕望都隨著眼淚滿溢出來,是悲傷到了不得不哭泣的地步。
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她聽到小北身世時的那滴默然的淚痕。這也是《少年的你》里最打動我的,就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不言自明,他們共同構筑了對抗世界的同盟。無需語言,就能懂對方心里在想什么,就能為對方感同身受,即使自己已經(jīng)蒙受了極大的不幸,仍舊不失去共情的能力。
這是只能屬于少年的愛,他們在彼此身上都看到了對方的影子。和當年的《七月與安生》一脈相承,兩部電影都是關于不同個體間的差異、交疊與輪轉,只是《少年的你》來得更猛烈、更決絕。
“演得難受”,是周冬雨在許多關于《少年的你》的采訪中反復提到的話,“我與陳念完全不像,也找不著人物支點,也沒能提前體驗生活。前半個月我就覺得我要得抑郁癥,真的太難受了。”
周冬雨的難受,也許恰恰是她這次演陳念演得如此銘心刻骨的原因。她的不確定、茫然、糾結,直到最終審訊室里的爆發(fā),每一步都踩得人心碎。通過她,我們投射的是自己,看到的是自己。
想要完成陳念這個角色,不是只靠方法派技巧或簡單地體驗生活,就可以達到所謂的“正確表演”。恰恰相反,她需要來自于直覺,需要帶著對人物的不自知的、下意識的摸索與發(fā)問。正因如此,周冬雨在短短幾個月的影片時空中,就能演出各種復雜的情感流動,讓整個人物始終處在破碎與不確定的轉變之中,從未陷入模式與窠臼。而這份表演,毫無疑問構成了影片真摯、動容的原因之一。
《少年的你》是一部需要被我們、被社會關注的電影。我認為去年對《我不是藥神》的評價,可以原封不動地搬到此處——它的出現(xiàn),不僅是一次敢于發(fā)聲,更是對我們身邊每個普通人的理解與關懷。希望這樣的電影越來越多,讓更多的觀眾了解我們社會不同的角落。
《少年的你》的觀后感2
人世間,有種可貴的東西叫做善良。當我們心懷善念,幫助、關心、愛護以及守護別人的時候,這份善念便猶如如豆般的星火,照亮別人、指引別人以及溫暖別人。從而,能夠讓別人在黑暗凄冷當中,收獲美好與幸福。
曾國祥執(zhí)導,周冬雨以及易烊千璽等人共同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其實就是這樣的一部傳遞了“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之理念的影視作品。
談到這部電影作品,也許很多人并不會直接從影像中看出那份善良的。但是,當我們深思和探究關于主人公的經(jīng)歷事件時。我們,往往容易理解并發(fā)現(xiàn)埋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善良。事實上,通過這部電影里的相遇、保護以及救贖等單元,我們是容易體會到關于“善良是如豆星火”的作品的。
相遇
大多數(shù)電影作品,尤其是那些講述愛情故事的作品,往往都會設計主人公相遇的場景。相遇,也成為了較多愛情題材電影常用的表現(xiàn)方式。
電影《少年的你》,也并不例外。影片通過陳念與小北的相遇,展示了他們相識、碰面的過程。只不過,這部電影在設計相遇的環(huán)節(jié)時,是有意無意地融入了關于善良的精神內核的。
善良,其實是這部電影在相遇單元中所蘊含著的內在元素。也正因為這樣,我們觀眾在欣賞影片的過程中,往往會被這份內在的精神元素所觸動。從而,讓我們感受到主人公身上的閃光之處。
在一個夜晚,陳念背著書包行走在較為寂靜的街道上。那條街道,并沒有繁華熱鬧的小攤,更沒有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光。伴隨著街道的,則是相對黑暗凄冷的環(huán)境。
街道之上,人煙稀少。作為一個中學女生,行走在這樣的一個街道上,其實有點不太安全。也就是在這樣的街道環(huán)境中,陳念突然間聽到了街道一處的聲音。
此時,她知道街道附近有位叫小北的男生被人欺負。于是,她并沒有袖手旁觀。那刻,她選擇了撥打電話以尋求幫助。盡管她撥打電話的事,被街道上的那幾個人發(fā)現(xiàn)了。于是,她和小北,都成為了被欺負的對象。
