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教案錦集六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自然的語言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樹立人類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才能良性發(fā)展的觀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義。
3了解全文的說明結構,準確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種類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學步驟:
1.提出疑問。課文中(包括題目中)“文字”的含義有幾種?
2.跳讀課文。根據(jù)文字的不同含義大體勾畫出全文的內容結構。
3.重點解讀關于“大自然的文字”的部分。按照課文對“大自然的文字”的分類介紹再劃分出它的層次。在此過程中,不僅要明白作者介紹了哪些自然現(xiàn)象,作者怎樣引領我們來破譯它們,而且要掌握如下知識點:
(1)霍雨、鐵砧、漂礫、毒意等
幾個加點字的注音,在文中劃出有這些字詞的句子。
(2)本文采用的說明方法(落實一些重要語句的領會)。
(3)討論交流。
(4)質疑問難。就文中仍有疑難的地方,師生互間互答。
(5)布置作業(yè)。
(解說:本過程體現(xiàn)了置疑激趣法、整體掌握法及研究學習法這幾種適應新大綱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的動機肯定是興趣,有興趣帶著問題去探究,不僅能發(fā)揮主動性,而且能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科學研究的精神。教學中,基本理念要貫穿始終,使教學在和諧共振中愉快地進行。)
自讀點撥1.課文中“文字”的含義。
課文中的“文字”有兩個意思:
第1、2段中指書本上的字;第3段一轉,從“也有另外一套文字’往后,“文字”就指大自然中各種能給予人對自然進行認識、了解和推想以預示和啟發(fā)的自然現(xiàn)象。這樣,課文從讀者的生活經(jīng)驗人手,顯得親切,使人產生聯(lián)想;接著引出一個科學問題,達到深入淺出的目的。
2全文的內容結構把握。
課文的結構非常清楚,第1、2段說明書本上的文字及其作用,引出大自然的文字這一重心內容,末尾3段則告訴我們學會大自然的文字的方法和意義,其余段落集中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
3.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類別?各有哪些作用?
根據(jù)方位來分,有天上的星、云、鳥和地上的石、樹等;根據(jù)各自主要的特征表現(xiàn)來分,可分為形(星、云)、聲(鳥)、色(石)。星引導海上航行;云指導天空飛行;燕子告訴天氣;白嘴鴉、鶴和大雁報告季節(jié);石灰石說明滄海桑田的變化;漂礫表現(xiàn)自然的神奇力量?傊,正因為有了這些大自然的文字,人們才能認清自然,趨利避害,獲得許多有益的啟示和樂趣。
4.重點語句品味。
(1)“文字真是好東西。認識了字,就可以讀完最厚的書,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背浞挚隙宋淖值腵作用,加橫線的詞起到了突出強調的作用。本句還暗示了下文的大自然的文字也將會有巨大的作用。
(2)“無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母。你腳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個字母!边@個比喻新穎恰當,引發(fā)讀者無限的想像,也為后文介紹大自然的文字暗示了行文的結構順序。
(3)‘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會留痕跡的,那里也沒有什么寫著“由此往北”的箭頭的指路牌!庇帽扔鞯恼f法形象地說明水上行船與在陸地上走路是不一樣的,它沒有具體明確的指示,自然地引出大自然的一種文字——星座門北極星)對行船的指導意義。
(4)“白嘴鴉飛來說,春天已經(jīng)來到大門口了。而飛走的鶴不用日歷就可以告訴人們,熱天已經(jīng)過去了!薄啊w來說”“告訴人們”用了生動的擬人手法,不僅清楚地說明白嘴鴉的飛來與鶴的飛去是季節(jié)變化的預兆,也顯示了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很有情趣!安挥萌諝v”,擬人中有比喻,新穎別致。
(5)“一轉眼功夫,連蜘蛛網(wǎng)也無影無蹤了,它們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樣。只有那聲音還從遠方傳來,好像在說:‘再見!再見!明年春天見!”’這些語句很有意境,雁陣在人們的眼前越來越小直到消失,但它們使我們看到了更為廣闊的天空,它們留下了令我們回味的聲音,它們使我們告別了一個寒冷的季節(jié),但它們更使我們盼望一個全新的溫暖的春天。我們的視線、我們的心都被那雁陣牽引著。想像和擬人手法運用得很成功。
5.說明方法歸納。
重要的方法是打比方、分類別和舉例子。另外,擬人的寫作手法對增強說明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拓展閱讀:《大自然的語言》課文
大自然的語言
作者:戴巴棣
別以為人才說話,
大自然也有語言。
這語言到處都有,
睜開眼就能看見。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白云飄得高高,
明天準是個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螞蟻,
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螞蟻忙著搬家,
出門要帶雨傘。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點”?
