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優(yōu)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陋室銘優(yōu)秀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陋室銘優(yōu)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2、學習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3、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你心中理想的居所是怎樣的?
2、劉禹錫被貶謫時,受到排擠欺壓,居住于一間陋室,他的心態(tài)可能是怎樣的呢?
二、朗讀指導、落實字詞
1、教師范讀、學生朗讀
2、圈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落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
三、整體把握
1、陋室“陋”還是”不陋”?評判的依據(jù)是什么?
物質(zhì)——陋
精神——不陋
作者的態(tài)度——不陋
作者評價的依據(jù)——主人品格的高下
2、朗讀課文,作者是分幾個層次表現(xiàn)陋室因為主人品格而不陋的?
為課文劃分層次
四、逐層理清
1、作者是怎樣開篇的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為了說山道水嗎?
重點在于“仙”“龍”
。2)“仙”“龍”有暗指什么?體現(xiàn)作者怎樣的心理?
暗指作者自己,對自己品德高于庸俗常人的自信
精神志向不因為現(xiàn)實而受局限
。3)用怎樣的情緒朗讀這一句?
。4)通過類比引入主題
2、作者是怎樣承接主題展開表現(xiàn)的。
環(huán)境幽雅:
。1)展開想象,說說這是怎樣的環(huán)境?
(2)“上”“入”兩字是什么用法,這樣用給人怎樣的感受?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可能暗示什么?
交往風雅:(1)“鴻儒”指什么?“白丁”指什么?
(2)“談笑有鴻儒”與“苔痕上階綠”是否矛盾?
(3)想象作者寫這兩句話的時候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情趣高雅:(1)什么叫“素琴”?什么叫“金經(jīng)”?
(2)“素琴”“金經(jīng)”意在說明什么?
(3)“可以調(diào)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是否矛盾?
(4)“無案牘之勞形”表現(xiàn)作者追求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
3、作者宕開一筆的突轉(zhuǎn)效果
。1)、寫自己的陋室、表現(xiàn)自己心志、精神追求,作者卻為何宕開一筆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話題扯遠了,偏題了?
。2)寫諸葛亮、揚雄的兩句話刪去對作者的思想的表達有沒有影響?
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1)引用孔子的話的.作用僅僅是再次強調(diào)陋室不陋嗎?
。2)“孔子云”只是一個巧合嗎?
小結:
本文雖然短小,但結構層次鮮明,體現(xiàn)了中國寫文章強調(diào)“起承轉(zhuǎn)合”的特點。
用清晰的思路表現(xiàn)了作者安貧樂道、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五、拓展練習
這是一篇韻文,要反復朗讀,感受體會音韻之美
朗讀指導:找出對偶句,中國人喜愛的對稱美
句式整散結合,和諧靈動
圈劃押韻的字詞,感受音韻美
情趣高雅、自得其樂的語調(diào)
《陋室銘》教學反思
劉禹錫的《陋室銘》流傳了千百年,聊聊八十一字,作者用凝練工整的語言表達出了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如何讓八年級孩子透過文字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作品的情感呢?我在進行了深入的文本分析之后,將朗讀作為了這節(jié)課教學的一個抓手,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掌握重點的文言實詞,并在此基礎上了解作者安貧樂道的品質(zhì)。
朗讀是我這節(jié)課的一個重要抓手,朗讀和課文理解是互為補充的,朗讀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課文理解之后,朗讀才能更有感情。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每一次讓學生朗讀都必須問一個“為什么”?這次朗讀是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要對學生提哪些要求?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學生的朗讀能力才會提高,自然也就滲入了對課文的理解。
導入之后,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幫助學生完成對課文的感知。首先是散讀,對學生的要求是大聲,意在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學習文言文的氛圍。但我還是忽略了一點,應該讓學生上黑板寫一寫“馨”、“鴻”等字,對于中學生來說,寫字的基礎還是很重要的。疏通字詞之后我又讓一個聲音洪亮的學生帶領全班齊讀了課文,并進一步提出“整齊、準確、流利”的要求。三次朗讀,三次要求,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在重點讀析部分,我設計了一個統(tǒng)領全文的大問題“陋室為什么會被稱為陋室?你認為它陋還是不陋?”讓學生就此展開討論,并在文中圈畫相關詞句。我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這也是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礎上,我又要求學生讀課文,并且提高了要求,要“生動,有感情”。學生的朗讀較整體感知時有了提高。重點讀析部分用時二十分鐘左右,通過一個大問題的設計基本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全文,思路也比較清晰,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落實了“德馨”、“上”、“鴻儒”、“白丁”、“勞”等詞的意思。在這過程中也同樣存在著不少問題,重點字詞的落實還只是浮在表面,沒有反復推敲;在分析課文時雖然有朗讀,但對一些重點句的朗讀還缺乏細致的指導以及示范朗讀。
