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朋友在线观看,美国毛片免费看,337p日本在线,亚洲女人日B

《解決問題》教案

時間:2024-05-19 08:15:20 教案 我要投稿

《解決問題》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解決問題》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解決問題》教案

《解決問題》教案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92頁練習十六3-10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jù)問題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逆推”的思維意識和推理能力。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上一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倒過來想”解決問題的關健在哪里?

  二、練習

  1、練習十六第3題:(1)讀題理解題意:你從題中知道什么?

 。2)整理信息:你能把這些信息整理出來嗎?{大門--(向北走2格)熊貓館--(向西北走1格)百鳥園--(向東走4格)猴山)--(向南走2格)蛇館}

  (3)尋找策略: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4)學生獨立完成

  2、練習十六第4題:小組交流:從你家到學校要經(jīng)過哪些地方?那么從學校回到呢?

  3、練習十六第5題:確定方法:你認為應該從左往右考慮呢?還是從右往左考慮?

  4、練習十六第6題:(1)觀察圖片理清題意。(2)題目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5、練習十六第7題:從第3幅圖開始倒過來說一說題意嗎?編一道應用題。

  6、練習十六第8題

  7、練習十六第9題。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沒有別的方法?

  8、練習十六第10題。

  9、思考題:讀一讀,整理題意,再想一想。

  三、總結:

  “倒過來想”也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一決策略,其實也是解決生活問題的一種策略,遇到問題時,如果你也能倒過來想想或站在他人立場上想想,也許就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解決問題》教案2

  教材解讀

  本單元主要教學的是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相關實際問題。“倒過來推想”是一種應用于特定問題情境下的解題策略。通常情況下,已知某種數(shù)量或事物按照明確的方法和步驟發(fā)展、變化后的結果,又要追溯它的起始狀態(tài),便適合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加以解決。

  教材首先通過兩道例題讓學生解決具體的問題,體會適合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來解決的問題的特點,初步掌握運用這一策略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和過程;再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安排了不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靈活運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進一步體會“倒過來推想”的策略意義及其適用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jù)具體的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對自己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富有變化的問題素材和表述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倒過來推想”的策略意義。

 。垡I指導]教材中所呈現(xiàn)的問題,雖然都可以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來解決,但所解決的問題卻涉及不同的知識領域。不僅如此,問題的表述方式也同樣富有變化。當學生面對這些問題時,首先感受到的是面臨一個新的挑戰(zhàn),從而能產(chǎn)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愿望,進而能在解決問題以及相應的反思過程中逐漸領悟“倒過來推想”的策略意義及其應用特點。

  教學難點

  適當控制難度,引導學生綜合應用學過的各種策略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體會不同策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不同價值。

 。垡I指導]要求學生解決的實際問題不能太復雜,一般以2至3步為宜,可少量安排需要4步推想的習題,數(shù)量關系一般較簡單,便于學生在操作中進行直觀思考。當學生掌握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時,可安排綜合性應用訓練。使學生體會靈活應用策略的必要性,感受“倒過來推想”策略的價值。

  學生已有知識基礎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的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對后繼學習的作用

  逆推的方法思考問題是一種常見的策略,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逆向思維。教材在先后教學列表和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逆推的解題策略。

  課時設計:2課時

《解決問題》教案3

  教材分析:

  轉化是解決問題時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策略,能把較復雜的問題變成較簡單熟悉的問題。掌握轉化策略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益于思維的發(fā)展。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能夠解決某一類問題、獲得某一類問題的結論和答案,而應超越具體問題的解法和結論,指向策略的形成和應用意識。通過例1的教學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悟轉化的含義,體會無論在過去還是現(xiàn)在,轉化都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以及列舉等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用轉化的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初步積累了一定的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但當時這些技巧和方法更多是針對解決具體問題而言的,因而是零散的、無意識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化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通過回顧曾經(jīng)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從策略的角度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轉化策略的應用價值。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樂于和同伴交流解決問題時所運用的策略,能主動克服在解決問題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初步掌握轉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化方法,初步形成策略意識。

  教學準備:

  課件、方格紙、彩筆、卡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形)、題紙。

  教學過程:

  一、感知轉化

  師: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

  (多媒體出示《曹沖稱象》的畫面)

  提出問題:曹沖是用什么方法稱出大象重量的呢?

  (曹沖先把大象運上船,做上記號,然后把大象趕下船,裝上石頭,再做上相同的記號,稱出石頭的重量,就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也就是說,曹沖是用稱石頭的方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小曹沖所用的這種方法,我們數(shù)學上稱為轉化。 轉化是我們平時常用的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轉化)

  二、自主探索,初步感受轉化策略

  1.任意出示兩個圖形,學生觀察,哪個圖形面積大?

  學生會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教師肯定數(shù)方格是個好辦法。

  2.再出示例1圖,仔細比比,哪個圖形面積大?

  由于圖形比較復雜,學生通過數(shù)方格可能會出錯,也可能會出現(xiàn)幾種不同答案,建議學生拿出題紙,同位一起研究研究有沒有其他好方法。

  3.用課件演示用平移和旋轉轉化成長方形比較大小的過程。

  教師指出:這其實是運用了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叫做“轉化”。(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

  4.提問:

 。1)這是把什么轉化成了什么?

  學生體會到這是把不規(guī)則圖形轉化成長方形。(適時板書:不規(guī)則圖形→長方形)實際上我們是把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這個新問題(板書:新問題),轉化成了長方形面積這個我們熟悉的、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板書: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這樣一轉化(板書: →),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轉化過程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形狀變了,大小沒變)

  三、回顧舊知,體會轉化策略的運用

  1.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學習中,有沒有運用轉化策略解決過問題呢? 學生可能回憶并列舉出: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計算。老師適時課件或學具演示,并在黑板上將轉化關系用圖示表示出來。

  2.轉化策略曾經(jīng)幫助我們解決過這么多新問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你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組題,動動筆算算,體會體會哪兒運用了轉化策略?有發(fā)現(xiàn),可以和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

  四人小組內每個學生的題紙各不相同,學生獨立計算、觀察、體會到轉化后,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3.舉個例子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可能舉例:①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是,把異分母分數(shù)轉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

 、谟嬎阈(shù)乘法時把小數(shù)乘法轉化成整數(shù)乘法

  提問:這里都用了轉化策略,有什么共同地方?

