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目標:
1.嘗試對競選結果進行目測及統(tǒng)計,學習用簡單的符號進行記錄。
2.在自主統(tǒng)計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重點:對競選結果進行目測及統(tǒng)計,能用簡單的符號進行記錄。
難點:理解故事中所蘊涵的智慧。
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tǒng)計表、筆。
活動過程:
一、山羊公公的招聘廣告
。ㄒ唬⿲胝衅冈蚪裉,陸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發(fā)生在森林里,山上的狼越來越多,而羊村的羊卻越來越少,這下可急壞了羊村的山羊公公。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第二天,他和小羊們在森林里貼廣告,瞧,猜一猜廣告上會說什么呢?那什么是守衛(wèi)?
。ǘ┙庾x招聘過程
1.廣告一貼出來,就有好多動物來應聘,看看有幾個動物,它們是誰?
2.這么多動物他們都想應聘這個工作,可是只有一個動物才能成為守衛(wèi),這可怎么辦?(比賽)
(三)超級擂臺賽
1.山羊公公決定進行一次超級擂臺賽,什么是超級擂臺賽?
2.有哪些比賽項目?(身高比賽、接飛盤比賽、舉重比賽)
3.比賽標準
二、我是小裁判
(一)介紹記錄方法1.小裁判們,現(xiàn)在比賽的標準你們都知道了,山羊公公還給你們準備了記錄紙瞧,應該怎么記錄呢?
2.用符號記錄。
。ǘ┯變翰僮饔涗
。ㄈ┙涣鞅荣惤Y果
1.接飛盤
(1)出示幼兒的.記錄紙,接飛盤比賽獲勝的標準是什么?(接住飛盤)
。2)你用了哪兩種符號?分別表示什么?
(3)哪些動物獲勝了?
。4)出示正確答案。
2.身高
3.舉重
(四)比賽結果
1.現(xiàn)在3場比賽都結束了,誰會成為守衛(wèi)呢?我們來看3場比賽的結果。
2.出示比賽結果。這是3場比賽的結果,誰獲勝了?(獵狗、老虎、猩猩)看了這個統(tǒng)計表我們一下子就知道誰獲勝了,其實我們剛才的記錄表也是統(tǒng)計表,有了統(tǒng)計表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比賽的結果,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用到它。
3.我們恭喜他們3位,通過了3場比賽,可是山羊公公只要請一名守衛(wèi),這可怎么辦?
三、公布招聘結果
(一)最后的投票
1.山羊公公讓他們3位分別帶著羊群上山,看看他們的表現(xiàn)怎么樣?
2.如果你是山羊公公,你會選誰當守衛(wèi)?為什么?
3.我們來看看最后大家把票投給了誰?誰的得票最多?那守衛(wèi)就是誰呀?(獵狗)我們拍拍手,祝賀他吧。
。ǘ┙處熜〗Y:獵狗雖然不如老虎勇猛,也不比大猩猩靈活,也不比熊力氣大,但是它會動腦筋,所以才會通過了一關關的比賽,最終獲得勝利。那我們小朋友以后也可以來進行場超級擂臺賽,標準你們定,看看誰最會動腦筋,能得到最后的勝利。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達操作過程。
2、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學習用粘貼的記錄方式記錄實驗過程。
3、培養(yǎng)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食物:黃瓜、玉米、青菜、西瓜。
2、各種工具:調(diào)羹、小刀、剪刀。
3、圖卡手、刀、勺子、剪刀。
4、大的記錄表兩張。
5、人手一個瓶子。
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食物。
師:今天瓶寶寶來到我們教室,你們想請他吃什么呢?老師也為它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你們看,是什么?
2、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師:你們看瓶寶寶能夠吃到這些東西嗎?為什么?
師:那有什么好辦法能讓瓶寶寶吃到這些東西那?
3、進行大變小實驗。
幼兒嘗試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并把食物對應放進貼有食物圖片的瓶子里。
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
4、交流討論
老師引導幼兒用粘貼的形式記錄實驗過程并說一說喂瓶寶寶的.方式,如"我用刀切黃瓜給瓶寶寶吃。"
5、自然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用一些工具幫忙,把好吃的東西變小,喂給瓶寶寶吃,它非常高興,說:下次還會到我們班來做客。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斜面與滾動現(xiàn)象,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在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2.引導幼兒分析操作錄表并概括實驗結果,培養(yǎng)幼兒認真細致的實驗態(tài)度;
3.體驗與同伴分工合作以及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制作會翻跟頭的電池娃娃(圖1)。
(1)制作材料
廢舊1號電池人手一個;長20厘米、寬7厘米的卡紙人手一張;長8厘米、寬6厘米的即時貼人手四張;透明膠、水彩筆、剪刀等。
(2)制作方法
a.將1號廢舊電池橫著包在長20厘米、寬7厘米的卡紙中間;
b.兩頭用兩張長8厘米、寬6厘米的即時貼封口;
c.在另兩張8厘米、寬6厘米的即時貼上畫上兩個可愛的娃娃,剪下來貼在卡紙中間。
2.同等長度的pvc扣板或木板和同樣高度的水彩筆盒子若干,鉛筆,吸管,粉筆,記錄單等。
活動過程
1.設疑,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請幼兒自由地在板子上玩電池娃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幼兒:只要用力一推,電池娃娃就會在板子上翻跟頭,很有趣。
(2)教師:如果不用力推,怎樣使電池娃娃從板子的一頭很快地滾到另一頭?
