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教案范文集錦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橋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助跑跨跳過不低于30厘米高度50厘米寬度的障礙,提高下肢力度知覺,改善單腳起跳和落地動作。
2、在創(chuàng)設跨跳魔幻橋情景中,通過所設置的不同難度要求,逐步提高助跑跨跳的運動技能。
3、勇于挑戰(zhàn),體驗游戲的樂趣。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準備:
墊子鱷魚障礙物小球畫成“怪獸”架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路縱隊進場,聽口令進行走、跑和動物模仿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探索過魔幻橋的多種方法。
(1)幼兒嘗試過魔幻橋的多種方法。
指導語:“看,墊子連成長長一排像什么?對,這是一座魔幻橋,現(xiàn)在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通過這座魔幻橋。”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同時視情況給予幼兒安全方面的指導。
小結:剛才我們用各種方法通過了魔幻橋,孩子們真勇敢!
(2)以“鱷魚來了”的情景,依次出示“鱷魚”障礙,幼兒自由探索過魔幻橋的'方法。
(3)師生共同分享,交流經(jīng)驗。
指導語: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過魔幻橋的?用什么方法快速又安全通過魔幻橋呢?
小結:剛才我們用各種方法通過魔幻橋躲過“鱷魚”,現(xiàn)在老師用助跑跨跳的方法通過魔幻橋。
2、游戲“魔幻橋變變變”------學習助跑跨跳過不低于30厘米高度50厘米寬度高度的障礙。
(1)教師示范講解動作。
在起跑線后往前助跑,在魔幻橋前,一只腳蹬地,另一只腳跳起跨躍過“鱷魚”,雙腳依次輕輕落下,繼續(xù)向前跑。
(2)幼兒做2遍助跑跨跳動作練習,教師觀察并適當引導。
(3)有目的提高障礙高度,時刻注意安全。
指導語:魔幻橋不斷在變化,你們還敢跨跳過去嗎?
小結:盡管魔幻橋一直在變,但我們不怕困難用助跑跨跳的方法順利通過,孩子們太勇敢了!
3、游戲“勇過魔幻橋”,鞏固助跑跨跳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指導語:用助跑跨跳過通過魔幻橋打“怪獸”。
(1)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幼兒按顏色標記分二隊站好,口哨聲響,各隊第一個隊員用助跑跨跳過魔幻橋,然后用手拍打“怪獸”,接著從旁邊跑回來拍第二個隊員的手,第二個隊員立即出發(fā),依次進行,哪隊最后一名隊員最先回來,為冠軍隊。
(2)游戲進行二次。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比賽情況。
2、聽音樂做放松整理動作:輕甩手臂、拍打大小腿、揉膝蓋、向前向后扭肩等動作。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由易到難,對孩子來說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趣味性。設計的競賽形式也非常符合大班的發(fā)展特點。孩子們在層層的闖關游戲中興趣十足,感受到闖關成功后的喜悅。
橋教案 篇2
一、 教學目的
。1) 進行口語訓練,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
。2)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3) 接觸橋文化,培養(yǎng)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課堂口語交際的能力。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入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小時候,我們對橋就有一種美麗的想望,如夢一般的輕盈。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爆F(xiàn)如今,橋是如此真實地立在我們的生活中,就等你張開慧眼,去發(fā)現(xiàn)它的美。
今天就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展示你們發(fā)現(xiàn)的“橋之美”吧。
(二)、分小組展示
1、賞橋(以手抄報和剪貼報的方式來分別展示橋之美。)
。1) 學生展示
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介紹兩張報,主要圍繞著主題、版面設計和材料選取等方面來解說。
。2) 教師小結
這兩張報辦得可真用心,小組代表也說得很精彩。今天老師在這里想強調兩點:辦報首先要主題明確,其次應版面新穎美觀。期盼你們以后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2、寫橋(以同學們自己寫的有關橋的介紹性文字來展示橋之美。)
(1)學生展示
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朗讀范文,一共選兩篇(教師從小組成員寫的作文里選)。
朗讀完后,要求其它同學說說兩篇文章哪一篇更符合“介紹性文字”這個特點,為什么?并結合平時學說明文的經(jīng)驗,說說他們在文章里都聽到了哪些有關于說明文的知識點。
(2)教師小結
