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13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1
本單元學習公頃和平方千米,從生活實際中呈現(xiàn)公頃和平方千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各種素材和活動幫助學生感受1公頃和1平方千米。要把認識概念和探索相關單位之間的進率結合起來,應該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多樣的實踐活動去幫助學生感知1公頃和1平方千米。
公頃和平方千米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它的教學難點在于體會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由于公頃和平方千米這兩個面積單位不容易親身體驗,因此在他們的頭腦中還是基于想象的基礎。而在教學平方千米時,學生理解的難度更大,本身公頃已經夠大,再加上平方千米,學生更是缺乏平方千米知識的了解。學生在頭腦中建立這樣的面積單位,是需要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的,需要不斷地積累表象認識。一個正確的教學概念,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需要他們慢慢體會。這些概念的.認識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在看一看,量一量,數一數,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目的的進行分組學習、分組討論、分組測量,同學之間相互啟發(fā),注意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相結合,動手操作和認真思考相結合。
本單元,在作業(yè)上反映出的一些問題:在單位換算時,因進率比較大,學生在具體換算時移動小數點容易出粗,或進率混淆。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2
公頃和平方千米是較大的面積單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用到的地方不多,所以學生比較生疏,在教學第八單元單元的時候,感覺這個東西是教不會的,所以1公頃的認識主要是以學生身邊的熟悉的事物為主,根據一定的推測,來感悟1公頃的大小。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主要問題在于:對1公頃的認識不夠深刻,主要體現(xiàn)在填空的時候,遇到“故宮的面積大約是40()”時,學生會不自覺的填寫平方千米,教學過程中有成功之處也有失敗之處,現(xiàn)在總結如下。
一、區(qū)分好“公頃”和“平方千米”的使用地方
大、較大這兩個詞的界定是很含糊的,對于學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籃球場、大操場的面積,這些是學生深刻體會到的,每天都能見到的,以這些為基準,來感悟1公頃,分別大約是200個教室的面積、24個籃球場的面積、5個大操場的面積。
相對于1平方米而言,公頃是較大的單位,它是用來測量土地面積的,這個時候需要給孩子一個整體的概念,它是有別于“平方米”的,所以有1公頃=10000平方米,因為特殊所以進率是10000,這也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大是相對的,較大也是相對的,因為是相對來說,所以學生的認知結構會出現(xiàn)混亂,自然會體現(xiàn)在搞不清楚到底該填寫公頃還是平方千米了,所以想解決這個問題,要給學生建立起一個標準。
在生活中,想要找到這個標準是困難的,尤其是“平方千米”的標準,個人以為應該是建立在行政區(qū)劃“市”的基礎之上,給學生這個標準之后,再讓學生去感悟何時用平方千米何時用公頃則有些好轉。在一般的情況下,“較大”用公頃,“大”用平方千米,這樣的策略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有助于學生認知結構的重新建構。
二、在活動體驗中建立地級單位的概念
動腦去想,用眼去看,動手去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般程序,這樣的過程本身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對于生本之間需要一個媒介起到引導作用,這就是教師,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有價值的思考和有意義的探索活動,獲得新的知識,形成技能。
動腦想1公頃是很困難的,學生的描述無非是“大”、“很大”,這樣的描述是建立在淺表層面的,學生此時并未建立起1公頃的直觀概念,在他們的腦海中只出現(xiàn)了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但到底是什么并無確切概念。
用體驗活動來幫助學生建立起概念,并且給出實實在在地拓展,1平方千米的教學難點是體驗,學生無法從1公頃的概念類比出100公頃,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連大人對平方千米的概念也是比較生疏的。
我想到了數學上的一種思想方法,叫做“不完全歸納法”,也就是說,我們在教學平方千米的時候,知識形成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習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體驗、辯論、思辨的過程。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3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師出示: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課桌面大約80( );小黑板面大約( );你的指甲蓋大約1()
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大約有5000();我們祖國的領土面積大約是960萬()。
2、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有多大?(指名說一說,并舉例)
二、導入新課:
計算較大的土地面積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比如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我們祖國領土面積等等……。你們知道常用的地積單位有哪些?
