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通用9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2個偏旁“饣、牜”。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4、從故事中體會文中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教學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放生日歌曲,提問:誰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個人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們會向別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別人,聽說過借生日嗎?
出示課題18、借生日
二、初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2、提問:課文中誰把生日借給誰?“我”指的是誰?
3、再讀課文,共分幾個自然段?你想讀哪個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認識兩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媽媽說自己把生日給忘了,媽媽真得是忘了嗎?(小云的媽媽并非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別人)
4、指導朗讀
“您怎么從來不過生日?”沒見過媽媽過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從來”,讀出納悶的語氣。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讀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前,心里會想些什么?(大家討論后,明白小云在媽媽的.影響下,懂得了關心媽媽,同學們應該向她學習)
3、指導朗讀
最后兩句話是她經過思考想出的辦法,要讀出肯定的語氣,表現出小云的天真可愛。
五、全文朗讀
1、分角色朗讀課文,師生讀,同學與同學讀。
2、配《生日歌》讀。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畫人物的形象,《老王》教學設計1。
二、過程與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課文中的人物身上,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課文重點:
理解課文如何細致刻畫人物形象;學會善待他人。
課前準備:
1、要求學生反復閱讀課文,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語句,提出問題。
2、畫出你對課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寫上評語。
3、利用網絡,查找有關極“左”思潮在中國泛濫的資料,了解課文背景。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文章以“我”和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展開的,主要反映了人物“善良”的性格特征。
教學設計:
1、導入:請同學們注意看文中的這副臉部特寫,你從這張臉上讀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飽經滄桑、吃盡人間疾苦、凄涼、痛苦等。
。ㄟ^渡)同學們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聯想是豐富的,那么作者寫的是這些內容嗎?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課文。
2、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學生識讀。
傴 攥 惶恐 滯笨 塌敗 荒僻 骷髏
。2)學生交流查找到的資料,交流對極“左”思潮的了解。
3、整體感知課文。
提出問題:學生閱讀課文,談談文章中哪些方面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這里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充分感受語言,感悟課文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線索、事件、文章的剪裁、語言風格、人物個性這些方面去感悟。
接著,在充分閱讀思考之后,學生分小組交流探討。
最后,讓學生代表發(fā)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用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以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a、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b、文中寫了“我”與老王交往的幾件事?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
c、哪件事詳寫,哪件事略寫?為什么?
d、文中人物哪個方面最使你感動?
教師小結: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間的交往為線索,記敘了“我”與老王之間的四件事,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我”和老王都是普通的人,但是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老王》教學設計1》。尤其老王,在卑微的身份下,卻隱藏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文中詳寫了老王給“我”送雞蛋和油這件事。從這件事中,更見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的知恩圖報的高尚品質。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在上一節(jié)課的基礎上,體會課文如何細致的刻畫人物形象,從老王至善的本性中,去學會善待他人。
教學設計:
1、導入:上一節(jié)課,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了文章,知道了文章記敘的是兩個善良的人之間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斷。也知道課文詳寫的是第四件事:老王在臨死前送雞蛋和油給“我”。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就是學習這一部分。
(過渡)我們首先分析老王的生活境況。
2、精讀課文
一、學生精讀課文。
思考:老王的生活境況怎樣?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老王是生活中的不幸者。生活窘迫,孤苦伶仃,居住條件很差,眼睛又不好。當時的社會對他不夠關心。
。ㄟ^渡)但就是這樣一個不幸者,需要別人關心的人,卻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心里想的卻是去幫助別人。我們下面就去學習第四件事,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二、研讀第四件事。
學生齊讀:從“有一天,我在家聽到大門”直到“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性格、描寫的方法、細節(jié)的描寫等方面去思考。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閱讀、思考和討論。
教師小結:老王在死前,還給我送雞蛋和油,可見他的善良。文章從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幾個方面去描寫老王,通過細致入微的細節(jié)描寫刻畫老王。通過我的眼睛和心理活動,從側面烘托出老王行動的艱難。
三、質疑探討。
學生研讀這一部分有疑問的可以提出,共同探討。
學生發(fā)問舉例:
a、老王這么對待我的原因是什么?
b、怎么理解文中80頁的這段話?(“他趕忙止住我說”直到“站著等我”)
c、怎么理解“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不完”這句話?
