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優(yōu)選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碳酸飲料的制作方法,培養(yǎng)幼兒試驗操作及觀察的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及分工合作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課前認識小蘇打,知道其名稱及作用。
2、材料準備:①一次性透明膠杯和小湯匙、吸管、有飲料名稱的包裝標貼。②小蘇打、檸檬酸。③糖、各種顏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涼開水、碳酸飲料兩瓶。
3、環(huán)境準備:把活動室創(chuàng)設成一個分為“展銷廳”、“培訓室”和“生產車間”的“米奇飲料廠”。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米奇飲料廠的指導員”的角色,邀請幼兒參觀該廠的展銷廳。
。1)這是我廠的飲料產品,用了特別的配料配制而成,色、香、味俱全。
請幼兒品嘗一下我們的飲料新產品吧。
。2)味道怎么樣?好不好喝?你們知不知道這飲料是怎樣配制的?
。3)這是飲料工程師在車間分工合作配制而成的。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回飲料工程師呀?
。4)那么,就請小朋友先到培訓室集體培訓,表現(xiàn)好的`幼兒就可以到“生產車間”當飲料工程師。
2、幼兒通過操作實驗,觀察小蘇打和檸檬酸混合在水中時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現(xiàn)象。
。1)出示小蘇打,讓幼兒說出其名稱及作用。
。2)出示檸檬酸,幼兒通過看、摸、嘗,認識檸檬酸。
。3)幼兒操作實驗:小蘇打、檸檬酸各舀一湯匙放在茶杯里,加涼開水,觀察水中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4)組織幼兒討論:當小蘇打、檸檬酸混合在一起時,水中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呢?待幼兒充分討論后,教師可告訴幼兒:水中冒出的一串串氣泡叫二氧化碳氣體。
3、認識碳酸飲料。
(1)出示各種碳酸飲料,讓幼兒說出其名稱、味道,并搖動飲料瓶,觀察瓶中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2)提問:還喝過什么味道的碳酸飲料?喝后有什么樣的感覺?讓幼兒了解二氧化碳氣體的作用。
4、嘗試自己配制飲料。
(1)自由討論:配制碳酸飲料需要哪些材料呢?
。2)出示糖、各種顏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激發(fā)幼兒制作的欲望。
。3)幼兒自己嘗試制作可口的飲料,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互相談談自己配制的是什么味道的飲料,怎樣配制?
5、幼兒分工合作配制飲料。
(1)工廠車間共有三條生產線:桃子飲料生產線、蘋果飲料生產線、芒果飲料生產線。
。2)五個小朋友一條生產線,以流水線生產:涼開水(1人)→小蘇打、檸檬酸(1人)→糖、果汁粉(1人)→包裝(2人)
。3)請小朋友把自制的飲料有的送給客人老師喝,有的放到展銷廳展銷,體會成功的快樂。
6、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家長指導下,嘗試用可可粉、水果汁、蔬菜汁等配料制作不同口味的飲料。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幼兒對各種蟲類的認知程度。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通過讓幼兒看書、圖片、收集蟲蟲的資料及有關的小知識。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問題,幼兒回答――你能說出你認識的蟲蟲的名稱嗎?你能描述出他的樣子嗎?