本單元學習的就是說明文,都說學以致用,通過剛才的活動,同學們要明確,寫說明文至少應該注意以下四點:認真觀察說明對象,抓住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運用恰當?shù)?說明方法;語言要準確、周密。
3、畫橋(以設計未來的橋來展示橋之美。)
。1)學生展示
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介紹小組當中最具未來感的橋的設計理念。(事先請設計者將橋畫在了黑板上。)
。2)教師小結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的很豐富,其實,“只要我們能夢想的,我們就能夠實現(xiàn)。”希望同學們學思并重,充實你的大腦,長大后,為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繁榮昌盛,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老師相信你們可以做到的。
4、知橋(以知識競賽的方式來展示橋之美)。
。1) 學生展示
小組派代表上講臺組織競賽。
。2) 教師小結
知識競賽是最能顯現(xiàn)一個人的知識面寬窄的活動,以后我們還會舉行。那如何拓寬你的知識面呢?送你們六個字:多看書、多閱讀。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毕M瑢W們除了學習課本里的知識外,還要多關注課外、留心生活。
(三) 、教師總結
“小橋流水人家”無處不在,但又有多少人欣賞到它的美。今天我們就從不同角度欣賞到了橋之美,然而橋的美是說不盡的,這就希望同學們不要停止追尋美的腳步。加油吧!
(四)、布置作業(yè)
我縣崎嶺鄉(xiāng)的“橋上書屋” 多次獲得建筑大獎,同學們?nèi)缬锌赡,要求家長帶你們?nèi)⒂^,并以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它的美。
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作者家鄉(xiāng)小橋的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致。
3.品味課文語言,體會作者愛鄉(xiāng)、懷鄉(xiāng)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小橋的特點,體會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情懷。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領略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橋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1.推薦誦讀王維的《歸崇山作》一詩,了解詩意。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啟發(fā),引出課題
讀《憶江南》。小橋流水人家,青山綠水環(huán)繞,這就是美麗的江南。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課文走進江南,去領略迷人的江南景致,尤其是那令作者無比留念的家鄉(xiāng)的橋。(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生字、詞;想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品讀課文,了解特點
1.快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家鄉(xiāng)的橋。
2.學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相機板書;小橋多、橋形獨特、橋名美。
3.找出文中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地方,讀出美感。重點指導:
(1)橋連接著一個村莊與另一個村莊,連接著一戶人家與另一戶人家。如果提個籃子趕集去,那不經(jīng)過八座十座小橋才怪哩!
(2)夜里,你撐條小船穿過去,那光景,會使你懷疑是不是進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夜里給你的感覺是什么,你會聽到什么?要求讀出夜的寧靜、和諧,體會情境美。
(3)有趣的是,在青石上鑿就的橋名,字體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隸,或楷或草,有的飄逸瀟灑,有的剛勁雄健,跟橋相襯相映,又平添了幾分情趣。
課件演示草、篆、隸、楷字體,體會“飄逸瀟灑”“剛勁雄健”等詞的意思,并通過給各種橋配不同字體的橋名體會“相襯相映”。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出自己的感悟。
四、探究體驗,感悟橋趣
家鄉(xiāng)的小橋不僅造型千姿百態(tài),而且橋的名字也非常美,讓人領略到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真令人向往!在這么美的地方一定留下了我們愉快的童年生活。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5段,思考:
(1)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說說橋鄉(xiāng)孩子可以參加哪些活動?想象一下他們在各項活動中的樂趣。
2.指名反饋。 引導學生讀好重點句,說說體會。 “實在玩累了,蕩一條小船進橋洞,舒展四肢平躺著,那涼悠悠的風,輕輕蕩漾的波,轉眼就把我們送入了夢鄉(xiāng)……”