大自然在水面寫著:
春天來到人間。
大雁編隊南飛,
不就像“省略號”一串?
大自然在藍天上寫著:
秋天就在眼前。
大樹若被砍倒,
你會把年輪發(fā)現(xiàn)——
一年只長一圈,
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你如果釣到大魚,
魚鱗上也有圈圈——
一圈就是一歲,
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把“三葉蟲”化石,
嵌在喜馬拉雅山巔,
這是在告訴人們:
那兒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塊“漂礫”,
擱在溫暖的廬山,
那又在提醒人們,
這兒有過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語言并不難懂,
只要你肯刻苦地鉆研;
假如你害怕開動腦筋,
那就常常會視而不見。
比如斗轉星移,
那何止千年萬年!
可直到哥白尼出現(xiàn),
才把“太陽中心說”創(chuàng)建。
阿基米德洗澡的時候,
學會了鑒別皇冠。
可別人也都洗澡,
為什么不會把浮力計算?
在暴風雨中放風箏,
富蘭克林捉到雷電。
放風箏的人千千萬,
為什么沒有這項發(fā)現(xiàn)?
大自然的語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篇2
感知教材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文章從一年四季的物候變化談起,形象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在此基礎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并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則說明物候學對于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意義。全文語言不僅有準確性,更具有生動典雅的特色。文章不僅告訴我們物候知識,更倡導我們要有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閱讀科普文章,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2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于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討論法、點撥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過程中適當?shù)狞c撥。
4.品析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于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教學思路
本單元說明文的教學是在前一單元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說明文的體裁、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條理,理解說明事物時所運用的語言的特點。
一、導入新課,質疑激趣
由古詩導入課文,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采用多種閱讀方法,師生共同參與,達到熟悉課文,了解內容的目的。
三、理清脈絡,梳理順序
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在教師的點撥和啟發(fā)下快速梳理文章脈絡,并獲得新的閱讀方法,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
四、精析語言,合作探究
賞析文章離不開品析語言,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以朗讀激發(fā)興趣,以點撥代替串講,以合作交流代替灌輸,引導學生,調動學生,準確而深入的把握本文的語言特色。
五、延伸拓展,轉化知識
轉化已學知識,調動已有經(jīng)驗,合作交流,既鞏固本課所學,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六、走出課堂,走進自然
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終極目標。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自然界的物候,并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七、課后演練,學以致用
以學習說明文為契機,學習創(chuàng)作簡單的科普說明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課型: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唐朝的杜牧有一首絕句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首詩歌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為背景。唐明皇對楊貴妃寵愛有加,楊貴妃要什么,唐明皇就給她什么,這不,身在京城長安的楊貴妃要吃荔枝,唐明皇就派人從南方千里迢迢送來新鮮的荔枝。當然,這一路上累死了幾個人,多少匹馬,我們無從考究。只是有人有疑問:當時為什么不能在長安種幾棵荔枝樹呢?是啊,長安為什么不能種荔枝樹呢?今天,我們讀完一篇文章就能基本明白了!那就是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板書)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朗讀的目的是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師生串讀,齊讀、默讀。邊讀邊思考:能否把所讀的內容概括一下,不好概括的提出來師生共同探究。(學會圈點勾畫,是閱讀的習慣,圈點哪些語句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教師試讀第一段,找個學生讀第二段,齊讀第三、四、五段,默讀后文。
三、梳理結構,梳理順序
①學生較容易把握的部分:
決定氣候的因素
能說說這么多的內容,是怎樣快速捕捉到這四點重要信息的嗎?