2、幼兒回答,教師簡筆畫記錄。
浩楠:我認識菜青蟲,它全身是綠色的,愛吃青菜的葉子,是個壞蟲子。我認識螳螂,它前面有兩把大刀,身體是綠色的,有的是咖啡色的,身上還長著翅膀,他吃害蟲是好的蟲。我還認識七星瓢蟲,它也是好蟲子,身體像半個球,是紅色的,上面有七個黑點。
張一佳:我認識蝴蝶,它有4個翅膀,上面有美麗的花紋,他喜歡在花里飛來飛去,采花粉。范進祥:我見過螞蚱,由兩種,一種胖的',一種瘦的,他們都有須子,都有翅膀,有6條腿,有時候他會飛著走,又時候他蹦來蹦去。
豆豆:我認識西瓜蟲,它有很多腿,用手一碰它,它就團在一起,變成個小球球。這是它在保護自己。
3、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幼兒不太認識的蟲蟲。
4、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自己認識的蟲蟲。(延伸活動)
活動反思:
秋天的草叢里到處都隱藏著各種小蟲,活動時,孩子們認識了很多的蟲蟲,如:螞蚱、蛐蛐、螳螂、蜘蛛、豆蟲、毛毛蟲、蝴蝶、蜻蜓等。通過捕捉和觀察,孩子們對它們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非常了解。因此,孩子們描述很仔細。特別是對秋天特有的幾種蟲子,幼兒更加喜愛。因此,我們以探索秋天常見的幾種蟲子為重點。進一步延伸,讓幼兒在會描述的基礎上,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為我們的下一個活動:制做圖書《我認識的蟲蟲》打好了基礎。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傳聲筒是來自于幼兒生活中的探索內容,是幼兒既感到熟悉又有探索興趣的玩具。本次活動的開展就是借助這一幼兒感興趣又具有一定探索價值的材料,在開放式的活動環(huán)境中來激發(fā)小班幼兒大膽提問的意識。
教學目標:
1、對傳聲筒產生興趣,喜歡參與探索,能大膽地提問。
2、知道傳聲筒的名稱及玩法,學習與同伴合作活動。
教學準備:
1、自制各色長短不一的傳聲筒16根(空心的和塞有布條的各半),放置于活動室中。
2、擬人化的“小問號”符號一個。
3、幼兒的問題記錄紙一大張。
教學過程:
。ㄒ唬┮}激趣:
1、(出示傳聲筒):小朋友,你們看,這里有這么多的玩具,讓我們來玩一玩吧。
2、幼兒自由玩(多種玩法),教師觀察引導。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傳聲筒這一玩具,激發(fā)幼兒對傳聲筒產生興趣。
。ǘ┯變鹤杂赏?zhèn)髀曂,發(fā)現(xiàn)問題:
1、幼兒學習、交流傳聲筒的玩法。
你玩過傳聲筒嗎?它可以怎么玩?
2、幼兒自由玩?zhèn)髀曂,教師觀察指導。
。ǹ梢龑в變合嗷ソ粨Q傳聲筒玩)
3、引導幼兒提問:
傳聲筒好玩嗎?玩了傳聲筒,你想知道什么?(用擬人化的小問號來鼓勵孩子大膽提問)
在幼兒提出問題的同時,請配班老師在大記錄紙記錄下孩子們的
問題。
。ㄈ┗顒拥难由欤
小朋友們真能干,想出了這么多的問題,大家都是聰明的小問號。今天回家后我們可以問問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一起動腦筋來解決,下次請你來當小博士告訴大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較之以前的小班科學活動有了很大的改變,打破了以往科學活動比較封閉的傳統(tǒng)活動模式,讓孩子們在一個輕松、開放的環(huán)境中,在與材料不斷地互動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活動的成功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活動環(huán)境體現(xiàn)自由性。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打破了前兩次活動中請孩子們用小椅子圍坐成半圓形的'傳統(tǒng)的活動模式,讓孩子們席地而坐自由地與同伴、老師一起玩,在這樣一個輕松、自由、開放、生活化的環(huán)境中,使孩子們對傳聲筒產生興趣,并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從今天的活動來看,采用這樣開放的活動模式,我認為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
2、活動內容凸現(xiàn)生活性。
此次活動內容是好玩的傳聲筒,它來源于幼兒的游戲活動,是幼兒既感到熟悉又有強烈的探究興趣的玩具。借助這一生活化、趣味化、又具有一定探索價值的材料,幼兒在活動中玩得開心,學得輕松。
3、活動過程呈現(xiàn)輕松性。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著改變以往孩子們統(tǒng)一的取放操作材料的環(huán)節(jié),讓傳聲筒始終是拿在孩子們的手中,孩子們隨時可以去玩去發(fā)現(xiàn),從而使孩子們在與材料不斷的互動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4、活動材料體現(xiàn)多樣性。
在材料提供上,我為孩子們準備了多種顏色、各種長短、空心的以及內塞布條的等傳聲筒,目的是在孩子們充分觀察、認識傳聲筒的基礎上,拓展他們提問的空間。
5、活動策略多樣性。
活動中,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采取了多種引導策略,如環(huán)境感染策略、材料提供策略、問題示范策略、形象物激勵策略、教師角色轉變策略等來激發(fā)孩子大膽地提問。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他們對傳聲筒的探索興趣很高,在不斷的玩中也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6、教師的角色轉變
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并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著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fā)現(xiàn),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
活動建議:
1、如何在開放式的活動環(huán)境中更好地吸引孩子們注意力,把活動目標落到實處?
