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統(tǒng)計-求平均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統(tǒng)計-求平均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初步感知“平均數”的概念。
2、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能運用生活經驗對“平均數”做出解釋。
3、能運用“平均數”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強化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準備:
教具:十個小皮球、兩個小筐、多媒體課件
學具:五個筆筒、十五根鉛筆、統(tǒng)計表三張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教學預設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我們曾經玩過投球游戲,今天咱們再來一場比賽,好嗎?男隊、女隊各出三人,看哪隊能贏。請兩隊各派一名記錄員做好統(tǒng)計。其他同學做裁判。學生進行比賽。賽完后展示統(tǒng)計表進行比較。(游戲開始,老師事前制好統(tǒng)計表,分發(fā)給兩個統(tǒng)計員,進行記錄。比賽兩次)
二、巧設沖突,理解意義
師:聽說亮亮他們也在舉行投球比賽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多媒體展示書上的兩個統(tǒng)計表。)
咦,怎么吵起來了?喔,原來他們在爭執(zhí)哪組投的成績好呢。引導學生看課件中的兩個統(tǒng)計表,從表中知道了什么?(人數不等及每人投中的個數)請大家?guī)椭貌┦恳黄鸾o評判一下吧。(最后定為比較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公平,多者為勝。)
師:怎樣才能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呢?(幻燈單獨出示第一組的統(tǒng)計表。)
師:那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的數7個,就是這組同學投球的“平均數” 。(板書)
師:誰能求一下第二組投中球的平均數?
師:為什么第一組是除以4,而第二組卻除以5呢?
師:現在比較一下,哪組獲勝?
生:第一組獲勝。
三、自主探究,歸納方法
師:剛才我們用的是求平均數的方法裁決出第一組獲勝?磥砥骄鶖涤锰幉恍“,這不,亮亮看到媽媽經常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買菜,就暗暗做了統(tǒng)計,想用真實的數據來說服媽媽保護環(huán)境呢。出示統(tǒng)計表。
師:請大家?guī)土亮了阋凰,媽媽平均每天丟棄幾個塑料袋?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我們上邊三道題的解答過程,你知道怎樣求平均數了嗎?(總結出求平均數的數量關系式:用總數/份數=平均數)
師:不過兔博士還有一個問題要問問大家呢。出示“議一議”1、求出的“3個”是每天實際丟棄塑料袋的個數嗎?
生:不是每天丟棄的塑料袋的個數,而是算出的一個平均數。
師:出示2、求出的“3個”與星期四媽媽丟的塑料袋3個一樣嗎?
不一樣,求出的“3個”只是一個平均數,而星期四媽媽丟的塑料袋3個是一個實際的數,是實際丟了3個。
四、動手操作,鞏固驗證
師:看到大家學得這么認真,兔博士決定來個小測驗,記住,既要動手又要動腦呀。
出示做一做。
下面筆筒中放有根數不同的鉛筆,如果要使每個筆筒中放的鉛筆根數不同,每個筆筒放幾根?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師:大家輕松一下,來一個拍球比賽怎么樣?每組為一個隊,由組長做好記錄,發(fā)統(tǒng)計表。最后看哪組平均成績好,哪組就獲勝。比賽。最后表揚優(yōu)勝小隊。
師:大頭蛙有幾個問題實在是弄不明白,誰能幫幫它?(判斷題)
1、河北省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201厘米,a王剛是這個籃球隊的隊員,他身高185厘米,可能嗎?b這個球隊有沒有身高超過201厘米的隊員?
2、小明所在的三年級的平均體重是28千克,小明的體重一定是28千克嗎?
師:兔博士網站又添新內容了,想去看看嗎?
出示:
我國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城鎮(zhèn)24平方米;農村28平方米。
我國平均每人年收入為8800元。
我國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每日為208升。
我國平均每人每年用電量為1081千瓦時。
我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68米。
我國女性平均身高為1、54米。
看完這組數據你想說什么?
五、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1、調查自己家水費、電費平均每月要交多少元?
