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
《荷葉圓圓》這篇課文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fā)他們的想像。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我著重引導學生感受荷葉之美,感受趣味盅然的課文內容,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自主學習,學會積累語言材料,并運用語言,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以下兩方面是本節(jié)課做得比較好的方面:
一、 個性朗讀,自主體驗,讀中理解,讀中領悟。
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而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并逐步培養(yǎng)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整節(jié)課重視讀的訓練,始終以讀為主。朗讀的形式多樣,并在讀后給予鼓勵性評價,逐步引導學生由讀通到讀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落實了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的行為。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激發(fā)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在讀中積累語言,并培養(yǎng)語感。
二、 注意語言內容,更注意語言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四種小動物充滿欣喜地將荷花當成自己喜愛的東西是本課的內容所在,也是學生注意力聚焦點;而“荷花是......”的比喻句式和重復結構是本課最顯著的語言形式,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點。我以內容為憑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我知道“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因此我及時地給已經在閱讀課文中得到許多啟示的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引發(fā)學生想像:“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都帶來了快樂,荷葉也一定給小朋友帶來快樂。出示語言形式,引導小朋友根據句式提示,仿說仿寫文段,有利于調動學生和生活積累,發(fā)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yǎng)了他們綜合應用的能力。從學生的作品來看,語言稚嫩,也叫粗糙,可也有不少鮮活的靈感之花,不時給人帶來驚喜。
這一節(jié)課學生全情投入,學得有滋有味,這實在讓我欣喜,可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值得好好反思。如:
。1)自己深知范讀的重要性,可由于自己的不自信,不敢?guī)煼,這對指導學生的感情朗讀,或多或少有些影響。
。2)自己精心設計了閱讀連接,給學生帶來相關的美文,可由于時間不夠,只上學生聽了一遍,頗有一中淺嘗截止之感,如果能多給學生自己讀讀,自己品味的時間,也許效果會更好。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2
《尾巴的功能》是一年級下學期語文第七單元的起始課,我把這節(jié)課的目標確定為:學生隨文識字,認識“甩”等9個生字,能夠讀準字音;通過多種形式讀文,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科學、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引導讀書;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縱觀整節(jié)課,我?guī)ьI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教學目標,F將本堂課的表現做以反思。
一、識字教學重情趣。
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教學程序,選擇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趣味教學法,把游戲引入課堂,比如“送字寶寶回家”;注意調動多種感官,例如以介紹四種動物尾巴功能的圖畫刺激學生視覺,以動手操作——找朋友、揭字卡作用于學生觸覺;以互讀表演讀反復作用于學生的聽覺;以屏幕飛入的.詞語像磁石一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己發(fā)現、自由交流識字方法,調動學生的智力和情感因素,這樣,多種感官協(xié)同活動,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主動、生動地完成了識字任務。
例外,不僅注重將生字放到生活環(huán)境中去識記,同時重視在文字本身上下功夫,把生字放在陌生的語段中去夯實字音,以及及時引入象形文字,介紹我國古老文字的淵源,都是一些大膽的嘗試,力求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新鮮的感覺和美好的向往。
二、朗讀指導重感悟。
學生借助拼音,憑借躍躍欲試的心理和強烈的表現欲望,在自讀互讀中很快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了。然而,學生是否能感受動物尾巴的功能這種情趣,又如何把自己的悟出來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卻離不開老師的指導。我沒有做朗讀技術上的指手畫腳,而是抓點帶面,在教學非洲鱷尾巴的功能時,“我的尾巴是武器,揮舞起來力無窮……”先讓學生讀,讀后談談自己朗讀的原因,很多孩子很有表現力,未經老師的知道就把“無窮”重讀了出來,為什么要重讀“無窮”?讓孩子自己說說原因,由學生自主體會“無窮”的含義,暢所欲言,老師只是起到了一個點撥的作用,在學生暢談后再出示“無窮”在詞典中的解釋。這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主體,讓學生做主人,甚至是嘗試了指導者的身份。
三、開展教學重實效。
雖然是一節(jié)公開課,但既然是上課,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學生,都要讓他們有所得,教師上課的目的始終應該是為學生服務,這一點是我所堅信而且一直遵循的。當學生的學習出現了波折時不能急匆匆地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力求讓他弄懂、學會,堅持學有所得。
這是一篇蘊含豐富科普知識的小文章,介紹了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但自然界是博大的,動物的范疇更是寬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進行拓展,適時適度地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科學、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并引導讀書。