找總括句:根據(jù)經(jīng)驗,這些總括句一般在語段的開始或結尾,有時在中間。
找提問式語句:提問式語句有的`以設問句的形式出現(xiàn),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紹的內容,也是要重視的信息。
銜接各段的連接詞語: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劃出來,就能比較清晰掌握文章的內容了。
、谶@四個因素的先后順序能不能調換?為什么?(可不可以先寫古今差異?)
。ㄕf明文的順序可以分為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按照先主后次的邏輯順序,文章不僅眉目清楚,使讀者一目了然,而且重點突出。)
四個因素是按照對物候的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這樣條理就很清楚。
、壅n文除了介紹影響物候的四個因素,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運用剛才介紹的方法畫出重點句或關鍵詞,概括回答。)
A物候和物候學的含義
重點句:“這些自然現(xiàn)象,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
“這些”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年年如是,周而復始”的四季變化;指的是“花香鳥語,草長鶯飛”的大自然語言。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yè)生產,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B物候觀測對農業(yè)有著重要性
重點句:“物候對于農業(yè)的重要性就在這里。下面是一個例子……”
“這里”是指上文內容,“下面”是引起下文。
C 研究物候學有重要意義
重點句:“物候學的研究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有多方面的意義!
“此外”指除農業(yè)之外的范疇,即其他方面的意義。
教師總結:剛才同學通過圈點總括句的方法,熟悉了課文內容。作者條理清楚,通俗易懂介紹了物候學的相關知識,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精析語言,合作探究
作者對物候的介紹引起我們的興趣,文章的謀篇布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難能
可貴的是,作為氣象學和地理學家的竺可楨先生的文章語言也非常獨特。
要說特別,先說一般:一般情況下,說明文的語言應該具備什么特點?對,準確。ㄈ绻恢,可找?guī)讉例句引導)
(一)語言的準確性(以6~10節(jié)為例)
1。理解
說明文語言準確的兩種表現(xiàn):一是表精確性的語言。 二是表模糊性的語言。
語言的模糊性我們其實并不陌生,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里面講到“《水經(jīng)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边@里“大約”“可能”都是一種模糊性語言,因為無以考證了,只是推測的情況。不能說得太絕對。
2。探究
精確與模糊是準確的兩種寫法,那么這樣的語言文本中有嗎?
、佟⒌酵泶何逶鲁,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確)
、凇⒀睾5貐^(qū)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模糊)
同學們找得很好,我們來深入體會一下,為什么表精確性與表模糊性都體現(xiàn)著準確。第①句準確沒有問題,經(jīng)過科學實驗與統(tǒng)計,不是11而是10天很精確。第②句中“春天” “沿!笔腔\統(tǒng)的,不能做精確的實驗,用模糊的語言,留有余地。像我們平時用的一些概數(shù)詞、程度副詞都屬于模糊詞(約、左右、前后、一般、大多數(shù)、若干)。精確與模糊都體現(xiàn)準確。
那么,本文除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這一普遍特點外,還有什么特點?對,生動。ㄈ绻麑W生感受不到,教師可通過朗讀、換詞等方法啟發(fā)學生)
(二)語言的生動性(以第一節(jié)為例)
1。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句,讀一讀,評一評。
2。說說你喜歡這句話的理由(說說語言生動性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例析:
“蘇醒”將大地擬人化,展現(xiàn)一幅春回大地,生機勃發(fā)的景色。擬人化的語言,使大自然有了靈性,有了語言。
“融化”河水解凍,寫出了冰雪的動態(tài),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著春暖花開的美景,透露著暖暖的春意。 ——涌動春的希望。
“萌發(fā)”描寫小草、樹芽生長的情態(tài),草木破土而出,顯示出草木的生機和活力。小草就像是季節(jié)變換的顯示器。
“次第”寫出百花競相開放、爭著報春的熱鬧情景。
“翩然”寫出了小燕子輕盈飛舞、活潑伶俐的情態(tài)。
“孕育”擬人。將植物寫活了,形象地寫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壯之態(tài)。
“簌簌”寫飄飛的落葉,有聲有色,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绑蹦M風吹落葉的聲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肅殺!獮槭裁床皇且黄?