  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體會到轉化的實質——轉化前和轉化后計算結果不變。

  小結:這么多地方用到轉化的策略,說說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可能體會到:轉化策略應用很廣泛;轉化策略能解決新問題;轉化策略能把復雜的問題變簡單。

  四、解決問題,深化轉化策略

  1.明明和冬冬在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上分別畫了一個圖案(圖中直條的寬度都相等)。這兩個圖案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學生會想到把右邊圖形中的直條邊通過平移,轉化成和左邊相同的圖案,肯定學生不僅善于觀察,還善于想象。

  2.觀察下面兩個圖形,要求右邊圖形的周長,怎樣計算比較簡便?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右邊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師:指名學生用手指出右邊圖形的周長是由哪些線段圍成的

  生:(邊指邊說)是這些線段圍成的總長度

  師:對,那如何來計算它的.周長呢?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生:我想把這條邊移到這兒,這條邊移到這兒?這樣就成了一個長方形。

  師: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說一說?

  生:這兩條橫著的邊移到這兒,這兩條豎著的邊移到這兒。

  師:(演示)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方法:把這兩條豎著的線段向右平移,這兩條橫著的線段向上平移。這樣一來,原來的圖形就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而它的周長有沒有改變?

  生:沒有。

  師:現(xiàn)在你能快速計算它的周長了嗎?

  生:(3+5)×2=16(厘米)

  師:完全正確!通過這個練習,我感覺同學們的轉化水平又提高了

  3.用分數(shù)表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組成員聽,再全班交流。 ①通過割、補的方法,把涂色部分轉化為扇形,從而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占了整個圓面積的1/4。

 、谕ㄟ^平移的方法,把涂色部分轉化為正方形,從而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占了長方形的1/2。

  ③把兩個空白的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空白部分一共占了6個方塊,剩下的10個方塊就是涂色部分,因此涂色部分占5/8 。

  4.一塊草坪被四條一米寬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塊,草坪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師: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看如何計算比較簡便?

  生:可以把小路通過平移移到草坪的四周,這樣很容易看出要求草坪的長為(45-2)米,寬為(27-2)米。

  師:對于一些復雜的圖形都能被大家輕松攻破了,真不錯。

  五、總結延伸,滲透思想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有位數(shù)學家說過:“什么叫解題?解題就是把題目轉化為已經(jīng)解過的題!睂W完今天這節(jié)課后你如何理解這句話?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就是不斷轉化的過程。將復雜轉化為簡單,陌生轉化為熟悉,抽象轉化為具體,未知轉化為已知。所以,掌握轉化的策略,對學好數(shù)學至關重要。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善于運用轉化、用好轉化的策略,才能有效解題。

  六、作業(yè)布置,用轉化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談話:轉化策略應用非常廣泛,大家課后可查閱資料看多媒體中給出的問題是他通過什么策略解決的。

  相信今后同學們能主動運用轉化策略,讓它幫助你解決更多學習中和生活中的問題。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

《解決問題》教案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頁例2及練習二十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 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學生遷移類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 把下面各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

  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

  2. 說說下面每個百分數(shù)的具體含義,是怎么求出來的?(哪兩個數(shù)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某種花生的出油率是36%。

  實際用電量占計劃用電量的80%。

  李家今年荔枝產(chǎn)量是去年的120%。

  二、學習新課

  1. 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問題。

  出示例2的情境圖,讓學生根據(jù)圖中提供的條件提出用百分數(shù)解決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儆媱澰炝质菍嶋H造林百分之幾?

  ②實際造林是計劃造林百分之幾?

 、蹖嶋H造林比計劃造林增加百分之幾?

 、苡媱澰炝直葘嶋H造林少百分之幾?

  2. 讓學生先解決前兩個問題。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提醒學生注意:解決這類問題一定先弄清楚哪兩個數(shù)相比,哪個數(shù)是單位“1”,哪一個數(shù)與單位“1”相比。為學生學習新課解決數(shù)量關系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做好知識遷移的準備。

  3. 讓學生自主解決“實際造林比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的問題。

  (1)分析數(shù)量關系。

  讓學生自己嘗試把數(shù)量關系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的`。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shù)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shù)相比的百分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shù)是單位“1”。

  (2)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讓學生根據(jù)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式計算出結果。

 、谧寣W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師作適當?shù)陌鍟?/p>

  方法一:(14-12)÷12 = 2÷12≈0.167 = 16.7%

  方法二: 14÷12 ≈1.167=116.7%

  116.7% - 100% = 16.7%

  問:還有其他方法嗎?

 、圩寣W生總結,像這樣的百分數(shù)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它時要注意什么?

  使學生明確:這是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增加百分之幾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和剛才同學們提出的第①、②個問題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但這里比較的兩個量中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必須先求出。

  4. 改變問題。

  師:如果問題是: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又怎么解決呢?

  讓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

  (14-12)÷ 14

  5. 觀察比較。

  將例2的第一種算式與改變后的問題的解答算式相比較:

  (14-12)÷12(14-12)÷14

  師:不同點是什么?為什么除數(shù)不一樣?

  通過學生的討論,再次強調兩個問題中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使學生體會到,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和用分數(shù)解決問題一樣要注意找準單位“1”。

  6. 概括應用。

  讓學生讀一讀課本例2后面一段話,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一說“增加百分之幾”、“減少百分之幾”“節(jié)約百分之幾”……等話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

  1. 提問:解決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應注意什么?

  2. 獨立完成課本90頁“做一做”的題目。

  四、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二十二第1、第2題。

  課外作業(yè):練習二十二的第3、4題。

  五、課堂總結反思

  1. 學了這節(jié)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 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解決問題》教案5

  課題十一:

  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

  P33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充分讓學生感受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應用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談話引入: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數(shù)學問題。你能幫助小強的.媽媽,王阿姨,解決她們遇到的問題嗎?