本節(jié)課也仍然有值得商榷之處:對朗讀的指導方法多樣很重要,形式活潑對低年級孩子來說也很重要,但應堅持從文本出發(fā),讓學生、指導學生盡量去體會語言的魅力,嚼出文字的滋味。我們要建立這種真正的語文情境,把學生柔和地自然地包裹住,不管是什么樣的文章,只要有文字,就要盡力保護這種感覺不被破壞,讀文、曉意、懂理。在文字上下功夫還是我應該繼續(xù)探究和思考的。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3
“我的發(fā)現”這一項是引導學生發(fā)現按偏旁歸類識字的方法。在引導發(fā)現時我將這幾個漢字的偏旁和部件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筆寫出來,讓學生認讀這些漢字,去發(fā)現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拔視J”要求學生自主認識“餅、飲、餃”等三個“饣”旁的字和“豬、狼”等兩個“犭”旁的字。部分學生在學前班有基礎,能說出偏旁的名字 “我會填”啟發(fā)學生發(fā)現用一個部件和幾個部件組合,構成幾個新字的.識字方法。我先出示漢字“今”,讓學生回憶在學過的生字中,哪個字里有“今”?然后,讓學生說說這個字的偏旁;再給“田”加上偏旁,變成另外一個字等等方式。“讀讀記記”是讓學生通過讀積累句子,并鞏固生字。日積月累,學生就會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潛移默化地進行自我教育。我在教學時,先讀一讀句子,再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在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再記誦就比較容易了。
“我會寫”是讓學生積累反義詞,鞏固學過的生字。先讀一讀“冷、熱”,再說它們兩個字義的關系,接著說出其余5個字意思相反的字。最后書寫這五個字。書寫時,提醒學生注意字的間架結構。“我會讀”,內容是一篇小童話,講述了富有愛心的小雨點和一群小朋友不讓老爺爺淋雨的事。教學時,應設計多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在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讀中積累語言,在朗讀中感悟文章內容?梢韵茸寣W生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然后可以安排賞讀,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還可以進行配樂朗讀,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能力。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4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本詩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圖。
本詩共七行兩句,前兩行直接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介紹了此處是一個可以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
可謂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學生通過學習古詩可初步體驗到詩中精彩的語言,受到古詩文的熏陶?梢寗偨佑|漢字的一年級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感悟到語言的凝練之美,就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必須由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看圖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一、揭題激趣,感受美。
新課一開始,我從課題引入江南是一個魚米之鄉(xiāng),然后憑借多媒體課件出示采蓮圖給學生看,請小朋友說說江南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二、讀誦詩句,感悟美。
請小朋友們讀讀詩歌。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我讓學生讀課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圖,教師引導: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在學生交流后,教師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惫膭钔瑢W站起來,配上動作讀。通過師生齊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 “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再有課文要想熟讀成誦,就必須反復地讀。但我不提倡機械的反復讀,因為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學生讀書的興趣,嚴重壓制他們身心的發(fā)展。低年級學生的表現欲很強,在指導背誦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對于這個學生應該很感興趣,這樣課堂氣氛就比較活躍,就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讀中想畫,欣賞美。
請小朋友們看畫面,猜一猜“蓮葉何田田”是寫蓮葉怎么樣的?以圖解詩,以讀代講,用想象把詩句還原成畫面,把學生帶入夢中的江南,自然地讀出了贊嘆之請。還沒讀到“魚戲蓮葉間”時,學生顯得有點坐不住了,一年級的小孩子自控能力差,很難把一節(jié)四十分鐘的課堅持到底,于是,我靈機一動,話鋒一轉,說:小朋友們,愿意跟著老師劃著小船到“蓮葉田田”的湖里去采摘蓮子嗎?這么一說,小朋友們的精神頓時又來了,我因勢利導——“那就讓我們劃起槳兒,去欣賞蓮葉田田吧!”話畢,輕輕地劃了起來,小朋友們也都學著他的樣子,進入了情境,有的小朋友動作太大了,影響到了同桌的小朋友劃槳,于是我說:“我們可要輕輕地劃小船哦,別碰疼了蓮葉,碰傷了荷花哦!”小朋友們都是善良的,聽我這么一說,趕緊放慢了速度,劃得很輕很輕,好象真的是泛舟湖上一樣,入情入境,就在小朋友們開心劃著小船的時候,我突然叫起來:哎呀,快看一小魚,我接著吟誦:魚戲蓮葉間——故意拖長了聲調,小朋友們沒跟著接,于是我又接著說: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小朋友們明白了,有的說:魚戲蓮葉南。有的說:魚戲蓮葉北。就這樣,由發(fā)現小魚的驚喜而發(fā)出的叫聲不絕于耳,當時那場面的熱鬧和劃船的歡快溢于言表。這五句幾乎相同的詩句,本來學生是很難讀出層次感的,讀這五句詩時,大部分學生不解其味,只知道有魚,與上句斷開理解,抓的是“魚戲”。卻不知道此處是“互文見義”的手法,經這么一劃槳,一發(fā)現,一驚喜,一叫喊,小朋友們茅塞頓開,立即領悟到了這五句詩是采蓮人的驚喊,再指導朗讀自然也就輕松得多了。
這首詩簡單易讀,瑯瑯上口,故不須在背誦上花較多時間,應著重指導學生對詩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臨寫。在指導朗讀詩的第二句時,因為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學生讀起來會沒有精神,設計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很活躍,達到預先的目的。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5
昨天就《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進行了授課,備課時發(fā)現這一課不好備,而且是第一課時,要想出彩,真的是要下功夫。拿著課本,帶著教參,對著課件,我在家苦惱了兩個夜晚,還是理不順這篇課文的思路,周四匆匆忙忙上了這一課,感覺存在的問題很多!