在拓展遷移部分,我讓學生談讀了此文得到的啟示是什么?并寫成敘議結合的,目的是想讓他們將課文中學到的內(nèi)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文以載道,對整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也是一個內(nèi)化。
以有感情的背誦課文作為整節(jié)課的結尾,達到鞏固的目的。
從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大的環(huán)節(jié)沒有問題,思路比較清晰,課堂氣氛也調(diào)動得不錯,媒體的適時使用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了,整節(jié)課也是圍繞著教學重點展開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重點字詞的敲打落實上。
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重點的文言實詞的敲打和落實,文言文要上的有味道,更要實實在在;其次是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以及文言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工具書的使用,課文注釋的關注等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次要關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讓學生的發(fā)言為我所用。
陋室銘優(yōu)秀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A層:借助注解了解課文大意
B層: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C層:理解課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2、誦讀要求
A層: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B層: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層:背誦課文
二、教學設想:
1、學習文質(zhì)兼美的古文,不宜瑣碎地串講字詞,以破壞其美感。可通過聽說讀等多種方式,利用實物投影錄音機電腦多媒體等多種手段來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及深入學習。
2、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要求學生對照注解讀通課文內(nèi)容,并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認識畫一幅畫。
3、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ㄒ唬⿲дZ設計:我國古代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歡借物來抒情言志,例如,他們借梅花來表現(xiàn)自己純潔堅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借竹來寫出自己堅守節(jié)操,借蓮來表現(xiàn)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一篇古代散文中的名篇,它同樣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請大家翻開書P176頁。
。ǘ┏醪礁兄n文
1、問題設計:
、艔恼n題可看出作者寫的對象是什么?(陋室。)
、啤般憽笔鞘裁矗浚ü糯淘谄魑锷嫌脕砭渥约夯蚍Q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通常都是用韻的。)
2、過渡語:我國古代的詩文有很多都是用韻的,這些文章往往讀起來瑯瑯上口,極具音樂美,讓我們齊聲朗讀,共同感受。
3、全班朗讀課文。
教師點評并過渡:若要讀出其中的情味,還要靠我們深入學習,請大家看我們的學習任務。
4、[電腦屏幕:教學目標]
(三)整體把握課文,檢查A層目標的達成情況
1、問題設計:
、旁谶@篇文章里作者主要寫的'是什么?(陋室。)
、剖裁词锹夷?(室名,簡陋的房子。)
、鞘钦l給它起的名字?(劉禹錫。)
、人呛卧S人也?(唐朝的詩人哲學家。)
、、古代文人總喜歡給自己的房子起一些優(yōu)雅的名字,如“瀟湘館”“含芳閣”等,那作者為什么要給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陋室”呢?難道他的房子真的很簡陋嗎?請大家閱讀課文,將與陋室有關的內(nèi)容用括號括起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如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讓學生朗讀描寫陋室的句子。
3、過渡語:剛才我們朗讀了劉禹錫先生描寫他的陋室的語句,我想,每個同學的頭腦里都會浮現(xiàn)出了不同的畫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給大家描繪一下你想象的陋室呢?描繪時可用上這樣的句式
4、[板書:陋室的很,你看。]
5、過渡語:陋室是什么樣的呢?我想經(jīng)過這些同學的一番描繪,大家頭腦里的畫面更加清晰了。然而我覺得介紹陋室單靠嘴巴來說不夠形象也不夠生動,要是能看到陋室那該多好啊。幸好我們的同學已經(jīng)在課前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陋室畫下來了,讓我們來欣賞欣賞。
。ㄋ模┥钊肫肺墩n文,達到B層目標
1、[投影:五幅學生的繪畫作品]
2、分層要求:
A層:觀察并指出畫面上的內(nèi)容
B層:描繪畫面內(nèi)容并指出其繪畫所依據(jù)的課文上的語句。
C層:指出畫面中較有創(chuàng)意的地方,點評繪畫者的想象是否合理
3、針對每一幅畫,教師可提供思考的問題:
、耪堊屑氂^察,畫面上的東西哪些是課文里提到的,哪些是通過想象加上去的?