2、面對孩子的發(fā)現(xiàn),教師采取怎樣的有效回應策略,幫助幼兒對經驗進行梳理和提升?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大自然是一本無字的書,豐富多彩的自然物,千變萬化的科學現(xiàn)象,是幼兒學習的最好內容。我園地處農村,沙堆、沙灘隨處可見,幼兒隨時都能利用簡單的工具玩沙,因此設計本活動,意在達到兩個目的:提高幼兒的玩沙技能,培養(yǎng)他們對自然物和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讓幼兒充分感受大自然帶給自己的快樂,促進其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活動目標
1.感知沙子的特性,說出干沙與濕沙的不同,初步了解沙與建筑物的關系。
2.能積極主動探索沙的多種玩法,掌握一定的玩沙技能。
3.充分享受玩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沙灘(濕沙、干沙都有)、小鏟、模子、樹枝、紙板、篩子、小桶、水。
2.帶領幼兒分別在沙路、水泥路上騎童車,體驗不同的感覺。
活動過程
一、探索感知沙子的特性及干沙與濕沙的不同
1.教師和幼兒一起赤腳分別在干沙和濕沙上自由活動,做一做各種動作。
提問:小朋友喜歡干沙還是濕沙?為什么?
踩在沙上有什么感覺?
。ㄔu:豐富感性經驗,感知干沙與濕沙的不同)
2.讓幼兒兩人一組用篩子篩沙子,邊篩邊觀察。
提問:篩子里的沙子哪去了?小石頭會漏下去嗎?
沙子是什么樣的?
小結:沙子是由許多細小的顆粒組成的.,沙能流動。
。ㄔu: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答案,運用比較法加深對沙的認識)
3.請幼兒用力踩踏剛翻的新沙。
提問: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小結:沙粒與沙粒之間有一定的空隙。
提問:用力踩水泥路面會陷進去嗎?
為什么在沙路上騎車費力,在水泥路上騎車省力?
小結:沙與水泥的結構不同,走在上面的感覺也不相同。
。ㄔu:觀察現(xiàn)象會讓幼兒覺得好奇、神秘,在這種心理驅動下幼兒能積極、愉快地掌握知識,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xiàn),通過沙路與水泥路面的比較,幼兒能初步了解現(xiàn)象與事物的特征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
4.談話:小朋友喜歡怎樣玩沙?
小結:沙土可以挖、裝、篩,可與水混合玩等。
。ㄔu:此環(huán)節(jié)承上啟下,起過渡作用)
二、幼兒自由玩沙,探索玩沙的技能,教師分組指導
1.用各種深淺不同的模子做點心,看誰做得又快又好。幫助幼兒掌握這樣幾方面的技能:沙的濕度,用手壓沙的力量,往外扣點心時模子離地面的高度。
2.挖井、造房子等,豐富經驗:
。1)挖土時要細心、耐心。
(2)及時整修。
。3)沙土要壓緊。
3.篩沙子:將沙放在手指、手心上抖動,觀察手指、手心上會留下什么?沙還可以放在哪些部位抖動?
4.創(chuàng)作沙畫:怎樣才能使同一種圖案在沙里看得最清楚?干沙梳平——干沙壓平——濕沙梳平——濕沙壓平,分別比較。
5.鼓勵、啟發(fā)幼兒玩出新花樣。
(評:幼兒通過親身實踐、師幼之間互相傳授經驗這兩條途徑,驗證沙的特性,體驗玩沙的樂趣)
三、小朋友互評作品,談談玩沙的感受,教師表揚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創(chuàng)造性玩沙的幼兒,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觀看建筑工人如何利用沙、石子、水泥攪拌成混凝土,知道沙的巨大作用,初步了解沙與建筑物的關系。
2.實驗:向裝滿干沙的玻璃杯內倒水,會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評:觀察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幼兒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xiàn)象。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毛巾、海綿、布、餐巾紙、香煙、粉筆、磚頭、馬糞紙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塑料、鐵釘、玻璃等不吸水的材料若干
3.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設置游戲環(huán)境
教師無意中打翻一杯水,問:
1、“誰能幫老師把水弄干凈?” (小朋友幫忙拖地、用抹布抹)
2、“說一說剛才的水都到哪兒去了?”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藁、紙、植物等。)
二、幼兒探索實驗
1、請你把桌上的東西慢慢地放進水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教師提問:“抹布為什么會吸水?”(幼兒討論)
3、蔬菜會吸水嗎?鼓勵幼兒找一找白菜、蘿卜吸水的原因
教師總結:像抹布之間細小的縫或者是蔬菜中的細小的管子就叫毛細管。
三、遷移經驗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地方存在著毛細現(xiàn)象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附:
知識背景:
毛細管:指很細很細的管子,人們通常還把物體的細微縫隙也認為是毛細管,如棉花、海綿、紗布、毛巾、吸水紙纖維間的縫隙。
毛細現(xiàn)象:酒精燈里的酒精由棉紗燈帶吸上來供點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塊抹布,水很快就被吸干,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xiàn)象。而植物通過根系吸收水分,再通過許多極細的管道向上輸送水分到葉和花朵中,這也是毛細現(xiàn)象,土壤深處的.水分則靠土壤的毛細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濕潤的。
把直徑很細的管子插到液體里,當液體的內聚力大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下降,表面凸起;當液體的內聚力小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上升,表面凹下。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讓幼兒積極的參與游戲,并嘗試通過感受、探索、發(fā)現(xiàn)、引導幼兒完成學習任務。這樣使幼兒由被動學習者變?yōu)橹鲃訉W習者、探索者,從而培養(yǎng)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使科學活動順利地延伸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不為“教”而教,只是幼兒的“學”而教,突出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保護動物,產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2、引導幼兒了解幾種動物尾巴的形狀及作用,能通過觀察辨別出幾種動物的尾巴,并進行配對。
3、引導幼兒愿意在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物尾巴的看法。
二、活動準備
1、兒歌《比尾巴》
2、幼兒用書
3、相關動物以及尾巴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配樂兒歌《比尾巴》,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尾巴的興趣。
(1)你在這首兒歌中聽到了什么?
