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二泉映月》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文《二泉映月》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文《二泉映月》教學反思1
《二泉映月》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民樂之一。在興奮的時候聽它,總能使自己很快沉靜下來,不至于失去自我;在憂郁的時候聽它,仿佛樂曲能帶走我的煩惱,讓心靈有了歸屬;在悲傷的時候聽它,更如找到了傾吐的對象,忍不住淚水潸然而下。所以,對于樂曲《二泉映月》我有一種不解的情結,無論何時聽到它,總會駐足凝神,聽上片刻。心中也會疑惑:為什么阿炳的樂曲能承載這么多的情感?會有如此豐富的內涵?伴隨著《二泉映月》婉轉回蕩的樂曲聲,我翻開了蘇教版第十冊課文《二泉映月》。琴聲中,文字里,我仿佛看到阿炳正坐在月下二泉輕撥琴弦,樂聲如泉水潺潺流出……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贊嘆惠山二泉的優(yōu)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
課文的這一語段,不僅很好的詮釋了音樂的初始部分、表達了琴聲的深刻內涵,而且還完美的呼應了課文的前三段內容。阿炳生在惠山腳下,受二泉美景的熏染,江南靈秀的山水給了他不少創(chuàng)作的靈感。然而,阿炳卻再也無法看見。于是,一聲長嘆之中,阿炳陷入了美好的回憶,憶二泉美景、憶師父教誨、憶人生之路。小時的阿炳無法聽知二泉流水中的種種奇妙之音,當他經(jīng)歷人生坎坷,飽嘗人生辛酸之后,再來到泉水之邊。淙淙的泉水仿佛也已經(jīng)懂得阿炳的滿腹愁苦,流出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隨著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
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fā)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社會是不公的,命運是不幸的,然而阿炳更是倔強的。他用琴聲表達出內心的悲惻,控訴著萬惡的社會,又在錚錚樂音中強烈地展示著自己的不屈服,“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他執(zhí)著地用音樂追求著心中的光明與幸福的生活。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舒緩——起伏,恬靜——激蕩,這兩組看似對立的詞語,卻更深一層地表現(xiàn)了樂曲的豐富內涵。就在樂曲的千回百轉之中,我們仿佛走進了阿炳的內心世界,聽阿炳訴說滿腔情懷之后,看他身背胡琴漸漸消失在惠山腳下,樂音卻久久散之不去……《二泉映月》,樂美、文美,怎樣能使學生感受到如此深邃的意境,感悟到如此豐富的內涵呢?我想,也只有創(chuàng)設一個樂文交融的情境,樂隨文起,文伴樂悟,形成“涵詠”場。讓學生從樂聲中體會文本內涵,感受阿炳訴說的情懷,又從文本品讀中更深地玩味樂聲,領悟阿炳用樂聲與命運抗爭的不屈精神。
課文《二泉映月》教學反思2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的文章,初聽音樂,我就被樂中空靈意境所吸引,讀完文章又被阿炳那堅強的精神所震撼。這樣的文章適合朗讀。教完課文后,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教材的把握較準確。
在上課之前,我認真研究了文本,覺得要把握好兩點:1、阿炳的苦難。2、音樂的內涵。前半部分講述了阿炳苦難的人生:自幼喪父喪母。中年得眼疾雙目失明。晚年生活窮困賣藝度日。后半部分講述了阿炳創(chuàng)作了《二泉映月》,重點描繪了樂曲的旋律以及作者聽的感受。(也是阿炳內心的.寫照)。從這兩點出發(fā)來感受阿炳雖苦難但抗爭、追求的精神。
二、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的語言是微妙,也是強烈的,給人以豐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馳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把人帶到特有的情境中。在教學中借助音樂渲染課堂氣氛,不僅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還有助于增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悠揚美妙,跌宕起伏的音樂給學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課堂上隨著音樂的高低起伏,氣氛發(fā)生了變化,同學們被深深吸引了,整個個體,整個思維都投入其中。同學們很快地進入了課文的情境,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不僅走進了課文的情境,也走進了音樂的情境,甚至走進了阿炳的心境。與音樂、與阿炳發(fā)生了情感共鳴,學生就能酣暢淋漓表述心中的愿望,敘述心中的真實感受和真切情感。
三、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阿炳生活的年代離我們已經(jīng)有幾十年了,怎樣拉近學生和阿炳的距離,讓學生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呢?我讓學生閉眼想象“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凜冽,雙目失明的阿炳怎樣賣藝?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怎樣賣藝?一天,阿炳生病了,燒到39度,40度,他又是怎樣賣藝的?”學生大膽想象,體會阿炳生活的苦難。
遺憾的是,在引導學生體會阿炳雖苦猶抗爭的時候,沒有讓學生自己去總結,而急于把自己的結論宣布,造成學生的被動。因此一定要警告自己要耐得住性子,讓學生去感受,去嘗試,去爭取,去揭示,教師只做引導者,幫助者。
課文《二泉映月》教學反思3
《二泉映月》這篇課文文質兼美,但由于篇幅較長,難點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課文前半部分講述了阿炳苦難的人生:自幼喪父喪母,中年得眼疾雙目失明。晚年生活窮困賣藝度日。后半部分講述了阿炳創(chuàng)作了《二泉映月》,重點描繪了樂曲的旋律以及作者聽的感受(也是阿炳內心的寫照)。我在反復讀文、揣摩思考之后,覺得要把握好兩點:
1、阿炳的苦難。
2、音樂的內涵。
我覺得這兩點讀清楚了,那么就抓住了這一課的教學重點。即:
1、理解重點語句,體會阿炳生活的苦難。
2、借助重點語句和樂曲聲,體會《二泉映月》所表達的情感。
在這兩點都落實好的基礎上,學生就容易感受到阿炳雖苦猶爭的精神。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提取出“坎坷”一詞,通過“雙目失明”“賣藝度日”兩個高度概括阿炳一生的詞語,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補白,感受阿炳充滿苦難的現(xiàn)實生活。學生的想象出乎我的預料,學生用生動的語言、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出阿炳賣藝的艱難。第一個課時目標水到渠成就完成了。
本課教學重難點是體會樂曲旋律變化及樂曲豐富的內涵。教學中,我讓學生先聽樂曲,再讓學生讀文,劃出描寫旋律變化的句子和樂曲表達的內涵的句子,在讀中體會。本來我設計了個別讀、指導讀、男女合作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以期對樂曲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但由于前邊耗時較多,讀得不夠,朗讀形式比較單一。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吧,為了引導學生體會阿炳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我補充了一些課外的資料,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說:這樣的音樂,只能跪下來聽。我問:小澤征爾跪的'是什么?而學生卻不能結合文本去理解阿炳的精神。
回想整個課堂,從學生的學習狀況來看。就本課而言,學生理解不了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僅僅覺得這首曲子很凄涼、憂傷;對阿炳的苦難感受深刻,對他在音樂中表現(xiàn)出來的抗爭精神體驗不深。雖然有文本對音樂的解讀,可學生卻全然不理會,只談自己的感受,即使課文講完了還停留在這個層次上。雖然我們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而這樣的體驗應該隨著對文本的深入理解而深入,而學生的體驗卻一直處在淺層次上。自我感覺教學中課堂的氛圍、引導是比較到位的,為什么還會出先這種情況。我想了很久,暫時用學生的原文意識還不夠來解釋吧。
課文《二泉映月》教學反思4
《二泉映月》是蘇教版第十冊上的一篇課文,雖然文質兼美,但由于篇幅較長,難點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文中有很多生字、生詞,特別是描寫樂曲旋律變化的詞語,用的幾乎是音樂上的專業(yè)術語,再加上阿炳生活的那個年代離現(xiàn)在的孩子也比較遙遠,體會他的坎坷經(jīng)歷也不太容易。于是,我在反復讀文、揣摩思考之后,決定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本課教學。教學課文第3、4自然段,體會“坎坷”時,我抓住重點句讓學生讀文體會,再創(chuàng)設情境,進一步體會,在反復地品讀中感悟,又在感悟中去品讀,從而能深入地了解阿炳不平靜的內心世界,為理解《二泉映月》這首樂曲作好鋪墊。
本課教學重難點是體會樂曲旋律變化及樂曲豐富的內涵。教學中,我讓學生先聽樂曲,對樂曲有初步的感知。再讓學生讀文,劃出描寫旋律變化的句子,在讀中體會。第二次聽樂曲,我配合樂曲旋律變化進行講解,并讓學生邊聽邊想象,阿炳用琴聲在傾訴什么?引導學生逐步地了解樂曲的豐富內涵。其中,我設計了個別讀、指導讀、分角色讀、示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以期對樂曲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同時,我注意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引導學生體會排比句的妙用及段落的結構方式。
教學結束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首動人心弦的二胡曲,僅僅是阿炳對自己坎坷經(jīng)歷、痛苦生活的傾訴嗎?現(xiàn)在,你對這位盲藝人阿炳是否有了更深的了解?旨在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讓學生自由表達,同時,不知不覺地進行一次自我教育,從而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這堂課,我曾在去年的“三市”交流活動中展示過,聽課的老師及專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尤其是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為學生營造了詩意的課堂。這次,在我校舉行的“一日教研”活動中,我再次上這一課,并保持了以往教學設計中的優(yōu)點,。課前,我進行了試教,并根據(jù)老師們的建議做了適當?shù)母倪M,將比較句子的教學刪去,使得教學環(huán)節(jié)更緊湊,同時,加強了對重點詞句的指導、朗讀、感悟,使課堂教學更真實、樸實、扎實。
反思這堂課教學,我自己感覺有以下幾點做得不夠到位:
一是對學生情緒的調控不夠有力。由于我班去年已經(jīng)上過這課,孩子們沒有新鮮感,有的孩子知道但不愿發(fā)言,有的孩子聽課不夠專心,有時答非所問,因而對老師的情緒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高潮不夠突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是對時間把握不夠有效,課堂前松后緊,前面鋪墊太多。雖然對阿炳的坎坷經(jīng)歷體會較深刻,但對樂曲豐富內涵的理解就顯得不夠到位,談得不夠深,讀得不夠透。為了完成即定的教學任務,最后只好拖堂。
有人說:“教學是遺憾的藝術”,通過不斷地反思與總結,但愿這樣的遺憾越來越少。
【課文《二泉映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二泉映月教學反思07-27
教學反思《二泉映月》05-04
《二泉映月》教學反思02-04
課文《掌聲》教學反思01-30
課文《蜜蜂》的教學反思10-26
課文《秋游》教學反思03-05
課文《草原》的教學反思11-25
畫風課文教學反思02-08
二泉映月教學反思15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