、飘嬛凶郎戏诺氖鞘裁矗考苌蠑[的是什么?是公府文案嗎?
、沁@幅畫的主色調(diào)是什么?它給人一種什么感覺?作者為什么不把陋室畫在繁華的街上而是放在竹林里?
、冗@畫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地方在哪里?畫上的人是劉禹錫本人還是他的農(nóng)民朋友?
、僧嬂锏娜硕纪Ω吲d的,他們的身份是什么?在干什么?
4、小結并過渡:通過作者的描繪和大家的圖畫,我們可清晰地看到這么一幅畫面:青苔使陋室的臺階生綠,碧綠的草由于光的映照透過陋室的簾籠使屋內(nèi)呈現(xiàn)青色,這真使人悅目;室主人或邀客談笑,或窗下?lián)崆伲蛘咕碜x經(jīng),可以樂而忘憂,舒胸吐臆,尋求那超凡脫世的真諦,這使他爽心。陋室有如此悅目的美景,又有許多可以暢懷的知音與爽心的雅事,這真讓人喜愛呀。
如果你是劉禹錫先生,你將以怎樣的口吻來向別人介紹你的陋室呢?(懷得意喜愛之情)請大家聽錄音感受文章的感情。
5、[放錄音:陋室銘]
6、讓學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總結提高,達到C層目標
1、問題設計:
、抛髡邚哪膸讉方面描繪了陋室?(環(huán)境人物室中事)
⑵從作者的描繪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他的房子是“陋”還是“不陋”?(不陋。)
、亲髡哒J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來回答。(惟吾德馨)
、认襁@樣的房子在達官貴人的眼里是“陋”還是“不陋”?(當然“陋”。)
、勺髡呔佑诼覅s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卻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滿感情地描繪陋室,可見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高潔傲岸安貧樂道之人。)
、收n文開頭的兩句話是什么意思?它們與陋室有什么關系?(用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與陋室類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zhì)。)
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又是什么意思?它們與陋室有什么關系?作者這么寫有什么作用?(用諸葛廬和子云亭與陋室類比,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在更高境界上頌揚了“惟吾德馨”,說明陋室不陋。)
2、總結:作者的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是通過對居室的情景的描繪體現(xiàn)出來,這種寫法就是托物言志。我們平時寫作時也可以通過對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繪,形容其特征,表達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仡櫵鶎W,背誦課文
1、[電腦屏幕:課文板書]
2、讓各層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學習要點。
3、指導學生依照板書的提示背誦課文。
4、先齊背,后抽背。
。ㄆ撸┎贾米鳂I(yè)
陋室銘優(yōu)秀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以聲入情,因聲求義,以此感受作品思想內(nèi)容和韻味情調(diào)
2、注意語言的音律節(jié)奏,反復朗讀,直至能夠背誦,努力做到傳情達意
3、了解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
二、教學重點
通過品味富有韻律的語言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有句俗話叫做“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弊约旱牟菸荼M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詩人劉禹錫也自稱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們今天就來參觀一下——
(二)師范讀課文,并提醒學生注意讀音和停頓
(三)生朗讀課文
(四)介紹作者及銘(見課文)
(五)同桌間借助工具書以及課后注釋翻譯課文,請同學說說課文意思,老師應進行必要的指導
在(在乎)名(著名)靈(靈氣,神氣)
斯(這)惟(只)德(品德)
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鴻(大)儒(有學問的人)
白丁(原意平民,這里指沒有學問的人)調(diào)(調(diào)弄)
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義)勞(使勞累)
行(形體,身體)云(說)何(什么)
倒裝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綠上階,草色青入簾
何陋之有——有何陋
(六)再次朗讀課文,并注意停頓
(七)背誦課文(可以以游戲接龍的方式進行)
(八)作者開頭說自己的屋子是陋室,為什么到最后又說何陋之有呢?這不是矛盾的`嗎?請大家一起來討論,到底是否矛盾?