3.小結:家鄉(xiāng)的橋真是我們的樂園!有感情地朗讀第5段。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總結。作者忘不了家鄉(xiāng)的橋是因為(),(),()……是啊,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憶,令人向往。難怪作者愛鄉(xiāng)的情懷如此濃烈,難怪他一直最戀的還是家鄉(xiāng)的橋。
2.讀了課文,也說說我們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什么地方是你的樂園?說給大家聽聽。
橋教案 篇4
一、活動名稱:彎彎的橋
二、設計思路:
根據(jù)小班幼兒的美術教育目標,前期的美術活動中,我們班的孩子有過繪畫直線的經(jīng)驗。在會畫直線的基礎上,本次活動我讓孩子們嘗試用彎彎的線條來表現(xiàn)小橋,依據(jù)美術教育目標和幼兒發(fā)展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確立為:嘗試運用線條來表現(xiàn)小橋彎彎的樣子,另外對于小班的幼兒,我們必須要用有趣的情境來吸引他們的興趣。因此,本活動是選用小動物去小熊家給小熊過生日為題材,引導幼兒幫助小動物。這樣既有趣又可以達到幼兒練習畫彎彎的線條的效果。
三、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線條來表現(xiàn)小橋彎彎的樣子;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四、活動準備:水彩筆、操作材料若干、PPT
五、活動過程:
一、小動物去小熊家做客
今天小熊過生日,小動物們都要去小熊家慶祝小熊的生日。
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誰來了?(小兔)小兔走過了一座小橋,這座小橋是什么樣子的呢?
誰來了?(小貓)小貓也走過了一座小橋,這座小橋是什么樣子的呢?
又有誰來了?(小馬)小馬也走過了一座小橋,它經(jīng)過的這座小橋又是怎樣的呢?
二、這三座橋有什么一樣的地方?(都是彎彎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高度不同)
三、小動物們走過了彎彎的小橋,現(xiàn)在我們用自己的身體來變一變彎彎的小橋,還可以找個好朋友來變一變彎彎的小橋
請有代表性的幼兒上來變彎彎的小橋。(彎彎的'高高的小橋)用動作表現(xiàn)彎彎的小橋
幼兒操作
三、幼兒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小熊貓、小猴、小狗、小蝸牛也要到小熊家去,可是一條小河擋住了,這可怎么辦呢?你們愿意幫助它們造彎彎的小橋嗎?可以自己選你想幫助的小動物。
幼兒自己操作
四、小動物過小橋
請幼兒自己選一張自己覺得造的最好的小橋來展示。
哇,你們的小橋都造好了呢,你們開心嗎?為什么?(幫助了小動物)
小動物們也很開心,他們現(xiàn)在去小熊家給小熊過生日了。我們跟小熊說生日快樂吧。
小橋除了彎彎的以外,你還看到過怎樣的小橋呢?下次請你們到小書屋去看看不一樣的橋。
橋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設計和建造橋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如造橋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數(shù)量、形狀和結構等。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設計、制作、介紹交流的過程,體會設計的重要性。
2.應用形狀結構的知識及經(jīng)驗設計和制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樂于動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難的品質。
2.發(fā)展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敢于發(fā)表意見的品質。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養(yǎng)成樂于動手,善于與人合作的品質。懂得尊重他人。
【教學重點】
橋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
設計時要考慮材料的特性,數(shù)量,形狀和結構。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舊報紙一張、膠帶、剪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設計制作:
1.自由組合小組(3-5人),小組先設計橋的圖,然后根據(jù)圖紙進行制作。
2.制作完成后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介紹。
二、評比:
1.各小組將制作好的橋放在講臺上。
2.各小組出一名同學作為評委。最終評出最佳作品獎、單項獎、省料獎、美觀獎、實用獎、參與獎等。
三、準備怎樣介紹自己的橋?下面的'內(nèi)容可供參考:
1.設計的想法是怎樣形成的,出示設計圖或設計過程。
2.應用了哪些形狀結構方面的知識。
3.我們的橋哪里受壓力,哪里受拉力……
4.制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
5.哪些地方限于技術,做得不夠好。
6.哪些地方是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的。
7.預計能承多少重量。