1、導入的時間太長,大約用了十分鐘,一節(jié)課也就四十分鐘,用了四分之一的時間,從井導入,用圖片,引出井,認識象形文字,導出課題,繞了一圈,其實沒有這個必要,簡單點,直接導入就行。
2、識字環(huán)節(jié),重在于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但老師牽的太多,學生的思維未被激活,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課堂氛圍有些沉悶。
3、朗讀指導還不夠,這一節(jié)課的朗讀目標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讀文,但學生讀書的面還不夠,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達到目標?怎么樣讀,是流利地朗讀?方法是什么?老師要和學生一起在讀中發(fā)現,重在讓學生歸納總結。這節(jié)課,朗讀環(huán)節(jié),匆忙而過,仿佛蜻蜓點水,不深入。
4、寫字環(huán)節(jié),觀察的方法是什么?看結構、比寬窄,比高低,找占位,這樣的方法并沒有交給孩子,所以只有部分學生觀察很仔細,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認真觀察了,寫字教學枯燥,時間不夠,孩子們注意力不夠集中。
改進措施:
1、深入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看看每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什么,讓課文的.課時備課與單元備課緊密結合,同時要多看名家課例,舉一反三,要會學習,還要多學習。
2、備課要備詳案,尤其是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如這一課的識字環(huán)節(jié),識字方法有哪些,學生會提到哪些?哪些學生不知道,也需要掌握,執(zhí)教老師自己要知道,課堂預設要精、準、細,在備課上一定要下足功夫。
3、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缺口,知道學生哪方面是薄弱點,課堂的訓練重點是什么,要把握住,不能偏離,若是學生扯得太遠,要及時地學生拉回來。
4、課堂流程要完整,時間要把握準,板書設計要體現這節(jié)課的重點,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知識點之間要能通過板書串連起來。
5、要學會用兒童的語言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真正讓課堂動起來,讓學生有所收獲。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6
到昨天,和孩子們一起讀完了第二單元的內容,合上書本一直縈繞在我心頭的就一個字“愛”。
長期以來,人們總認為“愛”是個沉甸甸的字眼,可是在本組文章中,關于愛的話題是在一組輕松愉悅的小故事和小詩歌中緩緩潤澤的!蹲R字2》是借鑒傳統(tǒng)的“三字經”的語言形式將愛的教育編成了新“三字經”,孩子們讀起來朗朗上口;《看電視》中球迷爸爸放棄球賽,把電視換成奶奶愛看的京劇,而戲迷奶奶也關掉京劇,換成足球頻道;《胖乎乎的小手》不僅為爸爸拿拖鞋、為媽媽洗手絹,還給姥姥撓癢癢;《棉鞋里的陽光》中賢淑的媳婦給婆婆曬棉被,美好的'品質濡染了小峰那幼小的心靈,他也給奶奶曬起了棉鞋,想讓奶奶更暖和;《月亮的心愿》中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幼小的珍珍把盼望已久的郊游也放棄了……我這教者讀這組課文能讓親情和愛在心中流淌,可怎樣讓“愛”在學生身上繁衍這是我本組教學重點研究的課題。反思本單元的導學方法和學生的反饋結果,我覺得在高效課堂探究的思想指導下,“愛”得到了繁衍 。
反思一:
學生會的不教。由于我班上學期的經典誦讀積累了《三字經》,已經知道三字經的文本形式和朗讀形式,所以在教學《識字2》時,孩子們根本不用老師教讀,他們拿起兒歌就朗朗上口地讀得很生動!犊措娨暋焚N近學生實際,換頻道、看精彩的球賽......這些動作學生再熟悉不過,學生只要一讀文本就會浮現在眼前,所以在學這些文章時我講的很少,大量的時間是讓學生去朗讀,如小組內練讀、小組長推選組員展示讀、小組開火車讀、你讀我來賽......
這多種形式的讀,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增強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這樣我教的輕松,學生讀得愉悅而且理解透徹,不用我講他們對文中的關鍵詞“心里裝著的秘密”也有了答案,那就是──“愛”(對他人的關愛)。 “我”的家人互敬互愛,為了他人的快樂,放棄自己的喜好。
反思二:
讓學生在合作中解疑。學生在預習每篇課文時,都試著提了一些問題,課堂上不可能讓每個人的問題都展示出來討論回答,教者又要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品質,這是一組值得教者探究解決的矛盾體,于是在課堂上我把這組矛盾體放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解決。如《棉鞋里的陽光》一課,有的學生預習后就提出了問題:1、小峰為什么也學媽媽給奶奶曬棉鞋?2、我應該向小峰學點什么?