(陋是針對房子本身的簡陋講的,而不陋是說主人的精神品質(zhì)高尚的話就不覺得陋了。陋是指物質(zhì)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正如文章開頭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正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章都是圍繞這一句話展開的。)
1、請找出表現(xiàn)不陋的語句
(談笑有鴻儒,往來不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作者從交往,愉悅,學習幾方面描寫出主人追求之不陋,鴻,素,金三字又可以突出主人精神生活的內(nèi)涵豐富,與陋無緣)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突出作者不被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所累,這不是他所追求的,可見他的志趣高雅)
2、除了這些語句表現(xiàn)了陋室的不陋,其他語句呢?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周圍景色雖然不是很美麗,但可見作者安貧樂道,恬然自適的生活情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把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意在自勉,希望自己也像他們那樣雖然居住的屋子簡陋,但品德受人景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以孔子的話作結,再次表明自己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為全文奠定不陋基調(diào)。仙,龍是為山,水增色,他們才是最重要的,這里暗指居室的主人。)
3、身居陋室,卻不以為陋是因為室主人有著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達他的什么愿望呢?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板書:安貧樂道)
4、作者在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在當時是值得稱道的,在當今有什么意義嗎?
(學生討論,各抒已見,教師作正確引導)
(九)歸納藝術手法,課內(nèi)外相結合
文章一開頭以山、水類比,引出陋室,接著描寫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點,最后引用孔子的話,畫龍點睛,總結全文,作者借寫陋室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寫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陋室銘優(yōu)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引導學生完成當堂背誦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對文章精妙新穎構思的分析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說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設有一簡陋室,那里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2、簡介作者、解題,揭示目標:銘文體的初步認識,作者介紹,找尋壓韻。
二、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3、教師范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注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論。
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zhì)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分組譯文,最后一句教師承包)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師:陋室陋嗎?生:不陋。
5、師:那么,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
。1)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大聲朗讀,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陋室銘劉禹錫
山水比興引陋室—馨
對偶擬人描環(huán)境——青
襯托對仗夸朋友——雅實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jīng)據(jù)典表態(tài)度——樂
。2)小結寫法:托物言志(板書:托物言志)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
。3)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體背誦。
學生互相背誦師生競賽學生齊背
六、總結(略)
七、贈言和練習
陋室銘優(yōu)秀教案5
教材分析:
這篇銘文通過贊揚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讓學生在積累鞏固古文言文的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品格上的教育。
設計理念: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作者情感傾向,結合個人的認知體驗闡發(fā)閱讀體悟,汲取精神營養(yǎng)。
知識與技能:
一、讀懂課文,理解文言大意
二、把握文章結構,深入了解文章內(nèi)容
三、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
四、發(fā)表自己的感悟
五、了解“銘”的特點和托物言志的特點,以及了解“興”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一、對照注釋利用工具書了解文言大意
二、合作學習,疏通文意
三、師生互動,深入分析
四、探究討論,拓展延伸,聯(lián)系生活,發(fā)表意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學習并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考試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惟吾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下圍棋,尋思看電影。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形。雖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廳。心里云:混張文憑。”
看得出大家很開心,不光是因為這位同學讀得好,也因為它的內(nèi)容確實引人發(fā)笑,這首“考試銘”只是一種模仿,大家知道是模仿哪首詩的?(生答)雖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沒有什么價值。只有劉禹錫,有真情實感,才寫出流傳于世的佳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那篇傳誦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絕唱——《陋室銘》。
二、聽錄音
現(xiàn)在請大家先聽錄音,在聽錄音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錄音里的停頓、字音。好了,來聽!