故事到了這里,女主人公陳念與男主人公小北正式相遇了。只不過,這份相遇有些與眾不同。它,是陳念帶著撥打電話以幫助小北的行為,去進行展示的。其間,我們看到了陳念對小北的那份關心、幫助的善。這份善念,著實如同豆般的星火那樣,在街道那個黑暗凄冷的晚上,給小北帶去了光明和溫暖。所以,相遇的單元,是傳遞了“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之作品理念的。
保護
保護,其實也是不少電影作品常用的表現(xiàn)手段。愛情故事里,男主人公保護女主人公;英雄故事里,英雄人物保護弱小群體等。它們,讓電影作品的故事更具有張力。
電影作品《少年的你》,也并不例外。在這部影片的故事表達里,仍然有著關于保護層面的故事單元。而且,這份有關保護的故事單元,更是以男主人公小北內心的一種善,去作為人物行動之推動力的。他的出場和經(jīng)歷,很多時候是為了保護女主人公陳念而存在的。
曾經(jīng),中學女生陳念被自己的同學欺負。導致她晚上放學回家的時候,總是會提心吊膽。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希望結識的男生小北可以保護她。從而,讓她順利地完成高考并前往北京。
男生小北,是個有情有義的人。他面對陳念的要求,并沒有提出過多的條件。相反,他是比較樂意去保護常常受人欺負的`陳念的。
于是,每當陳念放學或者上學行走在路上的時候,小北總是遠遠地尾隨著她。陳念向前走,他則跟隨在她的身后。為的,就是保護陳念不被人欺負。
從男生小北的保護行為上看,我們觀眾并不難于體會到來自小北內心的善良。他,是愿意并樂意去幫助、關心、愛護以及保護陳念的。他的這份善良,正如身處黑暗凄冷中的陳念的一個如豆星火,溫暖著她看向前方、走向未來。
影片正是在保護的故事單元中,為我們觀眾展示了一種善良的作品理念。同時,更向我們觀眾傳遞了“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之主題的。
救贖
救贖,雖然并不是大多數(shù)電影作品常用的表現(xiàn)手段。但是,也有部分經(jīng)典的優(yōu)秀電影,往往是通過救贖的方式,為我們觀眾展示作品的思想與靈魂的。當然,這些展示的程度往往有強有弱。但,它們都會給觀眾帶來一絲絲震撼與感動。
影片《少年的你》,也是一部在有關單元里展示了救贖環(huán)節(jié)的作品。它們,通過女主人公陳念的救贖行為,向我們觀眾呈現(xiàn)了善良與善念的可貴力量。同時,以此引發(fā)我們觀眾的思考和感動之情。
當女主人公陳念與男主人公小北都犯下了各自的錯誤時,小北為了陳念可以有個美好的未來,他獨自將所有的錯誤都攬到自己身上,只讓自己一個人受到懲罰。
本來,女主人公陳念可以因此而走向光明的未來?墒,在一些人的啟發(fā)和勸告下,她選擇了對人生的救贖。那刻,她不再讓小北一個人去獨自承擔懲罰。她把自己犯下的錯誤,也分享了出來。從而,跟隨小北一起去承擔應有的責任。
從讓小北一個人獨自承擔所有錯誤,到陳念善念閃現(xiàn)并與小北一起去共同承擔責任。電影《少年的你》,正是從救贖的角度出發(fā),為我們演繹了女主人公陳念的內心轉變。從而,讓我們看到了人生黑暗凄冷中的絲絲如豆星火般的光亮。
這種救贖的展示,一方面讓我們體會到了人間的公平、公正。同時,更讓我們在電影那份如同黑暗凄冷般氛圍下的影調里,感受到看到了如豆般的星火之光。此刻,我們的內心是溫暖的,也是舒坦的。因為,我們也終究在影片的結尾處,看到了美好的結局。
當陳念與小北重新過上正常的生活時,當小北依然尾隨在陳念身后保護她時,我們,往往會被人物內心的那份善意所打動。因為,這份善良,是照亮了黑暗凄冷之夜色的指引星火。它們,可以讓我們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電影《少年的你》,通過男生小北與女生陳念的相遇、保護以及救贖之故事,向我們觀眾展現(xiàn)了善良的可貴與重要。它們,正如同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般,時刻帶來溫暖、幸福與美好。
《少年的你》的觀后感3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樣一句出自少年口中的話,聽起來倍覺真誠和可貴。這份真誠和可貴,多么干凈。