d、怎么理解“強笑”這一詞?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體會人物的善良,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他們。我們要學習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以善良對待善良。
3、拓展延伸
問題:那么,我們周圍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
可以引導學生從關注班級入手,進而關注社會。
4、總結全文
一、讓學生再談談學習課文后的收獲。
二、小結:我們生活在幸福中的時候,不要忘了還有許多人需要幫助。遇到不幸時,我們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獨的。
《老王》教學設計1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感受本詩的節(jié)奏,理解體味本詩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蘊。
2.賞析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詩句,把握詩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相關資料]
。保髡呓榻B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詩人;主要詩集有:《大堰河》《曠野》《火把》《歡呼集》《春天》《歸來的歌》《艾青詩選》《艾青短詩選》等等。
。玻畷r代背景
《我愛這土地》寫于1938年,當時是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初期,東北早已淪喪,華北、華東、華南也已遭日寇鐵蹄的踐踏,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看到當時的形勢,心中充滿了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于是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整體感知]
1.語知歸類
、偕肿⒁舭嘶sī啞yǎ
②詞語積累
嘶。郝曇羯硢。洶涌:水猛烈地向上或向前翻滾。
2.理清思路文章層次如下:
第一節(jié):用一只鳥兒生死眷戀土地作比喻,表達詩人對祖國的摯愛。
第二節(jié):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3.討論解惑
、佟凹偃缥沂且恢圾B,/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兩行詩作為《我愛這土地》的開頭,為全詩定下了怎樣的基調?
從四個歌唱對象前面的修飾詞語看來,它們都是長期遭受風雨打擊、悲憤滿懷、奮力抗爭的形象,與下文鳥兒獻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這就強化了詩人所要表現的“愛土地”“愛祖國”的主題。
、谠娙擞脤憣嵑拖笳鞯氖址,描繪了一組鮮明的詩歌意象,分別賦予“大地”“河流”“風”“黎明”怎樣不同的象征和暗示
意味?
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長了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的象征,“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可以看作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間的無比溫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qū)的象征。
、圩髡咄ㄟ^寫鳥兒對土地的癡情,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表達作者愿為祖國母親奉獻一切的赤子衷情。
、堋段覑圻@土地》的第二節(jié)與第一節(jié)有著怎樣的聯系?
如果說第一節(jié)是對“愛土地(祖國)”主題的抒情性的鋪陳描述,第二節(jié)短小精悍的兩行則可看作是對主題的高度凝練的概括。
、葸@首詩在寫作上有何藝術特色?
首先意象內涵豐富,象征手法恰當。其次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達分層強化。運用比喻借物抒情,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觀的長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飾語,這是第三層強化。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主要弄清以下三點:①理解本詩作者所表達的強烈的愛國熱情;②理解體味本詩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蘊;③把握詩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語文教案 篇4
1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識記、理解并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及經典語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結構,理解文本的主題。
4.學習文本條理清晰的論證方法。
2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議論文的學習,對于議論文的結構,論點、論據、論證的理解不夠深刻。
3重點難點
1.對課文中“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學習。
2.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精神的真正領悟。
3.對演講稿的口語特色的體會。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識記、理解并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及經典語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結構,理解文本的主題。
4.學習文本條理清晰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對課文中“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學習。
學時難點
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精神的真正領悟。
教學活動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tài)度決定一切”的論斷,啟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fā)的是人們對生活態(tài)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yè)關系的演講詞——《敬業(yè)與樂業(yè)》,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領悟人生價值。(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啟超圖片資料: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后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后流亡日本,在當地創(chuàng)辦《新小說》雜志,并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貒笥衷M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后,脫離政界,先后在清華、南開任教授,并專心著述。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梁啟超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
2.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fā)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fā)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yǎng)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里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huán)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暗绞裁瓷缴铣裁锤琛,對于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jié)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課文。疏解字詞,并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yè)與樂業(yè)觀點、看法的語句。
投影: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斷,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騖(wù):在正業(yè)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褻瀆(xiè dú):輕慢,不敬。
強聒(guō)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不舍,不停。
敬業(yè)樂群:對自己的事業(yè)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1)“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12)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3)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2.對文中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3.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1)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邏輯聯系?