  (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將例題創(chuàng)設為實際情景)。

  二、組織學生辯論,以辯明理。

  1、出示例12

  ①學生獨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現(xiàn)的三種答案,6。25個、6個、7個)。

 、诮M織學生進行辯論,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膽地與同學進行交流。

  同學們充分發(fā)表意見,明確瓶數(shù)取整數(shù),6。25按四舍五入法應舍去25,但實際裝油時,6個瓶子不夠裝,因此瓶數(shù)應比計算結果多1個。

  2、再來看看王阿姨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

 、傧泉毩⑺伎肌

 、谌嘟涣鞔鸢福M織學生討論,強調以理服人,使學生明確,盒數(shù)取整數(shù),16。66…計算結果按四舍五入法本應進1,但實際包裝時,絲帶不夠包裝第17個,因此個數(shù)應比計算結果少1。

  3、生談感受。

  師小結:看來,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適用于一般情況,在解決問題時,有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有時要多一點,有時要少一點。

  4、生質疑。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P33“做一做”

  如何處理的結果?為什么這樣處理?

  2、P356、7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

《解決問題》教案6

  一個好的數(shù)學教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案,供參考閱讀!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科書第46頁的內容以及“做一做”和練習十的第1題。

  學情分析:

  學生是在學習了6-7的認識和加減法基礎上進行本節(jié)課學習的,對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學生理解起來不會感到困難,但對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條件和問題會有困惑。因為教材中出現(xiàn)的的大括號和問號,學生學還是第一次接觸,將用語言描述的情境和數(shù)學符號結合起來理解,會造成學生的思維障礙,教師應把這里作為一個教學突破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大括號和“?”號,會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解答。

  2、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教學難點:

  通過圖畫情境和數(shù)學符號來理解題意。

  教具準備:

  掛圖、課件

  教學策略: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6、7解決問題”時,讓學生先觀察圖意,不要求他們編題,只要說出圖里有什么,大括號和 “?”號分別表示什么,怎樣計算,再讓學生列出算式,最后讓學生說出算式中的每一個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讓學生完全明白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可以檢查自己列的算式符不符合題意,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學習難度,從而讓學生學得輕松、學的有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比比看,誰更棒。

  1、課件出示(7以內數(shù)加法算式)

  2、課件出示(主題圖)

  今天,小兔要請我們用數(shù)學知識來幫它們解決問題,大家樂意嗎?那我們趕快行動吧(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我們來看看小圖遇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課件出示圖)

  1、引導觀察,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畫面,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名回答)(左邊有4只小兔,右邊有2只…)

  小朋友接著看,這里還有兩位新朋友,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2、初步認識大括號和問號。

 、俪鍪尽埃焙汀?”。(說明:“大括號”表示讓我們把兩邊的.兔子合起來,下面加一個“?”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

  ②同桌探討新符號的名字、意義。

 、蹖W生匯報研究符號的情況。(指名回答)

 、苄〗Y:大括號表示把左邊4只和右邊2只合起來(師邊說邊做手勢),下面的“?只”就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小朋友也來說說,邊說邊做動作。

  ⑤指名說圖意

  誰來說給大家聽(指名回答)。

  誰能完整地說說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指名邊說邊做動作)。

  3、列式解決問題(板書:怎樣解答)

 、儆檬裁捶椒ㄋ?為什么?(指名說說)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6(只)

 、谝驗槭且褍蛇叺男⊙蚝掀饋(教師做手勢),所以用加法來算。那算式中的4、2、6各指什么?(指名說說)

  ③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檢查的?(同桌討論或小組討論后,指名說說。)

 、茏筮呌4只就寫4,右邊有2只羊就寫2,再來看得數(shù)是不是6只,同學們按照這樣的順序來檢查,我們就不是小馬虎了。好,讓我們一起來口答(師板書:一共有6只)。

 、菪〗Y:現(xiàn)在大家跟著老師來回憶剛才解決問題的時候,經(jīng)過了哪幾個步驟?(先看圖里有什么,找出數(shù)學信息和要求的問題,然后再進行列式解答,并進行檢查,最后別忘了口答。)(師逐一步板書: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1、獨立完成例題。(師生集體訂正)

  2、第46頁“做一做”

  3、練習十的第1題。

  4、我來當小老師,指名說一說,師生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小朋友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圖里有什么?

  怎樣解答? 5+1=6(只)

  解答正確嗎?

  一共有(6)只。

《解決問題》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悟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必要性。

  2、使學生掌握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地進行混合運算,為進一步學習代數(shù)運算做好準備。

  3、使學生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以后列方程解應用題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總結概括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通過解決具體情景感悟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同級運算

  1、這是新開業(yè)的星星游樂場,根據(jù)他們老總介紹前三天接待游玩的.人數(shù)是這樣的: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300人350人310人

  請問三天共接待多少人?

  師:說說你是怎么思考的?

  2、開業(yè)前三天共接待960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1)獨立思考解決。

 。2)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3)集體交流。

  板書:960÷3×6 6÷3×960 960×(6÷3)

  =320×6 =2×960 =960×2

  =1920(人) =1920(人) =1920(人)

 。4)歸納整理:這些算式對嗎?它們分別是先求什么?

  3、為了更清楚地了解游客情況,他們老總特地對第六天的游客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

  第六天游客情況統(tǒng)計

  上午 9:00來了 152人

  中午12:00走了 30人

  下午1:00來了 190人

  下午5:00關門

  師:下午3:00游樂場上有多少人?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二、兩級運算

  1、這是游樂園的票價:成人票60元,兒童票半價。

  金老師和沈老師一起去游樂園,付給售票員200元買兩張票,應找回多少錢?

  生:200-60×2=200-120=80(元)

  板書:200-60×2

  =200-120

  =80(元)

  師:你覺得應該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總結運算順序:

  師:計算這些算式時,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口算:

  56-26-15= 3×7×10= (24-14)÷2= 45-(23+7)=

  12×3÷9= 25+5-12= 5×(22-12)= 60÷2×50=

  4、拓展延伸:

  師:如果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去,一共花多少錢呢?