。ò鍟和恋孛娣e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1、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1)認識公頃:感知公頃有多大。
A、讓學生動手量一量學校操場的長和寬。(分組測量,并指定專人記錄,集中后匯報測量結果)
B、師板書:學校操場長=100米寬=50米。
C、計算出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100×50=5000(平方米)
2)師引導探究:我們學校的操場除了用平方米作單位外,還可以用什么作單位呢?(師引出地積單位:公頃)
2、師設疑:那么公頃與平方米有什么關系?(學生自學課本)
師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
3、感知1公頃有多大?
1)請你把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用公頃作單位:5000平方米=0.5公頃(板書)
2)請你看看我們學校操場的面積是0.5公頃.
3)請你閉眼想一想1公頃的場地面積有多大?
4、認識平方千米,感知1平方千米有多大。
1)師設疑:計算更大的面積,如本地城市的面積,我們偉大祖國領土的面積,就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2)那么平方千米與公頃、平方米的關系是什么?(學生自學)
3)指名回答后師板書: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4)感知1平方千米有多大?
A、請你閉眼想一想1平方千米等于200個我們學校操場的.面積,那1平方千米該有多大。
B、我們偉大的祖國的領土面積有960萬平方千米,是多么的遼闊呀!
C、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
[反思]
1、“土地面積單位”這一課對教學內容(局部)進行生活化處理。從學生熟悉的學校操場出發(fā),通過實踐動手量一量、算一算中認識地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并充分感知公頃、平方千米的大小。通過引導學生自學課本,自學總結得出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2、本節(jié)課把原本抽象、枯燥、學生生疏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通過實踐操作,形成認識和感知。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到我們偉大祖國領土面積的廣闊,我們祖國地大物博,從而激發(fā)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3、通過教學,讓學生更加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lián)系的,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數學,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數學《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數學地思考問題,也要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數學教育要全面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力求使他們既能有效地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相關學科和工作中的問題,又能獨立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本教學片斷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發(fā),創(chuàng)設條件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并引導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4
數學課上學習了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的知識,總覺得學生對于實際意義的認識仍然是很模糊的。1公頃到底有多大?不太明白。1平方千米是個什么概念?就更不理解了。正是基于學生在學習上的這一困惑,于是我決定利用下午課外活動的時間去操場親身體驗一下面積的大小。
我先領著學生在教室里先把公頃和平方千米的知識復習了一下,讓學生加深以下認識:1公頃等于10000平方米,就是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就是邊長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頃。我?guī)暇沓咦寣W生們在操場上排成體育隊,開始布置要求:1、估量操場面積和1公頃進行比較,實際感知1公頃的大小;在此基礎上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2、明確步驟。問:我們的操場大致是什么形狀,怎么計算它的面積?引導得出:需要估出長、寬,然后用長乘寬算出操場面積。3、活動紀律要求,不能隨便亂跑和大聲喧嘩。依據不久前我校達標運動會跑步比賽項目,我們較容易地估計出長約為100米,寬大約為20米,測量出操場的長和寬后,我讓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算一算操場的面積。100×20=20xx(平方米),在學生算出操場的占地面積以后,我讓學生比較1公頃與操場面積的大小。學生認識到1公頃大約相當于五個操場的面積。接下來,我又問:1平方千米相當于多少個操場的占地面積呢?引導得出1平方千米=100公頃,就是大約500個操場的占地面積。一節(jié)課就這樣過去了。
反思這節(jié)課,學生對于土地面積單位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等概念、實際意義以及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這在教室里、書本上是不可能達到的。通過實際感受學生對公頃和平方千米有了一定的認識。當然暴露的問題也很多:(1)像蘇純寶、白勰等愛動的同學注意力不集中、交頭接耳,而像陳月婷、李芙蓉等這樣的學困生看熱鬧的成分多一些,沒有參與其中,紀律不太令人滿意。事后我想這是因為老師在不知不覺之中又充當了主角,一個人不停的在說,讓一些同學探究的興趣沒能得到激發(fā),好奇心沒能得到滿足,學習就成了被動地接受。這樣的學習形式對學生來說仍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自行商量解決這個問題,最后匯報總結,那樣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2)在下課鈴聲響起之前,如果能讓學生們沿著操場圍墻走一圈,在享受著收獲的幸福氛圍中,去實際感受一下操場的面積與1公頃的大小,那將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總之,從這一節(jié)課中我體會到數學實踐活動在學生理解數學概念、鞏固課堂所學、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當學生面對某一個知識點時,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做為教師,就是要找到好辦法,讓他們學會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感知,學生就不可能真正的領會理解知識,更何談熟練的應用呢?