(2)演講最后,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yè)與樂業(yè)”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么,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后,分別淡論了“有業(yè)”“敬業(yè)”和“樂業(yè)”三個問題。
“敬業(yè)樂業(yè)”的'前提是“有業(yè)”,“百行業(yè)為先,萬惡懶為首”強調了“有業(yè)”是做人之本。“敬業(yè)”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fā)憤忘食”的“敬業(yè)”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yè)”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yè)(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fā)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4.學生合作研討:
(1)作者所論述的“敬業(yè)與樂業(yè)”中的“業(yè)”僅局限于狹義的職業(yè)嗎?
(2)文中說,“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聯系現實生活說說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業(yè)”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說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1)文中“業(yè)”的含義并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yè)。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意義,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yè),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說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勞作”,“休閑”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休閑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yè)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yōu)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yè),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yè)”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5.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四、布置作業(yè)
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倍闷苼鲇芯涿哉f:“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這兩種人生觀,你如何看待,傾向于哪一種?請從事例和道理兩方面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證據。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說明
識字3是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它是以對子的形式呈現,內容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對子情境優(yōu)美,語言精煉,讀起來瑯瑯上口,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積累語言。同時,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能使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對對子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在極富感染力的語境中教師應該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大自然的實際,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學習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產生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重點:
讀準字音,識記字形,學會對對子。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關于大自然景物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這個家園中有各種自然景觀、花草樹木和小動物們,我們大家都愛她。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識字3就是描寫一些自然景觀的,而且它還是一首對子歌,你們有興趣讀一讀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生字
1.預習反饋。有哪些小朋友已經預習過了?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3人分小節(jié)讀)
2.有意思嗎?你們也想讀嗎?自己輕聲地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拼音寶寶幫幫忙,也可以向同桌請教。
3.讓我們拿好書,眼睛看著書,一起來讀一讀吧!
4.讀得可真投入!還想讀嗎?這回我們換個玩法,對著讀。
。1)師生合作讀第一小節(jié)。師板帖生字:霧、霜、霞,你發(fā)現了什么?他們的形成都和水有關系呢。利用偏旁來理解字意可真是個好辦法!
(2)第2小節(jié)指名一生模仿與同學合作對讀。板帖:蝶、蜂,你又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是蟲字旁呢?
。3)第3小節(jié)分大組合作。板帖:李、楊,你能說說你的發(fā)現嗎?為什么都用木字旁呢?
5.還想這樣讀嗎?同桌小朋友也來讀一讀。
6.會讀了嗎?真的會讀了嗎?好,合上書,眼睛看大屏幕。去掉拼音會讀嗎?齊讀。
7.(去掉對子的后半部分)這樣你還能對嗎?好,咱們再來對對看。我們班的小朋友就是能干,讀著讀著都能背下來了!
8.我們再來拍手讀讀對子吧!
三、讀詞語和生字
1.大家讀得這么開心,我們再來玩?zhèn)游戲怎么樣?我這里有四朵云,要是你能讀準他們身上的詞語,就送給你。ㄖ该娜耍
打印后貼在卡紙上
云霧
和風細雨
花草
藍天碧野
萬紫千紅
桃李
楊柳
山清水秀
鳥語花香
朝陽夕陽
朝霞晚霞
(你發(fā)現了什么,誰能說說朝和夕的意思?)
2.仔細觀察云朵上的這些詞語,你有什么發(fā)現嗎?
3.多細心地發(fā)現!有些詞語拆開來就可以變成對子,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編些對子
4.請你來對對子,摘果子。
長對(短),方對(圓),黑夜對(白天)。
黑對(白),紅對(綠),山川對(河流)。
5.請你回家也和爸爸媽媽編編對子,看誰對得多,編得好。
6.小朋友們詞語讀得這么棒,我來給大家變個魔術!變什么呢?把詞語變成句子,你還能認出他們嗎?
這是一個萬紫千紅的季節(jié)!
陽光下,飛舞著許多的蜜蜂和蝴蝶!
溫州是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
7.生字寶寶很調皮,藏在下面的句子里和大家捉迷藏呢,你能把他們找出來嗎?