 。1)生列式計算。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三、全課總結

《解決問題》教案8

  學習目標:

  使學生掌握運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正確運用正、反比例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學習重難點:

  重點:運用正、反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正確判斷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學習方法:

  嘗試教學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等。

  學習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下面各題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1)一輛汽車行駛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時間。

 。2)從甲地到乙地,行駛的速度和時間。

 。3)每塊地磚的面積一定,所需地磚的塊數(shù)和所鋪面積。

  (4)書的總本數(shù)一定,每包的本數(shù)和包裝的包數(shù)。

  過程要求:

 、僬f一說兩種量的`變化情況。

 、谂袛喑墒裁幢壤。

  ③寫出關系式。

  如:

  2、根據(jù)題意用等式表示。

 。1)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速度,3小時行駛210千米。

  (2)汽車從甲地到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4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56千米,要5小時到達。

  70×4=56×5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5

 。1)出示課文情境圖,描述例題內容。

  板書:8噸水10噸水

  水費12.8元水費?元

 。2)你想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

  過程要求:

 、賹W生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

 、诮處熝惨曊n堂,了解學生解答情況,并引導學生運用比例解決問題。

  ①匯報解決問題的結果。

  引導提問:

  A、題中哪兩種量是變化的量?說說變化情況。

  B、題中哪一種量一定?哪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c、用關系式表示應該怎樣寫?

 、诎鍟航猓涸O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

  8X=12.8×10

  X=

  X=16答:略

  (3)與算術解比較。

  ①檢驗答案是否一樣。

  ②比較算理。算述解答時,關鍵看什么不變?

  板書:先算第噸水多少元?

  12、8÷8=1.6(元)

  每噸水價不變,再算10噸多少元。

  1、6×10=16(元)

 。4)即時練習。

  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

  過程要求:

  ①用比例來解決。

  ②學生獨立嘗試列式解答。

 、蹍R報思維過程與結果。

  想:因為每噸水的價錢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shù)成正比例。也就是說,水費和用水噸數(shù)的比值相等。

  解:設王大爺家上個月用了X噸水。

  12.8X=19.2×8

  X=

  X=12

  或者:

  16X=19.2×10

  X=

  X=12

  1.教學例6。

 。1)出示課文情境圖,了解題目條件和問題。

 。2)說一說題中哪一種量一定,哪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3)用等式表示兩種量的關系。

  每包本數(shù)×包數(shù)=每包本數(shù)×包數(shù)

 。4)設末知數(shù)為X,并求解。

 。5)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1、完成課文“做一做”。

  2、課堂小結。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九第3~5題。

《解決問題》教案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55頁例4及55頁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討和研究,初步學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會正確解答簡單的有余數(shù)問題,能正確地寫出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3、在解決問題中,感知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恰當?shù)姆椒ê筒呗越鉀Q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認識他們嗎?請你說出它們的名字。如果按這樣的順序繼續(xù)排下去,緊挨著懶羊羊后面的會是誰?你是怎么想的?

  師:你用找規(guī)律的方法知道了緊挨著懶羊羊后面的應是灰太狼,那第39個會是誰呢?

  師:其實像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今天這堂課我們就學習“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揭示課題)。

  二、理解基本的數(shù)量關系

  1、出示數(shù)學信息:

  提問:根據(jù)圖中這兩條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1)根據(jù)學生回答,將問題補充完整。全班連起來讀一遍,請你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三一班有45人跳繩,每6人分一組,可以分成幾組,還多幾人?

 。2)學生獨立解答。(用練習本完成)

 。3)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提問:豎式中“45”、“6”、“5”、“42”各表示什么?

 。4)師:現(xiàn)在我們把數(shù)學信息“6人一組”改成“平均分成6組”,

  你又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連起來讀一遍。

  生:三一班有45人跳繩,平均分成6組,每組有幾人,還多幾人?

  (5)對比:

  三一班有45人跳繩,每6人分一組,可以分成幾組,還多幾人?

  45÷6=7(組)3(人)

  三一班有45人跳繩,平均分成6組,每組有幾人,還多幾人?

  45÷6=7(人)3(人)

  仔細看一下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生:算式是一樣的。單位名稱不一樣,第1題每6人分一組,可以分成5組,還多2人,單位名稱是“組”和“人”;第2題平均分成6組,每組5人,還多2人,單位名稱就是“人”和“人”。

  師小結:看來單位名稱是跟我們解決的問題有關,第1題的問題是可以分成幾組,還多幾人?單位名稱是“組”和“人”;第2題的問題是每組有幾人,還多幾人?單位名稱就是“人”和“人”。

  2、提問:剛才我們解決了三一班45人跳繩的問題,現(xiàn)在如果全校小朋友都來跳繩,還是每6人一組,分到最后可能會剩下幾個小朋友?如果每5人一組,分到最后可能會剩下幾個小朋友?8人一組呢?15人呢?

  三、鞏固練習

  數(shù)學書55頁做一做

 。1)、小蘭有20元,都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還剩幾元?全班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集體訂正。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我們四人各有15元,可以買些什么呢?出示學習要求,指名讀要求并在練習本上完成。集體訂正。

 。3)、對比四個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四、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拓展練習)

《解決問題》教案10

  教學目標:

  1 結合旅游團住宿問題,經(jīng)歷小組合作,一起設計、交流、討論住宿方案的過程。

  2 能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并能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考過程。

  3 獲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一情景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出去旅游過嗎,都去過哪里呢?

 。ü膭顚W生把自己與家長旅游時的經(jīng)歷說一說。)

  師:同學們,在旅游過程中,你注意過你們是怎樣住的房間嗎?(學生講述情況)

  師:“同學們,河北國際旅行社今天帶我們出去,讓我們看一看去哪兒玩,好嗎?”(出示圖片、學生猜)。

 。ㄔ诮涣髡務摰幕A上,引出書中的住宿問題。)

  “河北國際旅行社的導游叔叔在去北京旅游過程中,也遇到了住宿問題,咱們一起看看吧!