。2)每種動物尾巴的樣子都是不同的。
2、結合幼兒用書,教師設置疑問,引導幼兒觀察和探索動物尾巴的樣子。
。1)觀看圖片,看看圖中右側的物品都是什么。
。2)你認為他們分別像什么動物的尾巴?
(3)你能根據左側露出的尾巴形狀猜出這是誰的尾巴嗎?
3、教師引導幼兒主動觀察圖片,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
。1)看看圖中的這些物品都是什么?
。2)他們和哪些小動物的尾巴很像?
。3)你能根據右側出線的一半尾巴的形狀猜出這是誰的尾巴嗎?
4、教師帶領幼兒進入科學大探索環(huán)節(jié),帶領幼兒在此觀察并鞏固書中的內容。
5、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1)畫面中是什么動物?它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
。2)你知道為什么不同的動物有不同形狀的'尾巴嗎?
。3)他們的尾巴分別有什么作用呢?
6、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其他動物尾巴的形狀和作用,拓展相關知識。
你還見過哪些小動物?他們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用處呢?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更多有關動物尾巴的知識,并把這些知識帶來與其他小朋友分享。
五、活動總結
教室可以用分類的方式幫幼兒記憶動物尾巴的形狀,例如長尾巴的動物有什么?會飛的動物的尾巴有哪些等等。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名稱:
科學活動《螞蟻一家》建議年齡段:大班
活動目標:
1、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習慣。
2、喜歡螞蟻,對螞蟻產生濃厚的興趣,樂意在生活中觀察螞蟻的各種活動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視頻一段螞蟻圖片照相機紙筆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課題,從而引發(fā)幼兒興趣。
——遠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驢運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進熱鍋里。
教師引導幼兒猜出動物的名稱(螞蟻),從而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都見過螞蟻嗎?那你們知道螞蟻是什么樣子的嗎?(螞蟻是昆蟲,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
——老師出示螞蟻圖片,幼兒一起觀察螞蟻的外形(螞蟻身上有毛,嘴巴叫口器,腹較大,雄較小,我們這邊的螞蟻是黑色的。)
——很多小朋友都見過小螞蟻,但是可能沒有仔細的觀察過,今天我們一起去戶外觀察這些小生命好嗎?
——提出要求:我們一起拿著放大鏡看一看,螞蟻是不是我們剛才說的樣子,再仔細觀察一下,螞蟻是怎么樣生活的。
二、戶外觀察探索螞蟻的`生活
——來到戶外場地:小朋友們,我們可以到哪些地方找小螞蟻?(樹上、花朵、泥土等)
——小朋友分散觀察,找到螞蟻以后教師把螞蟻的活動拍下來。
——邊拍照一邊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提問,他們有多少?他們在干什么?
——引導幼兒在觀察的時候不要打擾螞蟻,不要傷害螞蟻,有耐心的旁觀。
三、回教室進行集體交流
——小朋友們,我們先來說一說,你們看見的小螞蟻是不是像圖片上的一樣呀?