少年,字典上解釋:指十歲左右至十七歲這一時期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逐漸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價值觀和自我認識能力。
而即將邁入18歲的少年,幼稚著也成熟著,沖動著也自覺著,迷茫著也堅定著,獨立著也依賴著,用他們在成長歲月中所積累的認知,努力想要看清并且融入這個世界。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灑滿陽光的少年時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早晨,不到九點鐘,我就被轟轟隆隆的裝修噪音打敗,于是決定帶上書本去“多樂之日”。路過影院,想起今天是《少年的你》定檔上映的日子,于是臨時決定去看一場電影。首場,人不多,大概一二十個,幾乎都是年輕人。我坐在他們的最后,靜悄悄的看完了這部135分鐘的電影。
影片結尾,陳念已經(jīng)成為一所民辦學校的英語老師。放學路上,她陪在一名怯懦的小女生旁邊,身后,是小北不離不棄的身影,他們大大方方的走在了陽光下……“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他們是彼此生命中最亮的光,即使微弱,也可予以光明和溫暖。
電影結束,字幕劃過,沒人有站起離開,也沒有人高聲喧嘩,一切都安安靜靜的。
我從不是一個追星的人,易烊千璽這樣新生代的'年輕演員?傆X得稚嫩。后來在一部諜戰(zhàn)劇中看過幾眼她的身影,感覺太出戲。但是我想說,這個陳念的角色,她詮釋得非常好,她有一張少女臉,既柔弱,又帶著倔強的冷,她把陳念的孤獨、隱忍表現(xiàn)的非常到位,在影片中不但貢獻了從頭到尾的哭戲,還貢獻了自己剃了頭發(fā)的平頭形象……而易烊千璽更是令我吃驚,《長安十二時辰》瞅過幾眼,總覺得這個孩子還小,怎么就演了這么一個少年老成的角色。我個人感覺,這個片子里,前半段小北的痞勁兒還不夠,大概就是因為他那張?zhí)^俊朗的臉,是三好學生的臉,而不是小混混的臉。不過后半段還好,在陳念的影響下,小北慢慢發(fā)生著變化,痞勁兒少了,就契合這個人物的氣質了。不得不說,易烊千璽成長的真快,有時候不說話,半邊臉抽搐一下、睫毛抖動一下、眼神變換一下,就已經(jīng)詮釋了很多內容在里面,這樣的演技是勝過當今不少小鮮肉的。還有就是,他們?yōu)榻巧幌奚蜗,卸掉偶像包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入角色,這一點,我服他倆。(他倆演的很好,但是電影里也有小硬傷,這里不贅述)共3頁:
電影的定位是反映校園欺凌問題,讓觀眾認識到校園欺凌帶來的巨大危害,它不但會改變人生,更會索人性命。
什么是校園欺凌?就是指由少數(shù)人組成的群體,對個別人進行圍攻、羞辱、孤立、毀謗,并對其身心進行持久的傷害。那么,被欺凌的為什么會是ta?不知道,或許ta太漂亮,或許ta學習太好,或許ta太懦弱,或許ta出身卑微,或許ta怎么都叫人看不順眼,但是,這都不是ta的錯。
陳念在受審時曾質問懷孕的女警官:“我是被欺凌者我有錯嗎?我尋求過幫助,可是有用嗎?如果是這樣一個不安定的社會,你忍心把你的孩子生出來嗎?”這些話擲地有聲,然而,也說到了關鍵點上,那就是家庭教育!
反觀魏萊何以成為校園欺凌者,她家境富裕,她的媽媽言語中帶著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是最優(yōu)秀的孩子,她給她規(guī)劃好了一個光明的未來。因為高考失利,魏萊的父親一整年都不跟她說一句話,她來到這個學校復讀,她要成為她父母期望中的人上人,她不允許別人比她強,她靠著自己的美貌和金錢,無所不用其極的欺凌成績優(yōu)秀的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樓自殺后,她不但一點都不追悔,轉而繼續(xù)欺凌成績好的陳念。她像惡魔一樣狠狠地捅人一刀,又像天使一樣帶著笑容去安慰,她不知道什么是犯罪,她冷血,而她的內心,是不是也在渴望真正的關愛呢?這難道不是父母教育的失敗嗎?為什么女兒內心那么陰暗,而父母就一點都沒有察覺呢?魏萊欺凌團的另一個女生,父親接到處理女兒的通知來到學校,二話不說就是暴打自己的孩子,這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嗎?