“銷聲匿跡”描寫了昆蟲(準備)為過冬作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寫得有情有感,十分
形象!八ゲ葸B天”描寫出秋天蕭條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詞將秋天寫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熱、善解人意的天使。
“風雪載途”寫寒冬,一詞傳神,表現(xiàn)出冬天風狂雪災,寒氣逼人。大地沉睡了。
(三)朗讀并小結
第一節(jié)的每一個詞語都極具表現(xiàn)力,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四季圖。引領著我們進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當然,我們說作為一篇科普文是給人知識的,所以他的語言必須是準確的。即便是生動性的說明,也要做到這一點。生動而準確的語言體現(xiàn)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四)竺可楨就是這樣一位嚴謹?shù)目茖W家
作為我國物候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物候學研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顫抖的筆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并端正寫上“局報”兩字。
五、延伸拓展,轉化知識
要說了解和觀察物候,農民們是最好的研究者。因為他們不僅僅從書本上找經(jīng)驗,更從生活中總結經(jīng)驗,那就是諺語。
你知道哪些諺語呢?能不能說說這些諺語所傳遞的物候現(xiàn)象。
例析:
、 雞早入舍晴,晚入舍雨
、 ②雞曬翅又曬腿,出現(xiàn)大雨水
、 ③狗翻肚,天落雨
、芄废滤丛,三天有雨到
、葜┲胧站W(wǎng)天下雨
六、走出課堂,走進自然
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不僅學習物候知識,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摹、介紹事物,更要學習竺可楨那種嚴謹?shù)墓ぷ髯黠L。如果從明天,不,從下課開始,你能像竺可楨這樣留心身邊的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寫寫觀察日記,作作物候觀測,老師相信,來年荔枝滿園的時候,你也許就能告訴我,自然條件下的長安,是種不活荔枝樹的。我想,這便是《大自然的語言》這篇文章帶給我們豐厚的禮物。
七、課后演練,學以致用
如果有機會觀察一下向日葵,就會發(fā)現(xiàn)向日葵的花盤總是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正因為這樣,人們才給它起了這個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長了,花盤就不再隨太陽轉了。大家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上網(wǎng)或查閱相關書籍,了解了解,寫篇以“為什么向日葵圍著太陽轉”的文章。
八、板書
大自然的語言
對象: 物候(學)
含 義 觀 察 成 因 意 義
。ㄎ锖颥F(xiàn)象) (緯度、經(jīng)度、高下、古今)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學習作者準確的語言和清晰的條理。
2、培養(yǎng)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準確運用語言和清晰的條理性說明。
2、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文章的前半部分,這部分以優(yōu)美的筆調,描繪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現(xiàn)象,形象地說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和物候對于農業(yè)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再來學習作者是如何深入地說明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決定因素?
二、深入學習
1、快速閱讀課文后半部分,明確下面問題:
、 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
討論并歸納:
、 緯度的差異。
、 經(jīng)度的差異。
、 高下的差異。
、 古今的差異。
、 這四個因素按什么順序來說明?用了哪些詞語來說明?