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5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指出要“發(fā)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采用觀察、操作、測量、推算、交流等多種方式,盡量把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貫穿在整個“公頃”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如在概念教學初期,由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于邊長分別為1米、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小,引導學生猜測、推理,形成1公頃等于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小的初步認識。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從一間教室的面積是50平方米,4個同學手拉手圍成的1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可以站進16個同學,引導學生推算出200間教室的面積、80個我們學校升旗時站成的方陣面積大約就是1公頃,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公頃”這一面積單位的表象認識和感性經驗。
“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單位太大,學生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中國陸地領土面積這樣的情境,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平方千米是個很大的土地面積單位。接著,教師設計多種活動讓學生進行精測想象、推理計算等,引導學生從數理層面理解1平方千米的'大小以及它和平方米、公項之間的換算關系。最后,通過天安門廣場占地面積、“烏巢”占地面積等實例與1平方千米進行對比,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直觀經驗,更好地建立1公項和1平方千米的表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6
這篇教學設計通過施教,符合新課程理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問題的探索與研究,學生在整節(jié)課中學得輕松。整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層次清楚,學生思維活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體現(xiàn)了合作精神。重點突破了公頃與平方米間的關系。
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練習有由淺入深,結合身邊的.事物,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學生活中的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但還受課本資源的限制,不能大膽突破教材,充分利用生活資源。但是這節(jié)課公頃和平方千米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點遠,學起來有點枯燥和乏味的,在這里的練習設計,我安排的有點少,只是采用書本上的直接單位換算,由學生填空,發(fā)現(xiàn)在教學后期,學生明顯有興趣不足,所以在練習形式上要多加改變總之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盡量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體驗成功。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7
公頃和平方千米是較大的面積單位,主要是用來測量土地面積,在生活當中不常使用,所以學生比較生疏。但我還是打算試一試,本學期就開這節(jié)課,幾周前我就開始琢磨這課該如何上,怎么才能讓孩子的腦中建立起正確的概念和表象,這是一個單元難點,該如何突破呢?左思右想,我還是認為應該讓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由表象再到抽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才能真正建立這一概念,才能準確地去應用。
上課開始,我讓學生復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這幾個面積單位,(這幾個單位在學生的頭腦中已有了表象)從這幾個面積單位再導入到讓學生自己設計更大的面積單位,學生紛紛設計出邊長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單位,進而認識到了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這只是初步建立模糊的表象,算是取得小小的成功,以舊知引入新知再配上設計新的面積單位這個環(huán)節(jié)著實很吸引學生的注意迸發(fā)學生的思維。
緊接著,我設計了兩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公頃和平方千米。對于學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籃球場、大操場的面積,這些是學生深刻體會到的,每天都能見到的,以這些為基準,來感悟1公頃,分別大約是208個教室的面積、24個籃球場的面積、5個大操場的面積,在這個過程中也順帶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一舉兩得。“平方千米”實在是太大了,我就從網絡上找到了接近1平方千米大的北京故宮,
通過觀看航拍故宮視頻,視覺沖擊進而建立了“平方千米”的.表象。
最后設計了“快樂的二選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從今天學習的兩個面積單位中二選一來填,這樣不僅鞏固了本課時的學習內容,也讓學生放松心情,在游戲中學習成長。
總體來說,對于《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這節(jié)課的設計和上課的效果,我是很滿意的。看似簡單的設計,其實中間包含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深入淺出的學習,厚積薄發(fā)的教學設計,這一切的一切都體現(xiàn)了新課標精神,以生為本,引導學生,讓孩子們樂于學習數學,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讓本應抽象乏味的概念課變成了生動活潑的探討課,我覺得本課我上得很成功。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8