再來看看學校方面,只注重升學率,一個生命不在了,只賠了些錢就了事。警察到學校調查,當上課鈴響時,學校領導居然說:“讓她去上課吧,她們高三的時間耽誤不起!彪y道一條逝去的生命真的不及幾節(jié)課重要嗎?
還有警方,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取證不足、缺少直接證據(jù),所以即便陳念報了警,警方也無法對欺凌者給予懲處,尤其是這些未成年人,只能交回學校給予相應的處罰?墒,為什么取證不足?因為學校的無關痛癢,因為學生們的冷漠。高考,也是一場競爭,這就是現(xiàn)實。
其實,不只是學生們的冷漠,還有群眾的冷漠。陳念在小巷里被欺凌的時候,那么長的時間,那么大的動靜,沒有一個人發(fā)出一聲正義的吶喊,沒有一個人打一下110報警,只在最后時刻,從一扇窗子后面,傳來一聲“再鬧就報警了”的低喊才算制止住了這場暴行。
再看看那些被欺凌的對象,幾乎毫無例外的,生活在底層社會,有一個不健全的家庭,自身弱小,性格自卑懦弱,得不到足夠的關愛和保護,淪為被欺凌者時不敢聲張。這不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嗎?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十七八歲,本該是最美的青春年華,那些即將成人的少年本該在陽光下大聲歌唱。然而,在陰影里,藏著什么誰知道呢?不要因為一時的欺凌,而成為一生的影響。
校園欺凌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它需要家庭、學校、警方以及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關愛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已經(jīng)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肫鹆藮|野圭吾《白夜行》里的這段話,想起了雪穗和桐原。
《少年的你》的觀后感4
首先來解決一個這部《少年的你》電影中最關鍵的疑問。片頭,片尾長大成人后的陳念在英語教學機構里所說的“三句樂園”——這是我們曾擁有的樂園。這曾是我們的樂園。這是我們的樂園。
這三個樂園到底怎么解讀?有什么象征含義嗎? 一點點來分析。影片里陳念自己告訴孩子used to be比起was更有失去的意思。
從英語的語法來說used to be 是指過去習慣或常常是如何,強調的是現(xiàn)在不那樣了;而was是指過去是如何,但現(xiàn)在這個習慣依舊。
不斷強調樂園是長大成人后的陳念在告訴孩子,青春這個最美好的年齡,每一個少年都應該是美麗的,都應該活在最無憂無慮,最自在的樂園里。
這是從絕境中爬過來的陳念所持有的一種期望,一種對所有少年的美好祝福。但是事實上,少年時的陳念和小北都沒有活在樂園里,而是活在了煉獄里。但陳念為什么一直還要強調這曾經(jīng)是我們的樂園呢?因為同樣寂寞痛苦的陳念和小北用對彼此的保護把這個煉獄變成了樂園,兩個渺小而又偉大的靈魂在這個殘酷的世界里綻放出了絢麗而又溫暖的生命之光,將這片煉獄短暫照耀成了樂園。
回到三個樂園,也就說第一個樂園——“這是我們曾擁有的樂園”表示陳念認為少年時代的青春已經(jīng)逝去,但這個青春自己并不喜歡,也不愿提起,不想懷念這段痛苦的過去。
第二個樂園——“這曾是我們的樂園”表示少年時代的青春雖然過去,但多想想后自己覺得還是喜歡的,因為這里面有溫暖,值得一再回憶的存在。自己開始學習著接納了這段過去。
第三個樂園——“這是我們的樂園!北硎鹃L大成人后的陳念終于真正徹底接納了過去的自己,與這段少年的她達成了最后的和解,也接納了那個時期的自己所不能承受的所有悲傷,這是真正從痛苦走出來后的一種對過去釋懷的回望。
這三個樂園層次依次遞進,是影片中主角陳念的心里活動和成長經(jīng)歷過程,也是一個少年真正長大成人,接納自己的過程。
影片中最大的看點就是周冬雨所扮演的陳念與易烊千璽所扮演的小北的對手戲。
兩個人的對手戲如果有張力,有化學效應,彼此使出的大招都接住了的話,一部電影也就成功了。
看完電影后,覺得易烊千璽出乎意料的強,比想象中的強很多,這個角色特別適合他。而周冬雨則遇強更強,個人覺得她的演技比起封后之作《七月與安生》又進一步提高了。這次陳念這個人物的表演可以讓所有曾經(jīng)質疑過周冬雨影后資格的人閉嘴驚艷。
兩個人表演的好在于都可以見到彼此人物背后充沛的痛苦,而兩個人把這個痛苦以一種十分內斂而又充滿力量的表演方式釋放出來,陳念和小北最后在監(jiān)獄玻璃窗那里互相沒有一句臺詞的對視,兩個人卻把重逢的'欣喜,對彼此的感激和不舍以及對未來的彷徨,對沒有保護好對方的難過,對終究輸了的不甘等等復雜的情緒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兩個少年都沒有父母的依靠,缺失父母的愛,于是只能互相報團取暖,抵御命運不斷襲來的痛擊。
小北對陳念說,你是第一個問我痛不痛的人。是第一個愿意關心我的人。
陳念從一開始看不起這個小混混,到慢慢接納他,喜歡他,然后對小北說,你能保護我嗎?