明確:這四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不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條理。前三者都是空間順序;后一因素則是時間因素。由空間到時間因素,又是一種條理。
詞語:“首先”、“對于”、“還可以利用來”、“也可以利用來”。
、 在說明這四個因素中,文章舉了哪些例子?
緯度:南京桃花和南京刺槐開花的早晚。
經(jīng)度:大連的連翹和榆葉梅和濟南蘋果的花開早晚。
高下:秋冬之交山地與山腳,還有山腰的溫差。
古今:英國南部物候記錄。
、 文章是如何結尾的?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并提出希望。
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對于安排農作物區(qū)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也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qū),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等。
三、知識拓展
1、小組討論:說一說你所知道的“大自然的語言”。
2、小組派代表反饋信息。
例:下雨前螞蟻搬家,蚯蚓鉆出地面,烏云密布等現(xiàn)象;楓葉變紅、大多樹木的落葉等預示秋天的來臨……
四、課外延伸
1、小組討論:聯(lián)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你對下面這首詩的理解。你有過與詩人類似的觀察和體驗嗎?說給大家聽聽。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意:人間四月花已開盡,春去夏來。山寺中的桃花四月才盛開,春意盎然。經(jīng)常責怪春去無處覓春影,不曉得春開轉入到高山中。)注:大林寺,廬山寺名,廬山海拔1474米)
、 影響物候的高下差異:植物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夏秋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 春季爬山,山上的樹木比平地的樹木發(fā)芽晚。
2、回顧課文,物候來臨的決定性因素當中有說到古今的差異,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會出現(xiàn)古今的差異呢?(可提示學生從環(huán)境方面去考慮)
⑴ 小組討論。
、 信息反饋(各抒己見、重點在“關注”這個話題上,勿過于強調正確與否)
⑶ 教師介紹相關的世界環(huán)境現(xiàn)狀,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五、小結
說明文除了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外,還要注意說明事物的條理性,運用語言的準確、生動性。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向人們暗示著,認識大自然就是更好地認識我們人類本身。希望大家今后在學習生活中多多去留意、去觀察身邊的自然現(xiàn)象。同時更需要同學們去關注我們這個美麗的家園──地球,去愛護、保護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
六、作業(yè)布置
1、收集的一些農事諺語,并簡單解說一下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設計一到兩條環(huán)保的標語。
【附板書】
大自然的語言
緯度的差異。
經(jīng)度的差異。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順序說明
高下的差異。(條理性)
古今的差異。
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簡潔,準確,生動,科學的語言。
2、了解物候的相關知識。(重點)
3、掌握說明文的幾種說明順序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重點)
4、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并體會說明的條理性。(難點)
5、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課前準備】
搜集一些農諺。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方式一:(提問式)在生活中,我們人類用語言來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語言嗎?
方式二:從圖片導入,從圖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像這些草木榮枯,春華秋實的現(xiàn)象,古代的勞動人們稱為“物候現(xiàn)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聆聽她們的語言。
〖新課講授
一、察言觀色:學生介紹竺可楨,教師補充
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紀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被譽為“品格和學問的偉人”。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8年獲哈佛大學地學系博士學位;貒笙热挝洳叩葞煼秾W校教員、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成為我國近代氣象學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學校長,在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硝煙中,在貴州的窮鄉(xiāng)僻壤,他將浙大從一所地方性大學辦成了全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物候學》等。
二、狼吞虎咽
快速朗讀課文:
1、標出難讀,難記的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上講臺板書。
三、暢所欲言
你從課文中獲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
自由交流:(補充)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第1、2、3段)
2、物候觀測對農業(yè)有什么重要意義?(第4、5段)
3、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第11、12段)
四、細嚼慢咽
朗讀1段,品味語言。
找出這一個自然段,你最喜歡哪些好詞,好句,說說理由。(參考)
五、摩拳檫掌
欣賞四季圖片(春,夏,秋,冬)選任一季節(jié),用生動,美麗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繪出來。
六、作業(yè)
曲不離口,朗讀并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初試牛刀,同學朗讀上一堂課的小短文,并做評價。
無論是桃紅柳綠的春日還是冰天封地的冬夜,都是大自然的現(xiàn)象。那么學習大自然的語言對我們人類有什么作用呢?它們又是由什么來決定的呢?今天我們繼續(xù)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新課講授
一、朗讀6~10段,思考
1、物候現(xiàn)象的決定性因素?(緯度差異,經(jīng)度差異,高下差異,古今差異)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物候現(xiàn)象的決定因素的?