一、重視基本概念的應用,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教學中,落實好基礎性練習。如以填空形式來完成單位間的換算,強調換算方法的說明及應用。同時,在練習中注意,通過追問突出基本技能訓練。如“水立方”占地面積約6公頃,可追問“合多少平方米?是幾個學校那么大?”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面積約是1100平方千米,又可追問“合多少公頃?”追問中還可提供北京或者澳門等區(qū)域的面積,請學生作比較。
二、適當調整或增加練習作業(yè)的素材,增強學習材料的豐富性。
在一些具體場景面積的判斷或單位選擇上,可調整或增加一些當地的、學生更為熟悉的材料,以更好地利用學生的直接經驗進行練習。這樣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建立“公頃”的表象。
三、增加學習活動的`開放性。
教學中,適度挖掘相應習題的多元價值,擴大習題的開放性,以進一步豐富感性經驗。如第7題練習中,當結合1公頃、1平方千米、1平方米的關系完成了人數的估算后,可將“1平方米站的人數”換成其他事物,再來測算。如“1平方米鋪方磚幾塊”,“1平方米擺課桌幾張”等等,作為素材,再次練習,不僅強化了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關系,同時也有利于對1公頃、1平方千米表象的建立。
四、強調熟悉素材的應用,體現(xiàn)數學的價值。
例如第8題,在完成了教材提供的6個省、自治區(qū)的面積排序后,可將所在省的土地面積與之比較。此外,還可提供一些更接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如本省內所轄的地級市的面積等。既讓學生了解了所在地區(qū)土地面積的信息,又體會了數學的意義。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9
《公頃和平方千米》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的教學難點在于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這節(jié)課上讓學生感知的比較多,從看例題的圖片到自己說說對平方千米的認識,到揭示新知,閱讀“生活中的數學”,學生的臉上不時會露出驚訝的表情,很多驚嘆句也會不時的冒出來。我想,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借助一個個的階梯和平臺,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公頃”和“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比較大,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形成表象確實有些因難。教材中所出示的場景學生并不熟悉,缺乏感知。公頃和平方千米是較大的面積單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用到的地方不多,所以學生比較生疏。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主要問題在于:對1公頃的認識不夠深刻,主要體現(xiàn)在填空的時候,遇到“故宮的面積大約是40()”時,學生會不自覺的填寫平方千米,教學過程中有成功之處也有失敗之處。
要讓孩子們區(qū)分好“公頃”和“平方千米”的使用地方。大、較大這兩個詞的界定是很含糊的,對于學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籃球場、大操場的面積,這些是學生深刻體會到的,每天都能見到的,以這些為基準,來感悟1公頃,分別大約是200個教室的面積、24個籃球場的面積、5個大操場的面積。
相對于1平方米而言,公頃是較大的單位,它是用來測量土地面積的,這個時候需要給孩子一個整體的概念,它是有別于“平方米”的,所以有1公頃=10000平方米,因為特殊所以進率是10000,這也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大”是相對的,“較大”也是相對的,因為是相對來說,所以學生的認知結構會出現(xiàn)混亂,自然會體現(xiàn)在搞不清楚到底該填寫公頃還是平方千米了,所以想解決這個問題,要給學生建立起一個標準。
在生活中,想要找到這個標準是困難的,尤其是“平方千米”的標準,個人以為應該是建立在行政區(qū)劃“市”的基礎之上,給學生這個標準之后,再讓學生去感悟何時用平方千米何時用公頃則有些好轉。在一般的情況下,“較大”用公頃,“大”用平方千米,這樣的策略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有助于學生認知結構的重新建構。
結合教學,滲透思想教育。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利用生動的圖片、數據,讓學生感受祖國的山河壯麗,從而激發(fā)學生愛祖國的熱情。
我們在教學平方千米、公頃的時候,我們應該深知,知識形成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體驗、辯論、思辨的過程。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10
公頃和平方千米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的教學難點在于公頃與平方米這兩個面積單位不容易親身體驗,因此在他們的頭腦中還是基于想象的基礎。而在教學平方千米時,學生理解的難度更大,本身公頃已經夠大了,再加上平方千米,學生更是缺乏平方千米知識的了解。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熟悉的場地,如教室的面積一般是50平方米,200個教室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通過學生的想像,加深學生對“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的認識。
在使學生明確了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之后,可以在學生對1公頃形成了表象之后,讓學生想象一下100塊1公頃的土地,就是1平方千米大。還通過其他的素材幫助學生認識和想象,如,一個足球場的面積約7000平方米,140個足球場的`面積約1平方千米。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既能體會到公頃是一個較大的面積單位,又能具體感知1公頃的實際大小,從而建立1公頃的正確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最后通過讓學生舉例來說明什么時候用公頃、什么時候用平方千米來計量土地面積比較合適,掌握了這兩個較大土地面積單位的實際用法以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11