導演在表現(xiàn)兩個人的心里活動時不斷用大特寫來展露演員,這是對演員演技的極大挑戰(zhàn)。
好在兩個人的眼神和表情都沒有流于表面,都讓觀眾感受到了兩個人物最內里的靈魂。
陳念是這個世界里光明,干凈的存在。她讀書成績優(yōu)秀,希望好好讀書,考試,上好學校,可以報答母親,報答社會,甚至保護世界。
小北是這個世界里黑暗,骯臟的存在。他整天無休止地參與斗毆,荒廢人生,沒有目標,無所事事,他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灰色的。
一黑一白的反差和設定都在為結尾是誰真正犯下不可挽回大錯的反轉做戲劇沖突的鋪成,為最后彼此互相保護和互相救贖做情感的鋪墊。
影片之前的跳樓,到一系列的校園欺凌讓人看的十分壓抑,直到陳念遇見了同樣在生活泥潭掙扎的小北才讓影片有了一絲暖色。
影片的導演曾國祥非常善于挖掘人物最內里,最細膩的情感。陳念和小北從來沒有像一般青春電影里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的那樣,對對方大聲叫喊表白說一句我喜歡你,我愛你。但觀眾卻能非常深刻的感受到兩個人的情意,感到到兩個靈魂無法分割的深刻羈絆。這就是導演處理情感的高明之處。
小北對陳念的喜歡是筆記本上調皮的寫陳念欠小北一次,是從此有了一個可以保護之人的掛念,是被警察抓走沒有保護好陳念回到家里看見被欺凌的她深入骨髓的痛心,是我陪你一起剃發(fā)對痛苦的分擔,是一起看金魚恣意游動的溫柔,是一起扮鬼捉弄路人的玩笑,是我們一起睡在一張床上卻只聊心事的克制,是寧愿葬送自己未來也要讓你贏一次的保護。
陳念對小北的喜歡在被警官欺騙說小北被判了死刑后絕望顫抖的背影和不顧一切的暴走,是把身體緊緊靠在開著飛馳摩托的小北身上的安心,是我一路前行卻不用惦記背后,知道有人在守護自己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是我們不好,不求任何人原諒,但這個世界有一個人懂我就夠了的安慰。是自己快要贏了卻甘愿為對方前功盡棄,寧愿放棄我好不容易得來的未來也要把你一起拉出泥潭的決心。
隨著易烊千璽所扮演的小北這個角色進入陳念的世界,也讓觀眾真正的入戲了。
觀影的過程是壓抑——暖心——同情——痛心——欣慰。
少年時期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困境來一步步成功邁向成人世界,這個問題是一個廣泛的,具有代表性的,非常容易共情的現(xiàn)實議題,所以這部《少年的你》在導演和演員的共同努力下,賦予了青春電影新的意義,引發(fā)了我們對校園欺凌,對青春,對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和對自身命運救贖的廣泛思考。
影片的最后,小北終于可以從陰暗中走出來,得到贖罪,終于可以在陽光下走在陳念的身后保護她,導演似乎給了我們一個值得欣慰的結局。
導演沒有告訴我們,而我們必須知道的是長大成人后的世界真的是那么美好嗎?所以只要我們長大了,一切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嗎? 少年時期的你必須面對的問題也許是高考,是沒有朋友的寂寞,是欺凌,是對未來的志向的彷徨。
而長大成人后的你將要面對的問題將會是少年時期的你所有問題的幾何倍的增長。
年邁父母老去的速度,競爭激烈的社會里工作的壓力,如何立足,如何安身立命,對于孩子養(yǎng)育和教育培養(yǎng)每天巨額的支出,夫妻間無休無止的爭吵和冷暴力甚至是出軌的猜忌,隨隨便便一個新的問題都能壓垮你。
電影中陳念和小北會互相保護,而現(xiàn)實中的我們,一夜長大的我們又會有誰會來保護?