 。ǔ鍪厩榫皥D)

  2. 觀察情景圖,說一說從中了解了哪些信息。

  師:誰來說說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些什么?了解到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

  3.提出問題,提出小組制定一個住宿方案的要求。

  師:你們能幫導游設計幾個住宿方案嗎?小組合作完成。

  二 交流與內化

  1 小組合作設計住宿方案

  鼓勵學生在小組中勇于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并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

  2 全班交流

  鼓勵大家積極發(fā)言,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交流住宿的方案,給各組充分表達方案的時間,并注意把不同的方案記錄下來。

  住宿的方案多種多樣,只要孩子能說出理由,合理就可以了

  3在充分交流住宿方案的.基礎上討論評價哪種方案最好。

  4 拓展思考:“實際生活中有家庭一起出門旅游時,是可以一起住在一起的!保、女可以同住)。

  利用課下時間,考慮以上問題,看還有哪幾種分配方案。

  三、課堂練習

  第一題,師生共同觀察情景圖,了解圖中小朋友所遇到的問題,結合自己的生活提出解決方案。(出示情景圖)

  第二題,首先要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再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各自的方案。第(2)小題思路比較開放,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和交流個性化算法的空間。(出示情景圖)

  四、課外作業(yè)

  1、某校三、一班舉辦聯(lián)歡會準備買30千克蘋果,請大家設計一個購買方案。

  購買方案

  每千克 5元

  3千克 7元

  5千克 10元

  2、一個80人的旅游團去保定白洋淀游玩,請你設計一個租船方案。

  租船方案

  8人快艇 240元

  4人漁船 100元

  30人觀賞船 450元

  學生很喜歡旅游,而且父母經(jīng)常帶孩子出去玩,有過親身經(jīng)歷,以其作為教材素材有利于學生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發(fā)現(xiàn)的信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身邊事物的意識和能力。

  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在已有知識水平上,經(jīng)歷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小組學習中學會合作與交流。

  通過交流回顧,展示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分享學習他人的學習成果,體驗想法的多樣化,獲取個性化的想法。

  住宿的方案很多,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般都會選取最合理的方案實施,讓學生在理解這些方案的基礎上經(jīng)歷、選取最好方案的過程,從而把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真的聯(lián)系在一起。培養(yǎng)學生科學、合理的消費意識。

  拓展學生思維,進一步思考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況,用數(shù)學思維解決問題。

  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豐富學生用數(shù)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ㄎ覀內ミ^北京、天津、青島……)

  1、和家長一起出去,全家住在一起。

  2、全家隨團一起旅游,但分開住。

  3、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男、女同學分開住。

  在學生只涉及到個人家庭旅游的情況下,引導學生想想隨旅游團時的住宿情況。

  孩子們不知道從何入手適當?shù)倪M行講解。提示學生,在男女住宿方面應注意的問題。(男女分住)

  方案1:男:

  160×2+150+120

  =590(元)

  女:

  160×3+120+150

  =750(元)

  方案2:男:

  160×3+120=600

  (元)

  女:

  160×4+120=760

  (元)

  方案3:男:

  150×4+120=720

  (元)

  女:

  150×5+120=870

  (元)

  方案4:男:

  120×7=840(元)

  女:

  120×9=1080(元)

  一題:方案1:調換一篇短一點的文章。

  方案2:刪掉一些字

  620÷4=105(個)

  二題:第(2)小題:

  方案1:

  90×8=720(元)

  方案2:

  90×7=630(元)

 。▋煞N方案都符合題意,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方案)

《解決問題》教案11

  教學內容:教材第101~103頁,練習二十三第2、5~9題。

  教學目標:

 。保畬W會用兩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學會收集數(shù)學信息的能力。

 。玻ㄟ^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

 。常趯W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會欣賞自己、欣賞同學,與同學友好合作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學會用兩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能對實際問題具體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及方法。

  教學設計:

  一.預習作業(yè):

  1.看一看:P101

  2.想一想:

 。1)畫面上他們在干什么?從圖中你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2)怎樣解決?做一做說一說: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每步表示什么意思?你還有別的解決方法嗎?

  二.預習反饋:

 。保胍幌,算一算:

  盒子里有若干捆鉛筆,每捆5枝。小明先拿出2捆,接著又拿出4捆,他一共拿出多少枝鉛筆?(討論算法)

  2.練習二十三第2題。

  3.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可能也會用到加、減法。(板書課題)

  三、關鍵點撥、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保毩暥冢差}。

 。ǎ保┛搭},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ǎ常┙M織交流。

 。ǎ矗┠阕鰧α藛?

 。ǎ担航鉀Q問題的方法是根據(jù)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而決定的。

 。玻毩暥冢诡}。

 。ǎ保┳约嚎搭},收集信息,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列式計算。

 。ǎ玻┙M織討論。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解決問題的步驟是怎樣的?

  (3)比較哪一種算法好?哪一種簡便?

 、伲保怠粒矗 ②15×5-8

 。常毩暥冢奉}。

 。ǎ保⿵念}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強調對“一年”的理解)

 。ǎ玻┆毩⒔鉀Q問題。

 。ǎ常┙M織討論,訂正。

 。ǎ矗┉h(huán)保教育:不亂扔垃圾、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垃圾分類存放處理。

 。矗毩暥冢割}。

 。ǎ保┆毩⒔鉀Q問題。

 。ǎ玻┙M織討論、訂正。

  四、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練習二十三第5題。(鞏固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要求比較熟練。)

 。玻毕浒偈驴蓸罚缎∑炕颍创笃,老奶奶進了15箱小瓶可樂,12箱大瓶可樂。她進了多少瓶可樂?