聽完錄音,大家肯定對題目有些不解!奥摇碑斎痪筒挥谜f了,那“銘”呢?誰來說說什么是“銘”。(生述)
對,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三、錄音朗讀非常優(yōu)美,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那我們也試著來讀一下課文。(生齊讀)
四、個別讀
大家讀得很好,我們再請一位同學來讀,在他讀的`時候,大家仔細聽。第一要注意他的停頓、字音。第二大家要把不懂的都畫出來。
。ㄗx完之后)評價賞識:他讀得字音都很標準,就是停頓出了錯。大家知道是哪處么?同學們來指出,總體來說,他讀得很好。大家給他鼓鼓掌。
五、討論
古語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我相信大家一定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現(xiàn)在請大家暢所欲言,分小組討論,疏通文意。(巡視)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問我,一會我再考察大家討論的結果。
在大家的合作過程中,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些共性的問題,也是我們學習的重點,現(xiàn)在讓我們共同了解并掌握它們。
第一、詞類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名詞活用為動詞,聞名,出名。
苔痕上階綠上: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長上。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犢之勞形亂,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擾亂,勞,使……勞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贝蠹医忉屜逻@句。注意絲竹,這里代指音樂。
第二、古今異義
無案牘之勞形形,身,今常用為:樣子。
惟吾德馨馨,美好。今為:芳香。
談笑有鴻儒鴻,大,淵博。今指鴻雁,書信。
無絲竹之亂耳絲竹,指管弦樂,這里指聲音。今指絲綢和竹子。
第三、賓語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疑問代詞“何”作賓語,前置。其中的“之”,為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五、韻律
在大家的合作之下,這篇課文已經(jīng)明朗化了,為了更深入得了解課文,讓我們充滿感情的再讀一次課文。
同學們讀的是越來越好了,那么我現(xiàn)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在文字上有什么規(guī)律嗎?
有些字很押韻。能具體找出是哪些字嗎?名、靈、馨、青、丁、經(jīng)、形、亭。稍微細心一點的學生應該還注意到,這些字都在第幾句的后面?二、四、六句等。也就是說都在偶句的韻腳上押韻,這也是前面我們所講到的“銘”這種文體的特征,一般都是要用韻的。
六、分析課文
我們再來細細分析下課文,我問大家一些問題。
大家說說,這篇銘文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作者寫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
那大家可以從文中找出具體的表達作者寫作目的的語言么?是怎么樣引出德馨的呢?前兩句是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
又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作者的德馨呢?
作者已經(jīng)從那三方面說明了陋室不陋,又為什么寫“南陽……,西蜀……”?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孔子的話是什么意思?會不會重復?與早自習預習過的作者情況相結合考慮。
板書(多媒體顯示)
七、小結
作者先用比興、對偶,引出“陋室不陋”,又從自然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往來人物的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襯托陋室不陋,表明“惟吾德馨”,又以“諸葛廬”“子云亭”做類比,暗示陋室不陋,引用孔子的話畫龍點睛,總結全文。這篇銘文通過贊揚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這種寫法就是托物言志。
八、拓展
那么,大家是否同意作者這種獨善其身、安貧樂道的做法呢?可以各抒己見,如果你是劉禹錫,你在當時被排擠的情況下會怎么做?
九、總結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時代不同,處境不同,就會有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態(tài)度。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樹立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
十、作業(yè)
討論題寫在日記本上。
板書設計:
臺痕上……環(huán)境之雅
山仙
水龍德馨談笑有……交往之雅南陽、西蜀
(起興、比喻、對偶)(類比)
可以調(diào)……情趣之雅、安貧樂道、不慕榮利
。ㄍ形镅灾荆┖温校
前后相呼應
【陋室銘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陋室銘優(yōu)質(zhì)課教案優(yōu)秀08-10
《陋室銘》教案02-16
《陋室銘》教案05-16
陋室銘教案04-07
《陋室銘》教案(薦)12-28
[通用]《陋室銘》教案05-27
陋室銘教案范文05-09
《陋室銘》教案范文07-20
《陋室銘》教案(15篇)04-28
《陋室銘》教案1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