四、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8. 用紙造一座“橋”
材料的特性 形狀和結構
承受力 抗彎曲能力
【教后反思】
這節(jié)課學生特別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輕松。通過學習,完成了兩個活動:一是用紙造橋要考慮哪些問題,二是介紹評價我們的橋。學生經(jīng)歷了設計、制作、介紹交流的過程。整堂課絕大部分學生樂于動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難,尊重他人,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各方面效果都很好。
橋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認識、了解橋的用途,感受橋梁建筑造型多樣化的藝術風格,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
2、訓練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發(fā)展形象思維,為學習風景積累素材。
教學重點:
了解家鄉(xiāng)的悠久歷史,進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教育。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發(fā)展形象思維。
教學準備:
放大范圖若干張。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啟發(fā)談話:橋是道路的組成部分,它能幫助我們跨越障礙。人類造橋有很悠久的歷史
在我國有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石拱橋。在我們福建也有一座很著名曲橋,這就是泉州的洛陽古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于泉州城東13干米洛陽江人海處。該橋是粱式海港巨型石橋,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洛陽橋原長12oo米,闊5米許,橋墩46座,橋欄柱;石獅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規(guī)模宏偉,正藝卓越。橋建在江海交匯處,水闊浪急。古代勞動人民采用筏型基礎及種蠣固基,為我國乃至世界造橋史上的創(chuàng)舉。
此外,歷史上橋的樣式還有多種多樣,如:索橋、石板橋、廊橋、亭橋、藤網(wǎng)橋…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橋也是一個重要審美對象,杜甫的詩"驅車石龕下,仲冬見彩虹",杜牧的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成語也還有"煙柳畫橋",意思是說:在春的景色里,有橋有樹的自然景界,就像畫一樣好看。
2、讀畫:
宋代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橋是里面重點勾描的對象,圍繞橋發(fā)生的'事情是畫面的最高潮。由此可見,歷代的中國人曾對橋作過多么深人的審美發(fā)掘。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具有悠久造橋歷史的我國,在現(xiàn)代橋梁建設方面,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今天的橋從樣式上花樣更多了,有預應力混凝土梁橋、拱橋、斜拉橋和懸索橋……從功能上看有公路橋、鐵路橋、立交橋、高架橋……各式各樣的橋不斷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這些橋不僅科技含量高,而且造型優(yōu)美,不少還成為當?shù)氐囊坏乐L景。與傳統(tǒng)上的橋相比,現(xiàn)代的橋往往更宏偉、更有氣勢,用途也更廣泛。
《公園里的橋》以線描的手法畫了公園里的石拱橋,雖有缺點,但基本上表現(xiàn)了石拱橋的結構和特征!堕}江上的橋》作者則饒有興趣的畫出福州彩虹橋的特點,橋面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人群及穿梭于橋下的大大小小的船只,一片繁華的都市景象!段壹掖蹇诘臉颉穭t顯得平靜、安寧,讓人仿佛聽到橋頭那幾棵樹上的蟬鳴。
三、作畫步驟:
(1)先劃出橋的基本形,用簡筆畫方法對橋的基本結構作簡單概括。
(2)添畫出鞘的結構,橋上的行人車輛,還有四周的環(huán)境和背景。
(3)將整幅圖涂上鮮艷美麗的顏色。也可只用線描方式完成。
橋教案 篇7
一、活動目的:
1、以故事角色的身份進行想象,思考,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懂得同伴間有困難時要熱心相助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1、掛圖2幅,錄有雨聲和輕快音樂的磁帶,錄音機。
2、雞媽媽的頭飾(1個),小雞頭飾(同幼兒數(shù))硬紙板做的烏龜數(shù)個并用魚線串成一長條(做小橋)。
3、活動室內(nèi)布置故事場景:小雞的家,對岸的小樹林。河面。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以《小雞的家》談話為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扮演雞媽媽,幼兒扮演小雞,在雞屋里(播放雷雨聲),雞媽媽啟發(fā)小雞們想想,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外面會發(fā)生什么事?