 。ǹ疾鞂W生從生活場景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要求獨立解決問題。)

  五、反思,拓展升華

 。保耗阏J為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1)觀察要仔細。(2)收集信息要全面。(3)有些信息需要加工或處理。

 。ㄈ缇毩暥冢奉},一年=12個月)

 。玻鳂I(yè):練習二十三第6題。

  六、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本》第50頁。

《解決問題》教案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1—72頁的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四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教材讓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想到轉化,并應用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知識進行圖形的等積,等周長的變形。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體會轉化的含義和應用的手段,感受轉化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的價值。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轉化"意識,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感受“轉化”策略的價值,會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會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學生每人一張例1的格子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策略

  1.談話導入。

  師:過年的時候,一些地方有個風俗,就是把窗花貼在窗上,非常漂亮。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非常美麗的窗花,請你在欣賞的時候,仔細觀察,它們分別是通過怎樣的變化得到的?

  (分別演示蝴蝶平移的過程,第二幅圖順時針和逆時針分別旋轉一次,第三幅圖從左往右順時針平移一周的過程)

  提問:(1)蝴蝶是按怎樣的順序變化而來的?

 。2)花環(huán)兩次變化又是怎樣形成的?

 。3)最后一幅又是怎樣變化的呢?

  學生回答,師依次板書:平移,旋轉,順時針,逆時針。

  師:同學們回答得都非常好。平移,旋轉就在我們身邊。今天我們再來利用身邊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1.出示例1。

  提問:這兩種平面圖形,我們以前學過嗎?(沒有)你覺得它們象什么呢?(生發(fā)揮想象力回答,但要說明的是平面圖形。)

  2.引導交流。

  提問:你能從圖上準確地數(shù)出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嗎?(不能)面積會相等嗎?請同學們4人一小組討論,并可以在剛發(fā)下的作業(yè)紙上涂涂畫畫,驗證你的結論。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并指導。

  3.指導驗證。

  師:你們組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你在觀察這兩幅圖的時候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學生說想的過程,并投影出示學生的作業(yè)紙。

  (生可能回答上半圓平移下來就是下半圓,他們的面積吻合;“花瓶”突出來的半圓就是瓶口凹下去的半圓,只要分別把他們旋轉180度就可以了)

  教師及時評價并用演示剛才學生說的過程。

  提問:這兩幅圖經(jīng)過旋轉和平移后都變成了什么圖形?(生:長方形。)

  提問:變成長方形后它們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生:相等,長和寬一樣,所以面積一樣。)

  教師再次演示變化過程,提問:在兩幅圖變化的過程中,什么不變?(面積)都把它變成了誰的面積?(生:長方形。)

  小結:因為我們無法一下子看出這兩個平面圖形的大小,但分別把它們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后,我們就能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大小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用到這樣的策略——轉化。(板書: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

  三、應用策略,歸納方法

  1.談話:剛才,我們運用轉化的策略把不規(guī)則的圖形變成規(guī)則圖形來比較大小。在有關平面圖形的計算中經(jīng)常會用到“轉化”的策略。請同學們試著來解決以下問題。

  (1)練習十四第2題的左邊兩幅圖。

  學生獨立思考后口答,教師相機演示。

 。2)“練一練”右邊的圖形和練習十四第3題的第一幅圖。

  提問:你能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快速地求出圖形的周長嗎?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

  個別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法,教師相機演示。

  小結: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都用到了怎樣的策略?(轉化)我們要把復雜的圖形轉化未為簡單的圖形,具體地說又是用到了以前學習的哪些知識呢?(平移和旋轉)

  四、回顧知識,體驗轉化

  1.談話:其實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中,很多都運用了轉化的策略,哪位同學來說說看。

  指名回答,生可能會說:1.推導三角形公式時,把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2.推導梯形時把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3.推導圓面積時,把圓面積轉化成長方形。4.計算小數(shù)乘法時把小數(shù)乘法轉化成整數(shù)乘法。5.計算分數(shù)除法時把分數(shù)除法轉化成分數(shù)乘法等等。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請學生說說推導的過程,并相應演示推導過程。

  小結:看來,“轉化”的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解題策略,在剛才的交流和演示的過程中,你覺得這種策略有什么優(yōu)點?(學生交流后教師相機板書:化復雜為簡單,化未知為已知,化不規(guī)則為規(guī)則------)

  五、拓展運用,提升策略

  1.出示試一試:計算1/2+1/4+1/8+1/16

  提問:(1)這些分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意思?生根據(jù)分數(shù)的意義回答,并強調單位“1”相同。(2)相鄰的分數(shù)是什么關系?(后一個是前一個的1/2)

  師:我們一起來畫圖表示看看。師根據(jù)題目依次畫圖。

  師:這題我們又可以怎樣轉化呢?學生看圖解答。

  指名回答。1-1/16=15/16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師提示:求陰影部分,空白部分又是多少呢?)

  提問:如果給這道題目再添上一個加數(shù)1/32,和是多少?再加上1/64呢?如果一直這樣加下去,加到1/1024呢?

  小結:在解決這個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題時,我們借助圖形來分析問題,把復雜的算式變成了簡單的算式。這也是運用了“轉化”的策略——數(shù)形結合。(板書)

  3、出示:比較大。16/17和35/36

  你準備怎樣比?先和同桌說一說,再組織交流。體會:異分母分數(shù)大小比較,一般要通分后比較大小,通分很麻煩,現(xiàn)在只要轉化成比較1/17和1/36的大小就可以了。

  2.談話:在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時,有時我們也可以用“轉化”的策略思考問題將復雜問題變得簡單些。請同學們看這一題:

  出示練習十四第1題。

  (1)學生讀題理解單場淘汰制的比賽規(guī)則并看懂圖的意思。

 。2)提問:什么是單場淘汰制?你能結合示意圖來說說淘汰賽的過程嗎?你會列式計算嗎?(學生列式計算后進行解釋。)

  (3)提問:如果不畫圖,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嗎?(提示:不管第幾輪,每場比賽都要淘汰幾支球隊?到?jīng)Q出冠軍為止,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隊?那么一共要比賽多少場?這樣看來求比賽了多少場就轉化成了什么問題?)