紅臉兒朝陽出東方,專給小朋友灑霞光。
碧綠的田野禾苗壯,萬紫千紅花兒香。
蝴蝶姐姐花間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楊柳搖擺千條枝,桃李傍晚送夕陽。
四、練習
1.書寫指導:秀和香
請大家仔細觀察,你有發(fā)現嗎?(禾子頭;上下結構;)
重點指導禾子頭:寫得扁一些;上撇是平撇,不能寫成斜撇;豎要短,給下半部分留下空間,撇和捺盡量舒展。
禾子頭寫3個。
師范寫秀,提醒秀上禾的撇稍短些,放的是下半部分的撇,因為上面的禾字頭很懂得謙讓,要不然兩撇都那么長,就會打架了,這樣一讓,這個字就更好看了。
學生自由練寫香。
2.完成作業(yè)本2.3題。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3個生字,認識3種筆畫。
2、過程與方法:注重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正確地讀兒歌,結合插圖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
正確掌握3個生字的音、形、義,能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悟漢字的演變過程。
二、讀兒歌
1、自己讀兒歌,把讀不準的字畫上小問號。
2、學生質疑讀不準的'字,其他同學幫助解疑。
3、同桌同學互讀小兒歌,相互糾正讀音。
4、指名讀兒歌,其他同學聽聽讀音是否正確?
5、通過讀兒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圖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學習生字。
1、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讀一讀,比比誰讀得好。
3、教師抽讀卡片,順讀,逆讀,打亂讀。
4、鞏固生字的讀音,做貼字游戲。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讀,讀后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再指名讀生字卡片,讀對的就把卡片獎勵給他,讓他把生字貼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學當裁判共同參與。
四、了解字義。
這些生字大家讀得真棒,那么你們在生活中用過這些字嗎?想想,一會兒說給大家聽一聽。
五、記憶生字的字形
板書設計:
對 韻 歌
蟲 云 山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內容:《媽媽的愛》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漢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并用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媽媽平日的愛,懂得要尊重關心父母不讓父母操心。
教學重點:體會詩的感情,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并用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學生隨唱,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體會“媽媽的愛”。
二、自學初讀課文,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識字。
三、識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讓我考考你”
四、交流
1、分小節(jié)感知
2、媽媽的愛是什么?從哪兒能看出媽媽的愛?
3、自主合作: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小節(jié)讀文。并討論:媽媽的愛是什么?從哪兒能看出媽媽的`愛。
五、誦讀通過朗讀,背誦課文,感受媽媽的愛。
六、評價。
自主、全方位評價。
七、寫字
1、認讀生字卡片并擴詞
2、同桌合作,自認識較簡單的字
3、向困難挑戰(zhàn)。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3、 學習通過看注釋,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學重點:
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的情趣。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1、激趣導入
1、 導語: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chuàng)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詩圣、詩仙)
2、 揭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一、 釋題,簡介背景
1、 讀題,看注釋,結合插圖,介紹背景。
2、 過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二、 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1、 自讀古詩,做到“五不”。
2、 自讀古詩,思考問題,并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三、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1、 互讀古詩,檢查是否做到“五不”。
2、 交流詩意。
四、 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2、老師點撥:“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意時,要作詞序的調整。即“一片白云悠閑地飄去”!皡挕钡淖⑨屖恰皾M足”。在說句意時要進行適當的變通。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一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梢杂谜Z言描述,也可以用畫面表現。
五、 指導朗讀
1、《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jié)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
2、多種形式讀詩: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六、 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讀。
2、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背誦前兩首以及課外搜集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憶江南》是一首詞,又描寫了怎樣的景致,怎樣的心情呢?