(抓住關鍵詞: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明確: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或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的邏輯順序。 (詳答見問題探究A)
2、作者主要用什么說明方法來分別說明這些因素的影響?
明確:舉例子。(找出并分析)①③④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比北京要早開20天。說明了緯度對物候的影響。但有時為了使說明對象更透徹,可以舉更多的例子。②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
3、第10段中,“根據(jù)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可否刪去?為什么?
明確:起限制作用,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你還能在文中找出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的準確的地方嗎?
(探討),例如:第一段末:“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qū)域里”準確地說明了存在四季分明的地方。
二、拋磚引玉,《大林寺桃花》
學生齊讀詩歌,理解詩意。
明確: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詩人在初夏時節(jié)游覽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詩人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在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詩人曾為春天的逝去而傷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來春天是轉到這里來了。
這首詩正好說明了課文中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高度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參考古詩中的物候現(xiàn)象
三、七嘴八舌,質疑問難三步曲
第一步,默讀課文,找出疑難地方,標出。
第二步,四人一組討論問題。
第三步,每組提出“殺手锏”(本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討論。
若沒有,教師提問:同學們都知道文章介紹了物候現(xiàn)象,那為何要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呢?能否換成《物候知識》?
四,各顯神通
在生活中,你知道還有哪些獨特的大自然語言嗎?為人類敲響了哪些警鐘?
沙塵暴,沙漠化 ,海嘯 水土流失。
【問題探究】
A、本文中決定物候現(xiàn)象的因素可否調換?
(不能)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安排的。緯度影響最大,經(jīng)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小。另外,緯度和經(jīng)度在同一地球上方位的不同。而高下是同一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而第四個因素是時間因素。從時間到空間又是一種排列順序。
這四個因素的順序是按照事物內部關系來安排的,是邏輯順序。
B、本文題目的好處:
語言是交流工具,是傳遞信息與溝通的橋梁。用“大自然的語言”命題,把大自然擬人化了,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人情化。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文介紹物候學研究對象,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有關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等知識,提倡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和研究,促進農業(yè)生產的豐收。作者舉例生動典型,讀起來親切可信。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1.理解文章內容,學會用課文中或自己的話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作者準確的語言和清晰的條理。
3.運用說明文知識解析文章內容,了解運用說明方法的好處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yǎng)探究問題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豐富學生關于物候學方面的知識,激起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說明文知識解析文章內容,了解運用說明方法的好處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準確的語言和清晰的條理
學情分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錄音機,幻燈片
學生準備:收集關于天氣預報的農諺俗語。
教學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ㄒ唬┩瑢W們,前面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里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春天的小草是“嫩嫩的,綠綠的”;冬天小草是“暗黃”,從“綠綠的”我們知道春天到了,從“暗黃”知道是冬天已經(jīng)降臨。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似的,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會解釋其中的道理。板書題目:大自然的語言(出示投影,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語言”)
(二)出示目標
。ㄈz查預習
1.給加點的字注音
萌發(fā) méng 翩然 piān 孕育 yùn 銷聲匿跡nì 風雪載途 zài
2.讀準多音字
差異-----差遣------差勁------參差 觀測-----------道觀
chā chāi chà cī ɡuān ɡuàn
衰草連天------鬢毛衰 落葉-----丟三落四----落枕
Shuāi cuī lu l à lào
種播-----------耕種 連翹-----------翹尾巴
Zhǒng zhng qiáo qiào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想一想,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為什么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2.快速輕聲讀課文,計論并回答:
A.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草木枯榮,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化為物候。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yè)生產的科學就是物候學。B.物候觀測對農業(yè)有什么重要意義?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里,比較簡便,易于掌握,可廣泛應用于農業(yè)生產。C.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經(jīng)度,緯度,高下差異,古今的差異。D.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qū)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qū),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qū)的農業(yè)發(fā)展。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決定物候現(xiàn)象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么安排的?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作者把決定物候現(xiàn)象的四種因素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即緯度影響最大,經(jīng)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另外緯度,經(jīng)度是地球位置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的因素。最后一個是時間的因素。因此是按:由主到次,由空間到時間的順序排列的。這樣使文章條理清楚。
2、說明文為了說明的準確總要采用一些恰當合理的說明方法,你能舉出幾例嗎?品一品再說說句子的美妙之處!下定義、打比方、分類別。
四、質疑問難
下面的句子是原句好,還是改句好,為什么?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改為:“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回暖!