2、雨停了,雞媽媽推開門一看,房子被水包圍了,啟發(fā)小雞們想想過河的好辦法。(幼兒積極展開想法)
3、師:有一個故事也講到小雞的'家也象我們家一樣的被雨水全部包圍住了,你們想不想知道那些小雞是用什么方法過河的嗎?
(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有表情的講述故事一遍,講述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有誰?
3、奇怪的橋是誰搭出來的?
4、你喜歡故事中的烏龜媽媽和小烏龜嗎?為什么喜歡?小朋友在平時有幫助過別人嗎?
(三)創(chuàng)設情景,烏龜幫小雞過河。
1、小烏龜出場,搭成小橋。
2、“雞媽媽”帶著“小雞”們過橋。
3、游戲:“小雞”們在小樹林中玩耍,吃蟲子。
(四)、“雞媽媽”啟發(fā)
“小雞”們想想如何用小樹林里的東西自己搭橋過河。
(五)、活動結束:
小雞的一家在快樂的音樂聲中為自己慶賀。
橋教案 篇8
一、 選定主題
期中考過后,我開始了第三單元的教學。第三單元學的是有關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的說明文。其“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的主題就是《說不盡的橋》,我認為這個主題便于學生開展活動,于是我選定了它。
二、組建團隊
由于3班平時參與活動的熱情較高,我決定就讓3班與橋文化來一次親密接觸。3班共有52個學生,按桌椅的排列情況分成4個小組。我就以這四個小組為單位組建了四個活動團隊,分配以賞橋、寫橋、畫橋、知橋的學習活動任務,并由各組長全權負責活動的組織與進度。
三、 制訂計劃
參照課本上的活動,我給每一組的具體活動任務分別是:
1、賞橋:搜集并整理、歸納相關材料,設計創(chuàng)作一版手抄報和一版剪貼報(小組全員合作完成)。展示成果時由小組派代表上講臺解說主題、版面設計和材料選取等方面的內(nèi)容。
2、寫橋:仔細觀察一座橋,并了解、搜集有關它的修建情況等資料,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紹性文字(小組成員個體完成)。小組討論(教師做指導)找出最符合要求(介紹性)的文章與最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展示成果時由小組派代表上講臺朗讀范文,朗讀完后,要求第4小組(他們組出競賽題)同學說說兩篇文章哪一篇更符合“介紹性文字”這個特點,為什么?并結合平時學說明文的經(jīng)驗,說說他們在文章里都聽到了哪些有關于說明文的知識點。
3、畫橋:設想未來的橋是什么樣子的,畫出來(小組成員個體完成)。小組討論找出符合要求(未來)的作品。展示成果時由設計者們分別上講臺展示創(chuàng)作并介紹自己的'設計理念。
4、知橋:搜集并整理、歸納相關材料,擬出競賽題(小組全員合作完成)。將題目分成必答題、選答題和搶答題三種類型,題數(shù)靈活把握,以競賽時間20分鐘為宜(教師做指導)。競賽時由本小組指定念題員、記分員、記時員并組織紀律,其余三組作答。
四、開展活動
我給學生三個周末的時間準備,初定在第15周周一展示。我強調全員參與,并輔以“獲贊”機制,明確論“功”行“賞”,多做事情多得贊,獨立完成的作品,越優(yōu)秀贊越多。各組長組織、協(xié)調小組成員,并如實記錄他們參與的積極程度。
五、展示成果、反思總結
第15周剛好是本年段的教研周,我們備課組長安排我開課。于是我決定把這次綜合性學習作為公開課的內(nèi)容。
我將這節(jié)課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1、教師導入
2、分小組展示、
3、教師總結、
4、布置作業(yè)。
分小組展示是整節(jié)課的重點,大約占40分鐘,在每個小組展示后,我也有給予適當點評,但課堂主要還是交給學生。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的教案03-10
《橋》的教案02-25
《橋》教案04-04
橋教案范文02-02
有關橋的教案03-13
關于橋的教案01-08
橋的優(yōu)秀教案02-17
大班橋教案03-31
奇妙的橋教案03-30
有關橋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