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帶著上面的問題自由讀,邊讀邊看圖,理解意思。指名讀,讀準生字,結合注釋理解意思。
指名看圖說出意思。朗讀領悟詞義,教師做如下點撥:
“憶江南”是詞牌名,詞都有一個牌名。詞的內容也是回憶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
經當過杭州刺史。詞中回憶的,就是美麗的江南風光。
舊:從前。曾:曾經。諳:熟悉。勝:超過,勝過。
根據提供的詞語解釋,讓學生自己說說詞句的意思,然后連起來說整首詞的意思。
三、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四、教師小結
詩一開頭,詩人先說:“江南好”,這是詩人對江南春天的贊美。那么,說江南好,是聽別人說,還是自己親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經,我對江南的風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風景好在哪里?可先讓學生來回答。老師最后歸納:春回大地的時候,百花盛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普照,遍地開放的鮮花更加艷麗,春暖水碧,綠波粼粼。由于紅日的映照,紅花更紅,像燃燒的火焰:由于江花紅,所以更顯出江水碧綠!八{”字形容春水深碧。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詩人的記憶里,所以詞的結尾說——江南風景這樣好,能不讓人回憶嗎?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朗讀的感情基調:飽含深情的回憶之情。
語調處理:一、二句要有昂揚的激情,再轉入緩慢回憶,“日出”句聲調高昂,“春來”句聲調柔合平緩,最后一句聲調稍抬高,仿佛是自問,又像是問他人,“能不”語氣要果斷、堅定。
在熟讀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六、抄寫或默寫 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課后反思:本課教學是按照運用插圖和老師的導語進入詩境—理解詞句、想象畫面—吟誦詩詞、體驗詩情來進行。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風光的美。在學習《憶江南》這首詞時,拓展了另兩首,學生對這首詞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分角色,在對話中鞏固詞義。 板書:獨坐敬亭山:鳥飛云去;不厭敬亭山
望洞庭:湖光秋月;潭面無風;山水翠;一青螺。 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語文教案 篇9
-一、基本情況分析:
基本情況分析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為幼兒提供在集體面前講述的機會,進一步提高幼兒“想說、敢說”勇氣。同時,注意引導其他幼兒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述。
二、教學目的:
1、在拼音教學方面:學會復韻母,前、后鼻韻母,會讀、會正確書寫。
2引導學生“樂意與人交談,講話要有禮貌。會用禮貌用語。
3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4能理解日常用語的意思。
5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情。
6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7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8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綜合性開發(fā)。
三、教材分析
1、學前班語言教材主要是有仿編、續(xù)編和擴編的趣味故事、詩歌和圖畫,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豐富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大膽而清楚表達自己的預期目標,可以使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2、幼兒進入學習傾聽、理解和使用規(guī)范性語音表達時期。學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在講述活動中,讓幼兒學生怎樣地在集體面前大膽而清楚地敘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閱讀活動中,讓幼兒嘗試感受書面語言。
3、通過活動延伸和活動建議來豐富幼兒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往,讓幼兒有更多機會真實而豐富的語言情境與各種各樣的`人交往,以操練和擴展自己的語言經驗。
入學教育(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堂
師: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成了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老師非常歡迎你們。
二.教師向同學們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
1.按時到校上課
2.學習用具準備齊全
3.課上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三.教學生正確的拿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1.教師示范拿筆方法,糾正個別錯誤學生。并進行正誤比較。
2.根據兒歌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
頭要正,身要直,眼睛離紙約一尺,
背不駝,腰不彎,胸口離桌近一拳,
食指摁,中指托,紙尖筆尖一寸遠,
寫字養(yǎng)成好習慣,身體健康字好看。
3.要求學生養(yǎng)成講究寫字衛(wèi)生的習慣,寫出的字要求干凈。
四.養(yǎng)成愛學習的習慣
1.課下認真閱讀課外書。認真聽廣播。
2.大膽地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第二課時
一.教師介紹學好語文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愛學語文。
師:同學們,語文學科是你學習其它學科的工具,掌握好這門工具,你就可以很好地學習其它學科。
例如:學了語文,我們可以認很多的字,那我們就可以讀很多有趣的故事了。學了語文,知道了每一句話的意思,我們就能很準確地解答數學中的應用題??學語文的好處多不多?!