答案是沒有人,可以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朋友。
愿看完這部《少年的你》的所有人,都會多一份去直面命運的勇氣。
哪怕一點點就夠了。
《少年的你》的觀后感5
01
前段時間我和老公含淚看完了《少年的你》,該片講述了高考前夕的一場意外改變了兩個少年命運,陳念(周冬雨飾)是學校的優(yōu)等生,性格內向,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是她高三唯一的念頭,同班同學忍受不了校園霸凌而跳樓的事件把陳念也卷入其中,在陳念最無助的時候,小北(易烊千璽飾)一直守護著她。
中國人民大學統(tǒng)計調查協(xié)會對于校園霸凌做了份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3萬6千多名受訪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jīng)歷過校園霸凌,其中有1/4的人欺負過別人,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霸凌者也都被別人欺負過。
早在2020年的5月20日,我國就發(fā)布了《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1月11日,全國檢察機關一年內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這還是前幾年的數(shù)據(jù),近兩年,媒體爆出的校園霸凌事件,更是層出不窮,各種超出我們容忍極限的案件層出不窮。
1999年4月20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杰弗遜郡科的科倫拜中學里,曾發(fā)生過一起極為慘烈的槍擊事件。
兩名十幾歲的青少年學生配備了槍械和爆炸物,沖進學校后拿槍瘋狂掃射,導致15人死亡,24人受傷,兩個學生在犯下槍殺案后自殺身亡。
7月7日,據(jù)封面新聞報道,山東臨沂一中學流出校園霸凌視頻,一名女生對另一名女生拳打腳踢,連扇好幾個耳光,周圍圍觀的學生多達數(shù)十人,但無人施救,針對此事,學校老師表示,事發(fā)地點在校外,稱不讓校園霸凌,目前雙方家長已和解,兩人本身是朋友,為何發(fā)生沖突并不清楚。
霸凌者很難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鼓動伙伴孤立同學、散布謠言毀壞他人名譽、說點不好聽的話挖苦下同學、弄些惡作劇捉弄下別人這在他們眼中很難被視為霸凌。
調查顯示,霸凌者認為偶爾幾次是可以接受的,事實上,一兩次的霸凌足以讓他們很難受,甚至可能影響一生。
02
為何校園霸凌出現(xiàn)的如此頻繁,即使你不是施暴者,也是旁邊視若無睹者。
中國人民大學統(tǒng)計調查協(xié)會對其原因進行調查,一半的受訪者都將法規(guī)制度的不完善視作霸凌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
而比起指責學校做得不夠好,更多的人認為還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20歲以下的人群更傾向于將霸凌行為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歸責于家長教育的問題,而30歲以上的人群更傾向于歸責于法規(guī)制度與學校引導的缺陷。
(1)家庭原因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問題,實際上是比較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一般和生活經(jīng)歷和背景有關。
《今日說法》中曾做過一檔節(jié)目《7個女孩的懺悔》,講述了造成這7個女孩產(chǎn)生暴力問題的家庭環(huán)境。
調查發(fā)現(xiàn),在這7個女孩身上都有些相似點,即家庭環(huán)境出現(xiàn)問題,她們在家庭中要么被漠視,要么遭遇虐待,她們都缺乏父母的關心和陪伴。
這些女孩因犯強制侮辱罪,被判6個月至6年6個月不等,這給家長們敲響警鐘,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關愛陪伴,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否則孩子可能走向犯罪道路。
(2)心理因素
有些霸凌者極度活躍,他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坐立不安,還存在一些注意力問題,這些與他們的暴力行為有一定的相關性。因為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他們可能學業(yè)成績會有問題,不自覺地會轉向暴力行為。此外,在6—13歲的男孩身上會出現(xiàn)本能的攻擊性。
。3)學校因素
有些孩子在學業(yè)上總是很挫敗,與學校的連接也薄弱,比如,他們會逃課或者輟學,這些都與孩子的霸凌行為相關。
老師的.暴力教學或者對霸凌事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無所作為,也可能助長霸凌者氣焰。
。4)同伴因素
受到不良行為或者表現(xiàn)的同伴影響,孩子更有可能激活霸凌的意愿或者霸凌行為。
03
面對校園霸凌,為人父母,我們該怎么辦?