  (4)如果有64支球隊,產(chǎn)生冠軍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3.出示練習十四第2題的第3幅圖。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指名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及時評價并演示。

  4.出示練習十四第3題的第2幅圖。

  要求圖形中紅色部分的周長是多少,你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獨立思考后解答(思路:轉化成2個圓的周長),集體校對。

  小結:誰來說說我們是怎樣運用“轉化”的策略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是什么?“轉化”隨時隨地都在我們身邊,你認為在什么時候采用“轉化”的策略能較好地解決問題?生回答。

  七、課堂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相關內容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

  平移 轉化成體積相等的長方形

  旋轉(順時針,逆時針) 不規(guī)則——規(guī)則

  S三角形——S平行四邊形 復雜——簡單

  S梯形——S平行四邊形 未知——已知

  S圓 —— S長方形 不熟悉——熟悉

  ------

  小數(shù)乘法——整數(shù)乘法

  分數(shù)除法——分數(shù)乘法

《解決問題》教案13

  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材已經(jīng)提供好了大體的框架和思路線索,教學時可以按照教科書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逐一解決,大體分為三大步驟,先引導學生從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收集信息,能夠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學信息和數(shù)學問題;再嘗試探索、尋找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最后通過反思解決方法的正確與否,讓學生在交流、評價中進一步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

  學情分析

  這節(jié)課是學習了兩步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后教學的,是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節(jié)應用課,前面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教學時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對混合運算知識的掌握。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色條圖(線段圖的'鄒形)分析數(shù)量關系,感受其使問題簡明、直觀、便于分析的作用,滲透數(shù)形結合思想,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2.使學生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學會用找出中間問題的方法解決需要兩步解決的問題,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逐步學會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會合理運用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1.利用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決需要兩步解決的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2.會找出隱藏的中間問題,并合理利用小括號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

  方法指導

  引導法,提示法,學會觀察,討論法,探究法

  預設流程

  具 體 內 容

  激趣導入

 。s3分鐘)

  一頓營養(yǎng)的早餐是一天生活的開始。對將近10個小時不停消耗能量卻沒有補充的身體來說,早餐格外重要。早餐喚醒了身體,開啟了身體高效的新陳代謝;早餐能把能量最先供給到大腦,以便讓我們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斷力進行一天的工作、學習。不吃早餐,不僅會營養(yǎng)失衡、引起胃腸疾病,還會出現(xiàn)身體不適、容易衰老、精神無法集中等各種問題,所以,要想學習好,早餐要吃好哦!

  自主學習

 。s7分鐘)

  剩下的還要烤幾次?

  1. 仔細觀察,你知道了什么?

  2. 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的意思?

  3.要求“剩下的還要烤幾次”你們會解決嗎?

  合作交流

 。s10分鐘)

  1.深入理解,體會方法

 。1)一共要考(90 )個,已經(jīng)烤了(36)個,剩下(54)個沒有烤,每次烤9個,剩下的要烤(6)次。

  (2)在圖示中,把要考的90個看做一個整體,分成( 已烤的 )和(剩下的 )兩部分,要求剩下的還要烤幾次,必須先求出(剩下的量 ),再用剩下的數(shù)量除以每次烤的數(shù)量9個,就是要烤的( 次數(shù) )。

 。3)嘗試解決,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90-36)÷9

 。 54÷9

 。 6(次)

  分步列式: 綜合算式:

  90-36=54(個)

  54÷9=6(次)

  追問: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5)說出自己的想法。

 。6)教師精講,再次理清題意。

  2.檢查反思,歸納總結

  問題:

 。1)解答正確嗎?說說你的想法。

 。2)今天研究的問題為什么必須兩步解答?

  精講點撥

  (約5分鐘)

  小結:解決一個問題需要兩個和它有關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個

  信息直接給了,另一個信息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要先

  求出它來,再解決最后的問題。

  測評總結(約15分鐘)

  1.達標測試。

  (1)

  問題:

 、 你知道了什么?

 、谙肭蟆捌骄總籠子放幾只” 你會解答嗎?請寫一寫。

  (25+15)÷8

 。40÷8

 。5(只)

  ③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畫圖的方法來幫助說明。

 、転槭裁匆惹蟆耙还灿卸嗌僦煌米印?

 、 解答正確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問題:

  ①你知道了什么?

 、谝蟆捌骄刻焱诙嗌倜住 你會解答嗎?

  畫一畫,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來。

  (60-15)÷5

 。 45÷5

 。 9(米)

  ③解答正確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転槭裁催@道題要用兩步來解決?

  ⑤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3) 同學們在做操,如果9個人一排,可以站幾排?

  問題:

 、倌阒懒耸裁?

 、谀銜獯饐?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6×3÷9

  =18÷9

 。2(排)

 、蹫槭裁催@道題要用兩步來解決?

  ④這道題的綜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號嗎?

 、萁獯鹫_嗎?

  2.課堂總結

  解決一個問題需要兩個和它有關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個信息直接給了,另一個信息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要先求出它來,再解決最后的問題。

  3.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第55頁練習十二,第2題、第3題。第56頁練習十二,第5題。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例4:

  (90-36)÷9

 。 54÷9

 。 6(次)

  分步列式: 綜合算式:

  90-36=54(個)

  54÷9=6(次)

  追問: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解決問題》教案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經(jīng)歷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有合理地分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明確小括號的作用。

  教學過程:

  活動一: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

  師:你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互相交流。

  師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裝多少包?

  活動二:解決問題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嘗試解決,并交流]

  師:誰愿意起來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寫法。

  生1:520÷4=130(包)

  320÷4=80(包)

  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師:你能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含義嗎?

  師:你能出有括號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運算順序嗎?

  生答。

  師:請同學們解決下面的問題。

  360÷(2X3)380÷(132-127)

  活動三:練一練

  第4、5、10題:要放手讓學生獨立地完成。交流時注重讓學生說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教案15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解題步驟,有效地解決問題,同時體會畫圖、列表等策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價值,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

  2、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覺“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jīng)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替換策略的優(yōu)越性。

  教學難點:對替換前后數(shù)量關系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有誰帶了鋼筆嗎?

  老師真是健忘啊,今天忘了帶鋼筆,誰能借老師用一下?

  要不這樣吧,有誰愿意讓老師用一枝鉛筆來換你的鋼筆?(學生困惑)

 。▏烂C,讓學生覺得真換)

  怎么啦?(學生說說)

  是啊!