2、“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改為:“再過兩個月,燕子飛回來了”
3、“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备臑椋骸暗搅饲锾,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掉在地上。”
4、“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改為:“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叫了,該及時耕作!
五、知識拓展
談一談下面這幾則諺語所包含的物候知識。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魚跳水,有雨來 燕子低飛要落雨
癩哈蟆出洞,下雨靠得住 泥鰍靜,天氣晴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說一說下面這首《二十四節(jié)氣歌》所包含的意義。
二十四節(jié)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六、課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了解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并懂得了掌握一些物候知識有利于幫助我們農業(yè)生產,通過對本文的品讀我們知道了說明文語言要求準確,生動,典雅。
七、布置作業(yè)
聯(lián)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你對下面這首詩的理解。你有過與詩人類似的觀察和體驗嗎?說給大家聽聽。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八、板書設計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
大自然的語言 物候觀測對農業(yè)的重要意義
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經(jīng)度,緯度,高下差異,古今的差異.
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篇6
教學理念:給學生多一些參與機會;多一點參與的空間;用愛和激情點燃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在新課程實踐中,教師不但是課程的實踐者、課程的改革者、更應該是帶領學生做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創(chuàng)造者。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訴我們:“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們的課堂應該成為滿足孩子的需要的主陣地!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語言》是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說明文,這一單元明確要求學生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要學會默讀,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觀察、講究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學習閱讀科普文章,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B.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2、能力目標:
A.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C.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討論法、點撥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過程中我做以適當?shù)狞c撥。
2.競賽激勵法。初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時,宜用此法,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3.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4.延伸拓展法。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于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教學設想:
本單元說明文的教學是在前一單元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說明文的體裁、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條理,理解說明事物時所運用的語言的特點。
全文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細致的討論和研究,以進一步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同學們,在自然界,有哪些生物會說話?
小草發(fā)芽說明……楓葉染紅是大自然通知我們……今天我們一起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一起走進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 (板書文題和作者)
第三單元說明文學習我們都學了什么?
引出目標:知識 語言 順序 方法
第二環(huán)節(jié):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學生讀(學生據(jù)個人喜好朗讀、默讀、略讀、精讀、跳讀、連讀)課文,然后根據(jù)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個人喜好朗讀、默讀、略讀、精讀、跳讀或者連讀課文,快速準確地從課文中篩選整理信息,完成以下各題。A1說給B1聽,A2說給B2聽。我們將看哪一大組的同學在答得又快又好!
(1)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什么叫物候學?
。2)物候觀察對農業(yè)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第三環(huán)節(jié):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儆赏瑢W們的回答可知,本文按物候————物候學————物候觀測對農業(yè)的意義————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物候學研究的意義來說明事理,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上面四題將課文的段落標示出來。(預設:答案不一致的時候,要協(xié)調各小組達成共同意見。)
②老師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放在開頭可以嗎?