這節(jié)課上讓學生感知的比較多,從看例題的圖片,到自己說說對平方千米的認識,到揭示新知,再到估計各省的面積,閱讀“你知道嗎”,學生的臉上不時會露出驚訝的表情,很多驚嘆句也會不時的冒出來。我想,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借助一個個的階梯和平臺,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所以我很樂意為他們的數學學習作出這樣的努力和搭建。
“公頃”和“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比較大,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形成表象確實有些因難。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熟悉的場地,如教室的面積一般是50平方米2,200個教室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通過學生的想像,加深學生對“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的認識。在使學生明確了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之后,教師可以在學生對1公頃形成了表象之后,讓學生想象一下100塊1公頃的土地,就是1平方千米大。還可以通過其他的素材幫助學生認識和想象,如,一個足球場的面積約7000平方米,140個足球場的面積約1平方千米。課上我并沒有急于的去完成各種鞏固練習。而是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去體驗,去想象,再把他們的體驗和想象轉化成語言,描述出來,帶動更多的學生。當然暴露的問題也很多
。1)當把學生帶到操場上,測量操場面積時,站著觀察的同學沒有興趣、注意力不集中、交頭接耳、紀律確實不太令人滿意。事后我想這是因為老師在不知不覺之中又充當了主角,一個人不停的在說,絕大多數同學仍沒有參與,他們探究的興趣沒能得到激發(fā),好奇心沒能得到滿足,學習就成了被動地接受。這樣的學習形式對學生來說仍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自行商量解決這個問題,最后匯報總結,那樣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在下課鈴聲響起之前,如果能讓學生們沿著操場圍墻走一圈,在享受著收獲的幸福氛圍中,去實際感受一下操場的面積與1公頃的大小,那將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12
數學的生命力在于其應用的廣泛性。教育學生運用學到的抽象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世界中的具體問題,正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聯(lián)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公頃和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比較大,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形成表象確實有些因難。所以在教學中為了讓同學們感受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我讓大家猜測、想象身邊哪些熟悉場所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1平方千米?結合學生熟悉的場地,如教室的面積一般是50平方米,200個教室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通過學生的想像,加深學生對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的認識。在使學生明確了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學生對1公頃形成了表象之后,讓學生想象一下100塊1公頃的'土地,就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再估計各省的面積,閱讀你知道嗎,使學生加深對1平方千米的認識。這樣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如此密不可分。
同時在課堂上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很多:如,課堂上學生雖然能盡量的去猜,去想象1公頃到底有多大,但還是沒有實際直觀的一個感受,如果可以讓學生到實際的操場上去跑一圈,感受100米的長度,感受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這樣學生建立1公頃的概念就更加清晰,有了1公頃的表象,那么1平方千米就是100個1公頃,就更加容易理解。相信學生在這樣的參與過程中,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充分理解數學的無處不在,數學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書上涉及的單位換算大多是在整數的范圍里,而在實際的應用中很多都不是整數,所以課上要注意數據的大小,可以有不同的數,關鍵是強調高級單位到低級單位要乘以進率,低級單位到高級單位要除以進率,公頃到平方米的進率是10000,小數點移動4位。平方千米到公頃進率是100,小數點移動2位,平方千米到平方米的進率是1000000,小數點移動6位。 另外可以要求學生用邊長是1( )的正方形面積是1( )來描述各面積單位,相信學生在熟記之后,能幫助更好的理解進率。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13
教學內容:(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土地面積單位1公頃、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
3、進一步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難點:形象感知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使學生了解1公頃、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學準備:讓學生課前測量一下操場的長和寬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球賽嗎?(學生自由談一談,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我們一起看一幅體育場的圖片好嗎?師出示情境圖。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尋找數學信息。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發(fā)現(xiàn)的數學信息。師:現(xiàn)在老師很想知道這個體育場的面積有多大,你們能幫助老師想一下辦法嗎?生:??