在《月亮的心愿》這一課,有的同學就提出了月亮為什么要想讓明天下雨?本來孩子們預習后提出的這些問題,答案很簡單,只要把課文多讀幾遍,或者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答案就出來了,可這是孩子們在自讀課文后的思考,雖然答案簡單可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生活經驗太少,要想透徹還是有難度的,所以,在導學過程中,我不是急著讓孩子們去文中找答案,而是讓他們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在小組里說一說、讀一讀、議一議、辯一辯,達到合作探究答案、學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使他們明白只要互相交流就會有收獲,自己很能干能解答同伴的問題,從而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提問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7
本文的學習目標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會寫四個字,通過讀課文感受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昨天下午就已經讓孩子預習課文了,上來就直接檢查孩子預習情況,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著色,加強色彩化,讓孩子多讀,多和這些生字見面,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然后就一些稍微難的'字交流識字方法,最后采用登山比賽的方式鞏固生字。寫字,本來準備寫四個字,因為怕孩子連寫4個字,注意力會不集中,我分開來教,交流完識字方法后,指導學生寫嚇和叫,這兩個字比較簡單,朗讀完課文后,重點指導那和都的右雙耳,(自己在識字那里比較拖沓耽誤時間,這里沒有完成)朗讀課文時,我主要抓住兩個問題進行教學,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危險,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重點抓住他們不同表現的動作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比較讓孩子感受司馬光遇事不慌、沉著、冷靜、聰明、積極動腦思考的品質。
我自己覺得沒做好的地方:1、前面部分有點拖沓,想重點指導的兩個寫字沒有寫。2、自己說的太多,不敢放手讓學生說。(觀察圖畫:假山下面有個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我想引導說出在這里玩會暗藏著危險,引導不夠好,我就直接說了,用有的……有的……進行說話訓練,我是以填空的形式進行了給寫了兩個句子。我本來想進行完這兩個句子后,讓孩子自己仿照著句子再說幾個,時間有點緊,就沒有進行。3、在學習司馬光的表現這一部分時,自己有點慌,講的有點過快,自己沒穩(wěn)住,學生也有點興奮,紀律沒前邊好。4、自己應該少說,讓孩子多讀,讀的還有點少。5、我做了一棵蘋果樹,獎勵給表現好的同學,沒完全發(fā)揮好作用。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8
仍然是用編兒歌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聲母。學生編兒歌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充滿想象力。他們編的兒歌是這樣的:馬兒跑步ddd,馬蹄印兒ddd;傘把兒朝上ttt,一個門洞nnn,一根小棍lll,手拿棍兒趕小豬,嘞嘞嘞。聽著學生編的兒歌,我確實感到學生其實是非?蓯鄣摹H孀涌山!
為了明天的課,我今天講的有點快,讓學生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學習了dtnl,并且還拼讀了他們所有的音節(jié)。學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如何把課堂教學落到實處,我必須進行思考。課堂紀律仍然顯得有點亂,如何使課堂教學亂而有序,活而不亂,我也必須進行思考。
今天聽我們新調來的老師的課,我的意圖是讓學生看情景圖編故事,讓學生能通過圖繪聲繪色地講出故事,也許是我先入為主的緣故吧,在這里就沒有充分的發(fā)揮出學生的主動性,是我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學生,因此學生就不能自由的表達,失去了發(fā)展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我總覺得老師和學生一塊學習,我們才會真正感到教學相長的樂趣。因此在這里盡管花費了許多時間,也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兒歌的學習,也有點限制學生的思維,讀的形勢比較單一,除了表演讀以外,似乎沒有其他的形式。但是在表演讀方面,齊迪表現出的特別出色,她充分地讀出了兒歌所蘊含的對小草的關愛的情感。這首兒歌非常順口,活潑,我模仿著兒歌也編了一首,目的`是讓學生展開想象,發(fā)展他們的語言,結果學生表現得比較拘謹,只有劉正楊同學編出了小兒歌。他編的兒歌是這樣的:小魚小魚輕輕游,小田雞小田雞慢慢跳,要是弄疼了小水草,我就不跟你們好。我在啟發(fā)學生想象力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必須在以后的教學中善于摸索,讓學生在一個無限的空間中馳騁想象。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教學反思是下課后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自我評析和反省。用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便總結教學經驗和不足。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鬃诱f過:“吾日三省吾身”。這里的“省”是指回顧、反省、檢查自己一日之內的所作所為,有無不足之處,以便改正自己的行為。《學記》中也有“學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蓖ㄟ^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回顧檢查自己教過的課,寫出教學分析,找出不足,久而久之便能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學反思是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本節(jié)課的自我評價,對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與備課、上課一樣,一絲不茍,認真回憶該節(jié)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有可能發(fā)現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從而對知識、技能、技巧等缺漏典禮演講稿情況了如指掌,有的放矢的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長期堅持,不僅能總結積累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guī)律;還能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著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一、課文教學“教什么”