2、統(tǒng)計本小組成員假期讀書情況,并計算出小組平均每人讀書多少本。
課前讓學生親歷一個自己十分感興趣的游戲,在活動中復習統(tǒng)計的過程,讓學生感知到:“人數相等可以比總數”,為后面人數不等求“平均數”的情況埋下伏筆。
由于人數不同,(再用比較總數的方法就不公平了)所以不能用比較總數的方法來決定勝負,一時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和興趣,老師把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大膽拋向學生,在學生的認知思維沖突中,在解決問題的需要中,自然而然地逼近了平均數,讓學生在不經意間感受到了平均數產生的價值和必要。
通過實際問題,讓學生自己感悟,經歷求平均數的過程,為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建立了平臺,又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使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化。
求完平均數提出這一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總量與份數是要一一對應的,加深學生對平均數計算方法的印象。
在學生學習平均數的同時進行環(huán)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充分印證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在探究的基礎上,獨立概括出求平均數的數量關系式。訓練學生的觀察、概括的能力。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悟平均數的意義,知道“3個”不是媽媽某一天丟棄塑料袋的真實個數,而是一個平均數。
讓學生再次明確平均數的意義。與實際數據加以區(qū)別。
通過動手動腦再次驗證、鞏固求平均數的方法。要給學生充分的操作時間,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根據認知規(guī)律,適當地加入學生熟悉的游戲作為教學資源,使學生能從熟悉的生活中學習平均數。
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數”的意義,知道平均數介于最大數和最小數之間。
設置兔博士網站是為了讓學生加深理解“平均數”的意義,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平均數”在現實問題中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適時對學生進行節(jié)水節(jié)電、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魅力。師:男生贏還是女生贏?你是怎么裁決的?
生:男生贏,因為男生一共投進去8個,女生一共投進去了6個,所以男生贏了。
師:女生服氣嗎?想不想再玩一次?(第二次兩隊各加2人參加比賽。)
師:這次是哪隊贏?你是怎么裁決的?
生:這次男生一共投進了11個球,女生一共投進了12個球,所以是女生贏。(也有可能出現相平的情況)
師:剛才你們是怎樣比較出輸贏的?
生:看哪隊一共投中了多少個球?茨年犕吨械亩。
師:剛才兩個裁判都用比投球總數的方法裁決出了勝利者,這種方法公平嗎?
生:公平。
生1:第二組成績好,因為他們投進球的總數多。(受前面評判方法的影響)
生2:不公平,他們人還多呢。
生3:第二組成績好,因為他們組有投球冠軍,劉杰一個人就投中9個呢。
生4:一個人成績好不代表全組人都好。
生5:比較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就公平了。
。▽W生若實在說不出來老師可參與進來。老師:同學們,大家聽聽老師的方法行不行,我們比較這兩個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呢?)
在求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時,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1、移多補少;2、計算
生:從8里面拿出1給6,那么這四個數都是7了,所以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7個。
生:先求出投中的總數,再除以人數就求出來了:(8+7+6+7)÷4=7(個)
生:(9+8+5+3+5)÷5=6(個)第二組投中球的平均數是6。
生:第一組投進球的總數是4個人的總數,所以要除以4;第二組投進球的總數是5個人的總數,所以要除以5
生:(1+3+2+3+2+6+4)÷7=3(個)
師:能說說你怎么想的嗎?
生:先算出一周丟棄塑料袋的總個數,再用總個數除以天數,就是平均每天丟棄的塑料袋數。
生:都是用總數/份數=平均數
師:對,這就是我們求平均數的方法。板書。
學生可能會有兩種認識:
1、認為就是每天丟棄塑料袋的個數;(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次觀察表格明確不是真實的數,從而認識平均數的特點。)
2、認為不是每天實際的個數。
會出現三種方法:
1、移多補少;
2、求平均數;
3、把所有鉛筆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地分到筆筒里。
生:(邊演示邊敘述)從多的里面拿出來放到少的里面去。每個竹筒放3根。
生:把所有的鉛筆都拿出來,再一根一根的依次分到竹筒里。
生:用剛學的求平均數的方法來做。(3+4+2+5+1)÷5=3(根)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統(tǒng)計-求平均數】相關文章: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教案12-30
四年級冀教版數學下冊教案11-07
三年級美術教案冀教版02-17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例文10-16
《求平均數》教案03-06
冀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2-13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求平均數》數學教案01-17
冀教版英語教學反思03-20
冀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周長》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