二.學好語文的方法
認真地聽說(說得熟練)
仔細地讀寫(寫得具體)
所以學好語文必須多聽、多讀。
三.認識班內的新同學
1、請同學們自報姓名、年齡、家庭住址。
2、同學自由發(fā)言,說說同學們在一間教室內聽老師講課,應該怎樣做。
四.練習認田字格,為學習新字做準備占格方法:
田字格間臨漢字,
充分利用橫豎線。
上下左右四個格,
看準位置照著練。
大小要寫八分滿,
起筆位置是關鍵。
學拼音
教學目標:
1、學會漢語拼音,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教學重點:教給方法、培養(yǎng)能力。
教學難點:o、e的發(fā)音。
第一課aoe
教學目標
1、學會a、o、e三個單韻母,讀準字母的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認識聲調符號,掌握a、o、e的4個聲調,能直接讀出帶調韻母的音。
3、認識書寫漢語拼音的四線格,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3個單韻母。
教學重點:讀準a、o、e三個單韻母的音及韻母帶調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掌握“o”的發(fā)音及a、o、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兒歌:漢語拼音用處大,學習生字需要它,教我說好普通話,我們決心學好它。
2、看圖講故事:這是一個美麗的村莊,綠草如茵,小溪清澈。有一天,太陽公公還沒爬上山坡,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邊唱起了a字歌aaaa,aaaa大公雞聽到了歌聲也跟著唱起來oooo,oooo,它們的歌聲引來了大白鵝,伴隨著優(yōu)美的歌聲,大白鵝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著跳著,發(fā)現了自己在溪水中的美麗的倒影,便不由主地哼起歌來。幾只剛學會游水的小鴨子聽到歌聲也都往這邊趕來,它們也來參加這場清晨音樂會呢!
二、新授
1:板書課題a、o、e
2:學習字母a
。1)問:圖上畫著什么?(畫面表現的是鄉(xiāng)村的清晨,一個小女孩正在河邊練唱“啊啊啊”,“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頭部和辮子構成的圖形a的形)。
。2)發(fā)音方法:把嘴張大,讀的聲音要響亮。
。3)掌握a的發(fā)聲調
üáǎà
。4)學習字母標調歌
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借助圖畫學習:汽車平走üüü,汽車上坡áá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車下坡ààà
第二課時
一:繼續(xù)讀a及a的四聲調
二:新授
(一)教學單音韻母o
。1)教師:“圖上畫著什么?”
學生:“圖上畫著(公雞正在喔喔叫)。
教師:“喔喔叫”的“喔”和“o”的讀音很像。一只大公雞正在打鳴,公雞打鳴的聲音“喔”o的音。
。2)發(fā)音方法:嘴半開半閉,嘴唇攏圓。
。3)掌握“o”的四個聲調
ō?ǒ?
(二)教學單韻母e
。1)觀圖學音
教師:圖上畫的是什么?(一只大白鵝正在欣賞自己美麗的倒影,“鵝”提示e的音,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2)指導發(fā)音
。3)學習四聲拼讀。y?ta
。ㄈ⿲W習a、o、e字形兒歌
a、小姑娘圓臉蛋一根小辮右邊扎她的名字就叫a
o、清早起太陽照大公雞喔喔叫
e、一只鵝水中倒影像個e
。ㄋ模┲笇鴮憽
先讓學生認識四線格,觀察a、o、e在四線格中所占的位置。
a占中格,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右彎,兩筆寫成。
o占中格,從左上起筆,一筆寫成。
e占中格,從里面起筆,一筆寫成。
。ㄎ澹⿺U展活動
1、圓圓臉蛋扎小辮,張大嘴巴aaa。
太陽出來紅通通,公雞一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
2、跟著老師讀一讀,說一說
ü阿姨好!
á!你說什么?
ǎ啊?這是怎么回事?
à啊,多么可愛的小鳥!
ō噢,原來是他。
?哦,她也會游泳
?哦!我明白了
?飛蛾額頭
t惡心
a餓了,兇惡
(六)作業(yè)
每個字母寫一行
第二課iu?
教學目標:
1、學會i、u、?三個單韻母和y、w兩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
3、掌握i、u、?、yi、wu、yu的4四聲,能直接讀出它們帶調的音。
教學重點:iu?yw及yi、wu、yu的發(fā)音和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帶調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讀準i、u、?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是教學的難點。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韻母a、o、e
二、新授
。ㄒ唬┳灾鲗W習單韻母i、u、?
看圖說話,學習i、u、?的發(fā)音,認識形。
利用插圖幫助學生記憶i、u、?的形,讓學生仔細觀察
1、學習i的讀音
。1)指導讀音i
教師示范發(fā)音,學生觀察模仿,體會發(fā)音要領。讓學生自己找一找圖中的哪些部分和字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語文教案10-14
[精選]語文教案10-15
語文教案(精選)10-16
語文教案[精選]10-19
【精選】語文教案09-18
(精選)語文教案08-17
(經典)語文教案09-24
語文指導教案11-08
語文教案03-17
語文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