——你還發(fā)現(xiàn)小螞蟻是怎么樣生活的?(螞蟻是一群一群的,好多好多在一起。)
——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螞蟻在打架,有的死了。有的螞蟻在運糧食運小昆蟲,有的螞蟻在搬很小的樹葉。我們還看見螞蟻在搬一粒粒白色的東西,好像是螞蟻卵,又好像是其他蟲子的卵,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我們還看見好多螞蟻在約會,他們要出去玩等)
——小朋友們的發(fā)現(xiàn)可真多啊,我剛才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都拍下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
——播放幼兒活動的照片,和幼兒一起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評選小小觀察員。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電話給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很大方便。
2.幼兒學著打電話,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電話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電話機一只。
2.圖片:投幣電話、磁卡電話、可視電話。
活動重點及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知道電話給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活動難點:幼兒學會打電話。
審美元素:
電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玩一玩,說一說,初步學會了使用電話,并且知道電話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讓幼兒知道怎樣打電話,電話給人帶來的.方便。先讓幼兒打電話,再觀察教師打電話,講述打電話的過程。
師:打電話時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怎樣講話,講了些什么?(先拿起話筒,然后撥通電話,通話結束后掛上話筒。)
二、啟發(fā)幼兒回憶打電話的經歷。
師:你見過爸爸媽媽打電話嗎?他們打電話到哪里?為什么事情打?怎樣打的?還有什么事情可以打電話?你打過電話嗎?打給誰的?為什么事情打的?怎樣打的?下面我們玩打電話的游戲。請你要先想好,你要給誰打電話?你找他有什么事情?然后請你上來打給大家看。
請幼兒在電話上試試,可以讓一個小朋友打,也可以同時讓兩位小朋友對話。
三、激發(fā)幼兒對電話的興趣和好奇心。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學會打電話了,小朋友你有沒有想到打電話給你的朋友呢?沒有電話會怎樣呢?(引導幼兒講述雙休日在家和朋友通電話,講一講悄悄話、心里開心的事情)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電話?(移動電話、可視電話。)電話真方便。隨時可以打電話找到你要找的人,如果家里失火,有人生急病或者有壞人來偷東西,我們也可以打電話找人來,你們知道撥什么號碼嗎?(火警電話119.匪警電話110。)但是,你們要記住,打電話時講話的時間不要太長,沒事不要打電話,否則別人要找我們就會撥不通了。平時電話不用的時候要掛好,也不要去玩它,以免弄壞電話。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玩樂中讓幼兒發(fā)現(xiàn)哪些液體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體受光的折射可呈現(xiàn)美麗的七彩。
2、引導幼兒探索出不同形狀的圈吹出的泡都是一致的。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液、白貓洗滌劑液。
2、每個幼兒一個吸管,不同形狀的小鐵圈若干(長方形、心形、三角形)。
活動過程
一、探索活動(1)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吹過泡泡嗎?(吹過)我這兒有四種液體,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水、洗滌劑水,請你們猜一猜哪種液體能吹出泡泡?
。薄⒄堄變哼M行大膽猜想,教師做好記錄,不能吹的放上“x”標牌,能吹的放上“√”標牌,鼓勵幼兒充分猜想。
2、讓幼兒進行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得出結論:只有清水不能吹出泡泡,其他三種都能吹出泡泡。
3、與猜想進行對照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二、探索活動(2)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吹出的泡泡是否有顏色?有幾種?
幼兒操作觀察。(共有七種顏色)
2、教師:那么這些顏色是從哪里來的呢?
讓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
3、讓幼兒在光的地方和背光的地方分別進行嘗試觀察是否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在有光的地方泡泡有顏色,而背光的地方泡泡沒有顏色。
結論:泡泡是反射的太陽光的顏色。而不是自己的顏色。
三、探索活動(3)
。薄⒊鍪緢D表,猜猜心形圈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教師在圖表上做好記錄。幼兒說心形就是用“ ”表示,三角形就用“△”表示,長方形就用“口”表示,要求把每個幼兒把不同的猜想都記錄在內。
。、對三角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狀進行猜想并做記錄。
。场㈤L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狀進行猜想并做記錄。
。、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5、讓每組選出一名幼兒把結論告訴大家。
6、各組交換用具分別嘗試。
得出結論:不同形狀的`圈吹出來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并沒有隨著圈的形狀而改變。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小游戲適合各年齡幼兒心理特點,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欲,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動過程中,針對能力不同的幼兒提出不同的問題,因材施教,引導幼兒逐步探索其中的奧秘,自然而然地學習科學、從而促進每個幼兒的發(fā)展。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2-16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5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9
科學活動教案(經典)07-2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6
科學活動教案06-14
科學活動教案[精華]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