是默默忍受著?還是打回去?
前段時間網(wǎng)上一段視頻爆紅,一位硬核媽媽怒斥校園霸凌,她第一反應讓兒子打回去,但后來克制住自己的怒氣,沒讓孩子以暴制暴。
如何面對校園霸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挑戰(zhàn)。
。1)不要漠視
在每一個發(fā)展到無法控制的校園霸凌事件中,幾乎都有一對不作為的爸媽。
他們主動或者被動地忽視孩子的感受,用工作和生活的不易來給自己做擋箭牌,要么覺得孩子是無中生有,要么認為只要老師介入就會沒事。
人家只是和你鬧著玩
我小時候也被人家欺負過,沒事的
為什么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肯定你做得不好
當孩子和我們傾訴自己遭遇校園霸凌,我們一定不要用這種搪塞的話語回應孩子,這只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第二次創(chuàng)傷,在學校中,他們得不到關愛,在家,父母也不關心自己。
當他們得不到家人的保護時,可能會發(fā)生兩種極端變化,要么性格暴躁,自己也成為施暴者,要么一直忍受著,最終抑郁,甚至選擇自殺。
。2)幫助孩子勇敢說不
有調查顯示,90%的校園霸凌受害者都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或順從性很強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做個乖孩子,聽話的孩子,但一味的順服便是懦弱,我們需要告訴孩子,要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在有些事上我們要勇敢得說不!。
不要這樣對我!
如果再欺負我,我會讓所有人都知道
你會為自己的行為付代價的!
有些孩子在第一次被欺負后不了了之,結果成了長期霸凌的對象,所以
告訴孩子,被欺負之后,一定要馬上解決,馬上反抗,馬上要求道歉,不要拖!
讓對方知道自己不怕他,有父母和老師會保護自己,對方的行為已經(jīng)是一起公共事件,是會讓所有人都知道的大事。
。3)父母找老師,家長,不怕事情鬧大
父母是孩子堅強的后盾,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時,父母要第一時間站在孩子這邊。要及時和老師及施暴者家長溝通,讓施暴者向孩子道歉,并保證不再施暴。
如果對方家長不配合,你需要明確表示,你會向孩子所在的整個教育體系投訴,或者向學;蚣议L施加輿論壓力。
相信這個社會會予以公正對待,面對邪惡實力,妥協(xié)是不可取的,我們需要用勇氣、智慧、正義奪回孩子的尊嚴,樹社會正氣。
。4)增強孩子體格,學會自我保護
在孩子身體便強壯的過程中,心靈也在一步步強大,孩子會更加自信。
比如,讓孩子學一些防身術,在學習中,孩子會有規(guī)則意識,不被欺負的同時不欺人。
我們可以用更加善意而美好的方式展現(xiàn)力量的美麗,這不僅是身體的成熟,更是心理的成熟。
最后,寫給所有的家長,
不要放過眼前任何一個校園霸凌的現(xiàn)場,不要因為不是你的孩子就默默走開,沒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經(jīng)歷霸凌。
若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遭遇霸凌,相信你有能力守護孩子的尊嚴,有能力保護孩子,相信公道在人間。
【《少年的你》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少年的你觀后感07-08
少年的你觀后感07-31
《少年的你》觀后感05-12
少年的你觀后感【精選】09-16
[實用]《少年的你》觀后感07-05
(優(yōu)秀)《少年的你》觀后感07-06
少年的你觀后感范文09-03
(優(yōu)選)《少年的你》觀后感07-10
學生《少年的你》電影觀后感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