(生可能會說,這么大,怎么量呀?)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比平方米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師板書課題:公頃和平方千米
設計意圖:用學生平時喜歡觀看的足球賽為教學情景,學生感興趣,在這種氛圍下將學生帶入新課的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動一:學習公頃
師:同學們,你們課前對操場的長和寬進行了測量,誰能說一說自己測量的數據?生:我測量操場的長是140米,寬是100米。
根據你們測量的數據,你能計算出后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學生獨立計算出操場的面積是多大。
140×100=14000(平方米)
師:你認為用平方米去測量像操場這樣大的面積方便嗎?
生:不方便。
師:其實有一個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多大的面積是1公頃呢?誰能估計一下,你認為1公頃有多大?
生:教學樓那樣大。
生:象操場那樣大是一公頃。
師:1公頃到底有多大?
教師邊說邊板書: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同時
也讓學生看到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為何讓學生進行估計,原因在于:學生在沒有一公頃的概念前的估計屬于一種,無尺度的估計,也就是隨意估計,想它是多少就估成多少。而在知道了公頃的概念之后,就好象給了學生一把尺子,對于所接觸的面積就可以用這把尺子進行度量。前后的對比有利于學生對概念的掌握。
師:剛才同學估計我們的教學樓大約是一公頃,在你知道了一公頃有多少之后,你認為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生:不正確,因為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而我們的教學樓的長不到100米,寬更不到100米,所以它的面積沒有1公頃。
師:你怎么知道教學樓的長和寬都不到100米,你進行測量了嗎?
生:沒有。因為我們對操場進行了測量,操場的寬是100米,而教學樓的長和寬都沒有操場的寬長,所以我認為它的面積不到1公頃。
師:剛才有的同學說,操場的面積是1公頃?你認為呢?
生:我認為不是。因為操場的長比100大,所以我認為操場的面積不是1公頃,但是可以說是操場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
設計意圖:教師針對學生前面的估計,讓學生進行分析前面的估計是否準確,這有利于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判斷,從而達到更有效地學習、理解1公頃的效果。
師:那么公頃和平方米之間是什么進位關系呢?誰能說一說?
生: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得知,因為邊長是100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而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又是10000平方米,那么10000平方米=1公頃。
師:那么2公頃=多少平方米,30000平方米=多少公頃
活動二:學 平方千米?它和公頃有什么關系呢?學習
注意:這里學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門的,也可能是比較直接。當學生的回答效果較差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我們學習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它們都是邊長的多少的正方形。
然后,請學生自己閱讀課本第84頁的內容,然后交流從中獲得和的數學知識。(平方千米也可以寫成km2及1平方千米=100公頃)
設計意圖:在這里,我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探究平方千米,對其有一個初步的理解,然后再由我將學生的知識通過引領,歸納到學習的知識點上來,學生比較感興趣。
三、方法應用:學習小知識
課件出示,讓生了解公頃和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設計意圖:加入小知識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不但可以放松一下,而且還能了解到“生活中的數學”,可謂一舉兩得。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更大的面積單位,你們都知道了吧?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同學們學得可真棒,回家后跟家長講一講自己的收獲,好不好?下面進入我們的課堂小檢測,好嗎?
設計意圖:利用商量的語氣,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尊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公頃與平方千米教學反思02-14
公頃、平方千米新課標三下06-11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02-13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09-21
平方根教學反思06-12
平方差公式教學反思05-16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2-09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6-10
認識千米教學反思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