這是針對教學內容而言的!敖淌裁础钡膯栴}是教學內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的高低。
在這個問題上,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教學內容的.空泛化和純知識化。所謂“空泛化”,就是教師講授一篇課文,無論是滔滔不絕地“分析”,還是狂轟濫炸地“提問”,教學的著重點都放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什么劃分結構、歸納段意、總結中心思想及寫作特點等,這些看起來好像很有條理,而實際上沒有體現出語文的“特色”來,課上得很空。而這些屬于課文內容(即文章“寫了什么”)方面的知識,學生只要認真讀一兩遍課文基本上都能把握。一個又一個寶貴的40分鐘,就這樣白白地耗費掉。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無效勞動就集中體現在這一點上。所謂“純知識化”,就是教師在講課文時,眼光聚焦在“這是什么”的層面上,如“這個字”怎樣讀音,“這個詞”怎樣解釋,“這篇文章”分幾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等等,內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課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個稀爛,然后再吐出來一口一口地喂給學生,把語文課上成“告知”課,學生只須記住就是了。
所以導致上述現象的存在,就是相當數量的教師片面地認為課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記住文中字、詞等知識。應該說,這是課文教學的一個任務,但絕不是惟一的任務,更不是終極目標。我在聽課中經常發(fā)現很多語文教師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課文內容”列為“教學目標”中的一項。而在實際教學中,落得最實的,教師最賣力氣解決的也是這一項。我們說,在課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寫了些什么,這只是課文教學的低層次要求,而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到課文內部,理解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功能,才是課文教學的高層次要求和根本任務。不然的話,講了《致橡樹》,就是為了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愛情觀;講了《祝!罚褪菫榱俗寣W生認清封建禮教的罪惡;講了《蘇州園林》,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蘇州園林的格局和特點……這就不叫語文課了,而變成政治課和地理常識課了。我們的語文教師,長期以來一直在教學的園地里為別的學科任勞任怨地、辛勤地耕耘著,而把自己的這塊語文“自留地”“責任田”給荒蕪了。
那么,課文教學究竟應該教什么呢?一句話:教語言。
課文教學的核心是語言教學,抓住了語言,就抓住了課文教學的核心。語言知識包括:標點知識、語音知識、文字知識、詞匯知識、語法知識、修辭知識、邏輯知識和文體知識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課文教學中不僅僅要學習、掌握這些“死”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作者是如何靈活巧妙地運用這些“死”知識來表情達意的。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的!苯逃啃轮朴喌摹墩Z文課程標準》也明確寫道:“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合稱,構成“語文”的要素就是語言,如果離開了語言,“工具”不能稱其為工具,“人文”也就不復存在了。這就再清楚不過地告訴我們,課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指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正確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材料,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
二、課文教學“怎樣教”
這是針對教學方法而講的。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稱其為“科學”,我們就要探求其規(guī)律。按規(guī)律施教,教學就順暢,效率就高,反之,教學就滯塞,自然就達不到目的;稱其為“藝術”,我們就要講究方法。教法得當,效率就高,教法不當,效率就低。
當前,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師在課文教學中只注重字詞知識教學和內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語言的運用之妙和表情達意的功能。這一點在畢業(yè)年級的課文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齡較長的教師,長期教學實踐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學套路,反映在課文教學上,就是用一種教學模式去應付各種體裁的課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學模式化,課上得很死。三是以講為主。一些教師在課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動搖,以講為主,全面灌輸。特別是在分析課文時,總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這個層面,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總想分析出其微言大義來。仿佛不這樣教就顯得教學沒有深度,不這樣教就不算完成教學任務,不這樣教就展示不出教師的淵博學識和高深理論來。有時為了追求課堂上的表面活躍,大量的提問充斥課堂,滿堂講、滿堂問、串講串問,把語文課上成問答課。這樣的教學,現在還相當普遍。四是題海戰(zhàn)術,F在的學生,除了極少的上課時間,大部分時間都被“考試”“訓練”給占滿了。什么“課課練”“單元練”“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畢業(yè)年級還有不止一次的“模擬考”,等等。學生整日里泡在“題!敝卸荒茏园,而考試時最感頭疼的還是不會閱讀分析。這除了試題本身的因素外,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題海戰(zhàn)術的不靈驗。
教學方法上存在的這些問題,究其原因,說到底,還是對課文教學的認識上的偏差所致。我作為年輕的語文教師,學歷都已達標,工作熱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但我對自己的教學不滿意,很盡快擺脫這種局面。所以,要解決課文教學“怎樣教”的問題,正確認識課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第一幅圖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在校門外,老師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學。有的小同學結伴來到學校,有的小同學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學校。畫面上,一個小同學正在聽媽媽說著什么,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說“再見”,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老師互相問好。校園里,教學樓高高矗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有幾個同學正在掃地、澆花。