(不行,它按邏輯順序先提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接著說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說明它取決于什么因素,最后說明研究的意義。這種說明順序符合人對事物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也使文章很有條理性。這種條理性不僅表現(xiàn)于文章的整體,而且也表現(xiàn)在文章的局部。)(逐個板書)
描述物象 現(xiàn)象
大自然的語言 作出解釋 邏輯
竺可楨 推究原因 順序
闡明意義 本質
第四環(huán)節(jié):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⑴自由讀6——10自然段。
、苹仡櫍簺Q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有哪幾個? (緯度差異,經(jīng)度差異,高下差異,古今差異)
。3) 重點閱讀6—10段,理解物候現(xiàn)象的各個因素,各組派一個代表來解說這些因素:
、茸穯枺簽槭裁醋髡甙丫暥炔町愡@個因素放在第一個來講? 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 這四個因素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再追問:
明確:從主要到次要。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緯度影響最大,經(jīng)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
另外,緯度和經(jīng)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后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第六自然段一個設問句“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于接受。
⑸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理,我們有時還要注意說明方法,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常用的說明方法?
。ㄉ┡e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下定義,作比較,分類別。
(6)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ㄉ┡e例子,下定義,作比較。
。ㄟ^渡)我們了解了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后,老師想讓同學們結合白居易的詩,說說這首詩中描繪的物候是由哪種因素引起的?
第五環(huán)節(jié):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特點。
1。比較閱讀。為了清楚簡潔地介紹事物,說明事理,說明文的語言必須做到準確。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fā)同學們的閱讀興趣,還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理,本文就是一個極好的范例。
。1)聽讀1——2自然段
。2)多媒體出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每個季節(jié)都有獨特的自然景觀。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系,據(jù)以安排農事。
。3)讓學生比較改文與原文不同的表達效果。
改文簡潔,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語形象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
、缺疚恼Z言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下面請同學們精讀1、2自然段,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具體說說這一段文字寫得好,好在哪里?
學生各抒己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閱讀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我給以適當?shù)墓膭睢?/p>
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四季的詞語不僅準確、生動、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當。如“大地”——“蘇醒”,“草木”——“萌發(fā)”,“花”——“次第開放”(寫春天);“植物”——“孕育果實”(寫夏天);“昆蟲”——“銷聲匿跡”(寫秋天);“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寫冬天)。雖然還沒有接觸到“物候”的概念,卻讓讀者知道了物候的種種現(xiàn)象。為進一步說明物候作了鋪墊。
第二自然段寫出了杏花“傳語”、桃花“暗示”和布谷鳥“唱歌”與農事的關系,用擬人的筆調寫來,十分生動,情趣盎然。寫人們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語言準確,描寫生動,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物候”這一說明中心上來,寫得甚有情趣。
第六環(huán)節(jié):放飛想象,總結提升。
同學們,假如我們能夠掌握了大自然的語言,未來社會會是什么樣的?
總結: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從具體抽象 ,說明了有關物候學的事理。說明條理清晰,語言生動通俗,饒有趣味,全文采用邏輯順序,思路清晰,語言準確而生動,是篇極有價值的文章。
2、布置作業(yè):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其中包含的知識。
材料:
古書《隆德縣志》上出記載了古人總結的六種地震前兆現(xiàn)象。現(xiàn)代地震科學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確實存在多種多樣的前兆現(xiàn)象。地震前兆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地震前兆稱為地震的宏觀前兆,簡稱宏觀前兆。比較常見的有,井水陡漲陡落、變色變味、翻花冒泡、溫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變化,溫泉水溫的突然變化,動物的習性異常,臨震前的地聲和地光等。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11-22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06-18
(經(jīng)典)大自然的語言教案05-26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02-22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05-26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優(yōu)秀08-29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優(yōu)秀04-25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精選21篇)12-11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15篇02-22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集合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