  那你倒是說說看希望老師拿幾枝鉛筆,你才肯和我交換?

  為什么?(老師:成交!)

  用鉛筆換鋼筆依據(jù)

  板書:十枝鉛筆---------換(黃色粉筆寫)---------一支鋼筆 ( 價格相當)

  那你說說看為什么非要老師用十支鉛筆才肯換呢?

 。ㄒ龑W生說出價錢差不多)

  緊接板書:價格相當

  十枝鉛筆和一支鋼筆價格相當,這正是公平交換的前提和依據(jù)。

  板書:依據(jù)

  師:鬧了半天,你當老師來做生意了吧.不,可別小看這個"換"字,交換的'換,替換的換,就是這個換字,它確是蘊涵著一種的數(shù)學方法。而且這個方法已經(jīng)有悠久的歷史了。早在1800年前的三國時代就有位7歲的孩子使用了這種換的方法,被傳為一段千古佳話。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二、溫故知新:

  課件打開到曹沖稱象圖片。

  對,課前大家已經(jīng)熟悉了這個故事。那誰能告訴我,曹沖是怎么解決稱大象體重這個難題的呢?

 。ㄋ檬裁刺鎿Q了什么?)

  你能聯(lián)系上面情節(jié)講一講它替換的依據(jù)是什么呢?

  (鼓勵性評價:真聰明)

  石頭和大象的重量相同作為替換的依據(jù)。

  那曹沖是怎樣來保證石頭和大象的重量相同呢?

  板書:一堆石頭---------替換----------一頭大象 ( 重量相同)

  曹沖稱象的故事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示:替換確實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來繼續(xù)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之。。。對,替換。

  板書:添上----替換兩字

  三、協(xié)作創(chuàng)新

  曹沖是三國時期的人物,談到三國,大家一定都知道赤壁大戰(zhàn)吧。這場著名的戰(zhàn)斗主要是在水上進行的。

  三國時期的水上兵器比較多,有走舸,艨艟,斗艦和樓船等等,教案《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

 。ê喡越榻B其中的走舸和樓船。)

  赤壁大戰(zhàn),東吳向前方軍營增派105名援軍。如果用10艘走舸和1艘樓船來運,一次就可以運完。每條走舸乘坐的士兵人數(shù)是樓船上士兵人數(shù)的1/5。 那每艘走舸裝了多少士兵,樓船上又裝了多少士兵呢?

  題目看不清楚的話,可以拿出老師發(fā)給你們的紙,上面也有。

  生一起讀題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這道題目能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嗎?

  接下來請同學們按照題目下面的要求,來親身體驗一下替換。

  同桌合作:

  1 用什么替換什么? (把題目中替換的雙方圈一圈)

  2 替換的依據(jù)是什么?(在題目關鍵句的下面畫一畫)

  3 替換前后的數(shù)量關系各是什么?(分別把替換前后的數(shù)量關系寫一寫,也可以用圖畫或者線段圖表示)

  小組交流:

  知道怎么替換了的同學請舉手

  你們在替換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替換有什么好處啊?

  請你在四人小組里面和同學交流一下?纯赐瑢W們是不是想的都和你一樣?

  1 替換有什么好處?

  2 你替換的方法和其他同學完全一樣嗎?

  結合課件畫面講解,板書

  一艘樓船--替換--5艘走舸(每條走舸乘坐的士兵數(shù)量是樓船上士兵人數(shù)的1/5)

  課件展示:

  替換前

 。10走舸與1樓船橫排,出示數(shù)量關系:10艘走舸和1艘樓船上一共裝了105名士兵)

  替換后

 。15走舸,出示數(shù)量關系:15艘走舸一共裝了105名士兵) 讓學生計算。并講一講過程(數(shù)量關系)。

  (注重:有什么不同的見解):還有其他的替換方法嗎?(課件要可以在兩種方法間自由切換)

  兩種方法都講解完后,讓學生說說替換的好處。

  四、鞏固立新: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東吳又準備用船和馬車同時向軍營輸送糧草,已知每條運糧船比每輛馬車能多運15袋糧食,2條運糧船和5輛馬車水陸并進,剛好能把100袋糧食一次運到軍營,每條運糧船和每輛馬車各運了多少袋糧食?

  這個問題還能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嗎?

  請學生說說如何替換?

  板書:一條運糧船----------替換----------(一輛馬車+15袋)

  讓學生在自備本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一畫。

  實物投影展示替換方法。(最好選文字和圖畫各一份)

  數(shù)學是需要簡潔和凝練的,看趙老師怎么來做。。。

  強調計算的時候是個倒推的過程,是先減還是先除,不能忘記什么?

  課件演示思考過程。

  同桌之間互相說說:替換前后的數(shù)量關系分別是什么?

  學生自己列算式解答。

  請學生說說替換的好處。

  五、博古通今:

  學校閱覽室為了讓大家能閱讀三國的故事,進了3套《四大名著》和8本《三國演義》,一共花費了410.4元。每本《三國演義》比每套《四大名著》便宜31.2元。分別求《三國演義》和《四大名著》的單價。

  學生獨立完成

  讓一學生上黑板進行板演(力求作出示意圖)。

  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把四大名著換成三國演義

  并讓學生體會把三國演義換成四大名著雖然也可以計算,但是比較繁瑣。

  六、自編自演:

  大家家里都買過名著沒有?小紅她也想買些書來閱讀,所以她就把平時的零花錢都放到儲蓄罐里儲存起來。

  請大家開動腦筋,根據(jù) 5角硬幣 1元硬幣 儲蓄罐 三個詞語,抽象出一道可以用替換策略解決的應用題。(可適當加上數(shù)據(jù)條件)

  七、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準備以后經(jīng)常使用這個策略嗎?說說原因。對于這個策略,你有什么要提醒在座的各位同學的呢?經(jīng)驗也可以。

【《解決問題》教案】相關文章:

《解決問題》教案03-03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03-02

除法解決問題教案02-26

解決問題二教案04-13

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04-12

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教案05-15

解決問題說課稿07-30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11-25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