通過觀察此圖,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學校生活的一些側面,感受老師的親切,并學習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第二幅圖以“學習語文很快樂”為主題。
教室里,同學們正在上語文課,學習生字“馬、牛、羊”。黑板上貼著馬、牛、羊的圖片,一位小同學正在把生字卡片貼到相應的圖片下面。女教師親切地望著她,愉快地微笑著。其他同學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專心地看著黑板。
此圖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語文課的學習內容和形式,感受語文學習的生動有趣。
第三、四幅圖以“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
第三幅圖上,一位男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第四幅圖上,一位女同學正在寫字。畫面上,作業(yè)本平放,小女孩頭正、肩平、背直,胸離課桌一拳,眼離本子一尺,兩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執(zhí)筆。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約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筆桿握得松緊適度,筆桿上端稍稍向右偏,緊貼虎口上,與紙面約成45度角。這兩幅圖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zhí)筆方法,為今后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
教學要求
1
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guī)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3
教學準備:國旗、寫有“馬、牛、羊”字的卡片和有關國歌的課件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
你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你長大后干什么?同桌討論后教師指名說。同學們要實現理想,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很多同學都喜歡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樂園。播放《上學歌》讓孩子們一起跟著唱。然后初步地認識語文書。
。1)直接利用語文書進行導入,然后帶領孩子們認識語文書的封面,并認讀“語文”兩個漢字,這里的要求只要整體認識就行。
。2)我們又設計讓孩子們充分翻看語文書,引導學生說說語文書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歡語文書嗎?為什么?激發(fā)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3)告訴學生圖文并茂的語文書是將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
。4)小組合作認識目錄、頁碼、討論一下怎樣愛護語文書,在學生認識頁碼和目錄的基礎上,實踐一下用目錄去試著找找課文,
。5)讓孩子點課文,教師來范讀課文,在讀的時候教師要入情、入境地去誦讀課文,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導學生整體認識“年級、班級”這幾個字,并在語文書上正確地寫上自己的姓名,
2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
請同學們看第一幅圖:
(1)這是什么地方?
。2)畫面上有什么人?
(3)他們在做什么?
。4)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
。5)請給第一幅圖起個名字-------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3、教學注意事項:
。1)、觀察后,可以請同學在教學掛圖上指出每個人物的身份。如:“這是老師。這是新同學。這是新同學的媽媽。
。2)、通過自主觀察圖畫,講述畫面內容,學生逐步了解學校生活,知道在課堂上要做些什么,該怎樣去做。教師切忌用單純的講解,代替學生對畫面的觀察和感受。
。3)、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入學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見到老師應該說什么?老師會對小朋友說什么?教師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確,都要鼓勵。
4.情境演練。創(chuàng)設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
。1)教師和學生一起模擬的.相互問候;并告訴同學們每天第一次見面時見到老師都要向老師問好。老師可和同學共同模擬練習。
老師:清早,我在上學路上遇見了孔陽同學??
王洋(起立):老師早!
老師:孔陽,你早!
(老師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相遇的地點可以分別是學校門口、校園里、辦公室前、教室里??同學志愿扮演老師和學生,互相問早、問好。)
5、聯系學校實際。把觀察圖畫和觀察校園結合起來。
引導學生了解:
(1)我們學校的旗桿設在哪里?
(2)我們怎樣舉行升旗儀式?
(6)我們學校有哪些專用教室,我們在那里上什么課?
。7)我們學校的操場在哪里,那里有哪些體育和游戲設施,課間、課后我們應該怎樣在那里游戲、鍛煉?
。8)圖上還有一些同學在國旗下做什么?是怎樣做的?你會做嗎?通過觀察圖畫,初步知道入學以后應該做些什么,怎樣去做。教師切忌用單純的講解,代替學生對畫面的觀察和感受。
6、進行模擬練習。
創(chuàng)設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
在引導學生觀察國旗的同時向學生簡述參加升旗儀式的要求,并播放一段國歌,師生共同模擬向國旗行注目禮。
7、課堂拓展:
讓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識和技能,把幼兒園和生活中的學到的都展示出來,
。1)誰會講故事、背古詩、猜謎語、寫漢字、讀拼音、說兒歌??
(2)告訴學生其實學習語文就是學習這些本領,而且在生活和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已經學到了不少,
以此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習的內容,消除與語文的陌生感,拉近與語文的關系。
。3)推選故事大王
8、小結本課學習情況,表揚表現好的同學。
第二課時
1、指名說說上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上學真好,學習語文真好,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先提問:我們班誰是識字大王?指導觀察第二幅圖
(1)同學們在上什么課?
。2)這些字你認識嗎?
。3)誰愿意把“馬、牛、羊”這些字貼在“馬、牛、羊”圖片的下方?
(4)誰愿意把這些字讀給大家聽?
。5)你愿意把這些字教給大家嗎?