幼兒討論并合作嘗試,交流探索后的發(fā)現(xiàn):只要把板子的一頭用積木或水彩筆盒墊高,然后把電池娃娃放在高的一頭,就是不用力推,電池娃娃也會很快地從板子高的一頭滾到另一頭。
(3)教師分別請幾位幼兒進行演示:有的幼兒用一盒水彩筆盒子墊在板子的一頭,有的用了兩盒,也有的用了三盒,這樣就出現(xiàn)了高度不同的斜坡。
2.探索斜坡的高度和電池娃娃滾動的速度之間的關系
(1)教師:同樣的電池娃娃,從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滾下來,速度一樣嗎?
幼兒:可能是一樣快;也可能是從高的斜坡上滾下來更快;也許是從低的斜坡上滾下來更快……
教師出示記錄表(表1),引導幼兒用水彩筆盒數(shù)的多少來區(qū)別斜坡的高低,并記錄自己的.猜想。(在相應的表格中打“√”)
(2)教師:這些都是小朋友猜想的。用什么辦法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到底是從高坡上滾下來滾得快,還是從低坡上滾下來滾得快?或者是一樣快呢?
幼兒:可以兩個小朋友一組來做實驗,只要把電池娃娃放在高低不同的兩塊板子上,同時松開手,讓屯池娃娃從高的一頭滾下去,比一比,就知道結果了。
(3)幼兒合作實驗,教師提示幼兒:兩位小朋友要同時松開手,并且大家都不能用力推,最后要把實驗結果記錄在相應的表格里(圖2、圖3)。
(4)幼兒交流、討論實驗情況
教師:你們剛才是怎么玩的?你們的猜想和實驗結果一樣嗎?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幼兒:我們兩人每人拿一個電池娃娃,同時松開手,發(fā)現(xiàn)從高的斜坡上滾下來的電池娃娃速度快,和我們猜想的不一樣。
幼兒:我們兩人輪流玩的,一個小朋友兩只手分別拿一個電池娃娃,兩手同時松開,另一個小朋友記錄。我們也發(fā)現(xiàn)高的斜坡上滾下來的電池娃娃速度快,實驗結果和我們猜想的一樣……
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從高的斜坡上滾下來的電池娃娃速度快,而且高度相差越大,結果越明顯。有時候我們的猜想不一定是正確的,需要科學的實驗才能知道答案。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稱和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在圓形上添畫,成為各種事物。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數(shù)學王國、音樂王國、體育王國;字母王國
2、圓形的體育器械;
3、節(jié)奏卡片;數(shù)字卡片;字母卡;
4、白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黑板上畫出圈,引導幼兒復習形狀及給“圈”取名;
師:它的`名字叫什么?你們能給它取個名字嗎?你們覺得它像什么?
二、帶領幼兒分別到數(shù)字王國、音樂王國、體育王國、字母王國尋找“0”,用多種形式幫助幼兒理解“0”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稱和用途。
1、教師說明要求及介紹四大王國(用音樂帶領幼兒進入各王國);
2、數(shù)字王國:
。1)引導幼兒尋找“0”:
2)每位幼兒戴上一張數(shù)字卡片,找朋友,后聽老師的要求:“0”和其他的數(shù)字寶寶組成了數(shù)字幾。
。3)聽到音樂時,跟著老師一起進入下一個王國;
3、音樂王國: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跟音樂跳舞;
。2)請幼兒到音樂王國去挑一張自己喜歡的卡片,然后根據(jù)卡片上的節(jié)奏型打節(jié)奏,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引導;
(3)集體活動,根據(jù)教師的出示的卡片進行節(jié)奏練習;
。4)聽到音樂時,跟著老師一起進入下一個王國;
4、體育王國:
。1)老師帶領幼兒跳舞;
。2)幼兒自由地取器材玩耍;
。3)聽到音樂時,跟著老師一起進入下一個王國;
5、字母王國:
。1)在字母寶寶中尋找“0”,引導幼兒說出在字母中它叫什么。(2)一起唱《字母歌》
三、幼兒創(chuàng)作:
1、發(fā)揮幼兒想象力,說說“0”還可以變成什么東西?
2、啟發(fā)幼兒在“0”上添畫,變成一樣新的東西;
四、展示幼兒作品,互相交流。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科學活動:神奇的小細管(大班)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身邊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經(jīng)常問“為什么”。在種植區(qū)和自然角里,孩子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植物不澆水,葉子就會發(fā)蔫,而澆水后,植物的葉子就會慢慢地舒展、水靈。為什么往土里澆水,植物的葉子就能吸收水分呢?這就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xiàn)象。教師設計了本活動,抓住了幼兒這一興趣點,意在通過游戲活動和觀察活動,激發(fā)他們的探索興趣,使幼兒感知到身邊隨處可見的毛細現(xiàn)象,由此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并在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xiàn)象。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毛巾、海綿、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紅、黃、藍、綠顏色水及紅墨水、大白菜葉、細管(醫(yī)用采血管)若干。
3.飲料瓶和白色皺紋紙做成的紙樹,塑料小碗若干。
4.圖片(畫有植物靠根須吸水),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設置游戲環(huán)境,提供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導幼兒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幫水搬家。
教師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盆里的.水住到寬敞的大盆里”,引出游戲,并交待規(guī)則:不用倒的辦法,干部用筐里的東西來幫水搬家。
2.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幫水搬家的?”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結:這些東西都能幫水搬家,它們都能吸水。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棉花、紙、植物等。)
二.教師設疑,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欲望。
“白菜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將新鮮的大白菜葉放入紅色的墨水里,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科學活動教案(經(jīng)典)07-27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5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科學活動教案07-26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9
科學活動教案06-14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6
科學活動教案【經(jīng)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