3、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4、可以找出會讀這些字的同學進入學習小組教給大家學習,讓那些認識一些漢字的孩子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激發(fā)他們多認漢字的愿望。同時告訴不認識這些漢字的同學,學習漢字并不難,很快大家都會認識這些字,經過語文學習大家都能看書、寫字。讓所有的孩子都覺得學習語文很有意義,上語文課很有趣。
5、課堂小結:表揚表現好的同學。
第三課時
1、指名說說上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同學們會讀書的姿勢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
3、教師表揚坐得好的同學。
4、指導觀察第三幅圖,引導學生說出:一位男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5、請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同桌互相糾正。教師巡視指導。
6、請坐的好的同學做給大家看。
7、教師表揚坐的好的同學。
8、來到學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歡什么?然后,試著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腦袋里想到的都畫下來,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教師在孩子們畫的過程中和孩子們親切地交談,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也可以幫助那些遇到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孩子,借機了解一下整個班級的執(zhí)筆姿勢情況,看看對的有多少,不對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調整教學,發(fā)現不正確的姿勢要及時糾正。
9、當大多數孩子完成作品后,讓他們寫上自己的名字,讓他們一個個站起來說說自己畫了什么?要求,如:用普通話去說,聲音要響亮,態(tài)度要大方,想好了再說,說話要流暢????在孩子說的過程中我們也要留意一下班級中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是哪些同學,一般的是哪些,較弱的是哪些。
10、孩子說完后老師用簡短的文字為他們寫上主要內容,并且做適當的評價,評價要尊重孩子的個性,以鼓勵為主。
11、同學們會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zhí)筆方法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
12、教師表揚做得好的同學。
13、指導觀察第四幅圖,引導學生說出:第四幅圖上,一位女同學正在寫字。畫面上,作業(yè)本平放,小女孩頭正、肩平、背直,胸離課桌一拳,眼離本子一尺,兩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執(zhí)筆。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約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筆桿握得松緊適度,筆桿上端稍稍向右偏,緊貼虎口上,與紙面約成45度角。
14、請大家按以上要求做,看誰做得好?同桌互相糾正。教師巡視指導。
15、請做得好的同學做給大家看。
16、教師表揚做得好的同學。
17、總結:
同學們按這兩幅圖上學生的樣子去做,可以使我們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zhí)筆方法,為今后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
教學反思:
培養(yǎng)良好習慣。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的,但起步的訓練十分重要,入學教育要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打好基礎。如,觀察第三、四幅圖時,要指導學生認真看圖,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同時要指導學生模仿圖中人物練一練,教師逐個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教師在此后長期的教學活動中,依然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對學生嚴格要求,隨時提醒,及時糾正,常抓不懈。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有8個小節(jié),相比前面的課文,不但篇幅較長,不容易讀好,而且理解內容也有難度。在吸取了學習《看電視》一文的教訓后,我謹記“多讀方能自悟”的原則,幫助學生學好這篇課文,為學習下一課《月亮的心愿》打好基礎。
我至少花了將近20多分鐘的時間以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課文,并著力訓練他們最感興趣的分角色朗讀,讓他們初步體驗讀書的快樂。我也時不時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激勵他們:“你們讀書的聲音真好聽!薄澳愕穆曇舯纫郧案窳,能讀好問句,真棒!”……在老師的鼓勵,同伴的夸獎中,孩子們讀書熱情比較高,搶著當眾表演朗讀。
在他們了解課文內容后,我就以“你喜歡誰?為什么?”引導學生用文中語句說明小峰是個好孩子,我相機板書“擺棉鞋在陽光曬到的地方、把棉鞋放回床前”,讓學生體會到小峰做事細心,再指導觀察插圖,練習說話,注意讓學生留意畫面人物的表情,指導他們把意思說清楚。同時聯系課文前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知道小峰的媽媽是個孝順老人的好媽媽。
以上學習環(huán)節(jié)進行得比較順利,因為給予給孩子的讀書時間很充足,讓學生真正進入故事情境,和老師一起與文本對話,這真是驗證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再想一想,覺得自己組織讀書的方式也有待改進。雖然大多數孩子開始喜歡朗讀,學會了和同桌合作讀書,互相正音,但是除了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外,得多運用競賽的方式,激發(fā)起孩子們你追我趕的上進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不斷提高朗讀水平。
的確,一年級學生學習語文,關鍵是要學好字詞,對于閱讀教學,就應該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下,有充裕的時間盡情朗讀,不為別的,只為培養(yǎng)讀書興趣,提高朗讀的積極性,那么,所有他們該理解的問題,能感悟的內容,也都通過朗讀解決了。只要自己今后能繼續(xù)強化這方面的認識,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語文,應該是很輕松愉快的事情。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比大小》一課主要是在初步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簡單分數(分母不大于10的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比大小》。分數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比較抽象,我充分地運用畫圖的方法,借助面積模型讓學生經歷比較的探索過程,掌握比較的方法。
一、在操作中理解
教學中,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讓學生動手操作上。在比較1/4和3/4誰大誰小時,先讓學生進行猜測,而后請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畫圖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測。在驗證環(huán)節(jié),有的`用正方形,有的用長方形,有的用圓形等各種形狀來表示心中的1/4和3/4,由于經歷了實際操作的過程,學生對于分數大小的實際意義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不斷的形成表象,因此對于這兩個分數大小的比較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比大小》》。
二、在交流中學習
在學生得出比較結果之后,還注重讓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不僅動手而且動腦,將自己比較的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中,學生不僅理清了知識的結構,而且提出了不同的方法,通過交流、碰撞,激活思維,思路開闊,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共同完善。從而自己得出結論:可以借助分數單位來比較,進而歸納總結同分母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三、在質疑中提升
當學生探究出同分母比較大小的方法后,有一學生冒出了一個問題:同分子的分數怎么比較?這個問題問得正是時候,我正要引導學生探究這一問題。于是我直接把問題轉拋給學生,學生在經歷猜測之后,同樣用自己喜歡的畫圖的方法來解釋說明自己的比較方法。由于是學生自主想探索的問題,所以探索的積極性明顯地提高了,在相互補充,相互完善中,輕松的得到比較的方法。
上完這一課,讓我比較滿意的是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問題意識逐漸的冒出來了?刹蛔愕氖沁@樣的學生還不多,還有一部分的孩子只停留在聽的層面,在總結發(fā)現規(guī)律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兩只小獅子》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tài)度:一只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只卻認為憑著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通過一懶一勤兩只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是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并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生字,同時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接知嘗試研讀,讓學生說說這兩只小獅子有什么不同的表現,哪里不一樣。通過理解感悟第二自然段的重點詞語,來體驗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的表現。再分角色來讀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把學生帶進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始終保持參與的角色意識,激發(fā)他們不斷地圍繞課文內容反復閱讀,感受,得到不同的感情體會。
在這節(jié)課中,我主要是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不斷的敲打,滾動,練習,進行想象生成。如在教學句子: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炭。對語言文字進行更深的挖掘,用生動形象的話讓學生的理解更具有生動性,生活性。如對于“整天”這個詞,讓學生知道“整天”就是“從早到晚”,而后聯系生活情景進行展開:呀,早上,當太陽剛剛露出半個笑臉,小獅子已經在草原上練習“滾、撲、撕、咬”,中午,太陽當空照,火辣辣的',可熱了。小獅子已經滿頭大汗了,可它還在練習“滾、撲、撕、咬”,晚上,太陽公公已經下山休息了,別的小動物都去睡覺了,小獅子還在練習“滾、撲、撕、咬”。又如在教學“滾、撲、撕、咬”時,通過做動作來做一回小獅子來練習本領,學生對于這幾個動作詞就能很好的理解了。而且這下面的教學中對這幾個動作詞也不斷滾動練習,加深理解: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回勤勞的小獅子,練習一下這些本領吧。當危險來了,小獅子卷起身子,趕快人“滾”到一邊,避開了危險。當小獅子發(fā)現獵物時,它悄悄地走到獵物的背后,忽地“撲”上去,把獵物用利爪“撕”開,狠狠地用尖利的牙齒“咬”住,他成功地捕捉到了自己的獵物。這些設計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這些句子。
但在教學懶獅子與小樹,以及獅子媽媽的對話時,對于理解更深一層的課文的內涵,學生還不是很能說出來,只是略微說出一些皮毛。如果在教學時進行這樣一個設計:如果懶獅子不練習本領,后果會是怎么樣?聽了獅子媽媽的話,他會怎么做呢?如果課文里有第四輻插圖,你想想可以怎么畫呢?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可能會更好些。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4
《小池塘》一文,這是一篇內容新穎、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我備了這課教案,我實施以后有幾點感受:
一、一個亮點
我認為抓住關鍵詞引入新課是本課的一個亮點。在揭示課題,知道這是一個池塘后,我追問:“池塘”和“小池塘”有何不同?我說:加上“小”字池塘就顯得更可愛了。會讀嗎?來美美地讀一讀,讀出對小池塘的喜愛。
上課一開始就把孩子帶入了優(yōu)美的意境。下面學習生字,學習朗讀課文,學習說話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都籠上了對小池塘的濃濃的喜愛之情。寫作文講究點睛之筆,上課也得抓住點睛之筆呀。
二、一個收獲
學習第二句“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崩斫狻耙婚W一閃”,你見過什么東西是一閃一閃的? 我讓學生練習生活實際理解這個詞意思。學生回答:霓虹燈是一閃一閃的;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運動鞋上面的燈一閃一閃的……我再引導學生理解比喻句,“水波”與“眼睛”有何相似之處?從而讓學生知道“水波”會閃,“眼睛”會眨,所以作家這樣打比方。
三、一個困惑
在進行思維拓展訓練時,讓學生模仿文中句式 ( )倒映在池塘里,像( )時學生有點困難。因為學生積累的'比喻句不多,這怎么引導呢?
四、一個建議
在學完第二段,對學生進行思維拓展,“我們剛學過的春天的景物你還記得嗎?”這一問,學生的思維一下被激活了,說道:燕子、布谷、蜻蜓、飛機、熱氣球……我接過話頭說:“對啦!只要地面上有的景物池塘里都有,地面上沒有的景物小池塘里也有,小池塘像不像一面神奇的鏡子?”所以齊聲讀“明亮的小池塘,美麗的大眼睛,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4-18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3-06
一年級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2-02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04-20
一年級語文《畫》教學反思03-27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04-18
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反思04-19
一年級語文單元教學反思12-28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2-26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