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1
這次陽光課堂展示,三課達標驗收,兄弟學校觀摩三者合一的情景化模擬教學活動,實施教學與課件目標結合,學生與教師合作,課外與課內銜接展示的教學,我也是圍繞學校品德課的教研課題 “支撐教學目標的主題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設計與課堂實施研究” 引導學生情景表演下課后的安全活動,讓我們分別從老師與學生的角度結合課件設計教學,體驗教學過程。
一、對備課的反思
在模擬教學過程中,我在其它班級試講了三次,教案也根據(jù)課堂情況修改了多次,在教案設計的過程中,我根據(jù)學校的陽光課堂教學設計的四個步驟:1、目標導航,嘗試自學2、匯報交流,梳理學點3、重點引領,突破難點4、總結運用,鞏固提高,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也設計了四步,并且每一步都有設計思路說明。為此,我得到了一個啟示:每個班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知識水平都不同,備課,不僅要備好教學內容,還要備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和原有的知識水平、性格、興趣愛好等特點。認真做好這一點,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二、對教學內容的反思
1、目標情景化導航,引導學生進入新課:
一開課教師請學生閉著眼睛聽歌曲《課間十分鐘》,情感體驗烘托主題導入新課,教師再提問請學生想一想:課間十分鐘你們都在做什么?我這樣設計由“課間十分鐘”的歌曲引入新課,讓學生在歌曲播放的情景中閉著眼睛回想下課后自己活動的場景,這樣既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回答問題又能積極主動,也能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2、匯報交流體驗感悟,梳理學點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課件提示,請學生看書28—29頁圖片,告訴老師:書中的小朋友課間十分鐘在做什么?你看書后還需要老師給你解答什么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以及質疑的問題及時調整好教學難點,做到和下面一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
3、重點引領,突破難點: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質疑梳理成四個學點:
。1)教師讓學生拿出準備的課間活動的圖片引導孩子們說一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接著教師播放情景化的課件讓他們明白課間活動合理有序,安全文明,突破教學難點。
。2)當學生知道課間要做安全文明游戲之后,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明白還有少數(shù)學生課間做不文明、不安全游戲,那可危害很大,我們都不去做。通過小調查視頻播放使學生明白哪些行為不文明,不安全,不能做,知道課間要開展有益的安全文明活動,懂得活動中要遵守秩序和規(guī)則。
。3)教師圍繞學校品德課的教研課題 “支撐教學目標的主題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設計與課堂實施研究” 引導學生情景表演下課后的安全活動,師生在活動中突破教學難點。
。4)教師推波助瀾引導學生分組創(chuàng)新設計課間活動,使課堂達到最頂峰。
4、總結運用,鞏固提高:
教師根據(jù)課堂情況小結,孩子們在情景解說中“學了就去做”,學生在聽到鈴聲后快樂安全游戲,真正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盡管情景化模擬教學過程在激趣中有趣,在活動中升華,但是課堂是個不斷磨礪,使之
精準的過程,對此,我們都有持之以恒的信心!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2
在“裝扮我們美麗的家一—教室”這活動中,我隨時注意觀察孩子們的勞動表現(xiàn),并及時加以表揚和鼓勵,特別是那些平時不喜歡參與勞動的學生,只要他有一點點進在“裝扮我們美麗的家教室”這活動中,我隨時注意觀察孩子們的勞動表現(xiàn)并及時加以表揚和鼓勵特別是那些平時不喜歡參與勞動的學生;只要他有一點點進步,我就及時地肯定和鼓勵。在這個活動中,我還注意了學生團結精神的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發(fā)揮并鼓勵孩活動中學到東西,在活動中改正缺點,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在活動中互相學習,真正地做到在活動中成長。
金西“我是小小保潔員”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我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jù)具體的情況悠出的調整。本來,“小小保潔員”是安排在“裝扮我們的教室”的前面但我想,如果將這一環(huán)節(jié)放到裝扮我們的教室后面說服力會更大紫名因為,在裝扮我們的教室以后教室富定會比較亂。肯定會有多!同時,我在這個活動中非常注意引導孩子們去感受自己動手的樂趣收獲以及給班級帶來的變化等等方面的引導。還注意對平時的衛(wèi)生習慣加以教育和引導!
學生在上完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后,真的變了很多。從后來他們的講究衛(wèi)生,注意班級的'環(huán)境保潔等方面都可以看出這樣的轉變。這說明,我的調整和教學是有一定實效的活動,是孩子最好的成長舞臺!這是我上了這次課以后的最大的、最深的感受。通過這次課,我真的覺得,只要我們真正的了解了學生,真正的愿意將課堂還給學生,真正的能將學習的主動性交給學生,只要我們敢于這樣做,并能想出有效的調動他們的方法,孩子們是不會黎們失累的;我再他們令讓我們座動在這次的課中。學生們本來就喜歡適的要加上又是自己動手打扮自己的教室,他們更是熱情高漲,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們都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都能很好地完成老師交給的各項任務,并能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他們真的從這節(jié)活動課上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我也通過《道德與法治》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孩子們需要什么樣的課堂!
第三單元我們在公共場所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3
由于心智尚不成熟和缺乏生活經驗,四年級學生易受外界影響,在購物時往往缺乏獨立的判斷能力。他們有時會被商品的包裝所吸引,有時會因為同伴買了某種商品而盲目攀比,有時受廣告、動畫片、流行讀物等影響,很可能憑直覺提出購買要求而沒有考慮實際需求。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反思自己的消費愿望,學會提出合理的購物要求。
當今社會中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對家庭和學校教育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有的父母以提供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作為疼愛孩子的主要方式,導致孩子的物質欲望不斷膨脹。有的父母以物質獎勵作為鼓勵的重要手段,易造成孩子片面地以追求物質利益為學習動機。有的父母自己花錢大手大腳,不知節(jié)制,孩子也容易沾染鋪張浪費的習氣……當前,中小學校園里出現(xiàn)了互相攀比、盲目趕時髦等現(xiàn)象。引導學生學會合理消費,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養(yǎng)成節(jié)儉的消費習慣。
第一個板塊的話題是“那些我想要的東西”,從學生想要的東西人手,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反思自己向父母提出的購物要求是否合理,從而辨明合理與不合理的購物要求。同時,教材還從方法上引導學生學會合理比較、自我克制,能夠理性地做出購物選擇。第二個板塊的話題是“學會合理消費”,通過比較有計劃的消費和過度消費的不同后果,讓學生認識到合理消費的好處。同時從方法上引導學生學會合理開支,能夠做到量入為出,在生活中實踐科學合理的消費觀。兩個板塊之間是遞進的關系,先是從認知上,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合理與不合理的購物要求,認識到合理消費和過度消費的不同后果,再從行為上引導他們學會合理開支,做到節(jié)約和合理消費。學習合理消費、勤儉節(jié)約的途徑和方法!币龑W生學會合理消費,養(yǎng)成節(jié)儉的消費習慣。
在教學時,要注意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引導學生學會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消費,從他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需求人手,讓他們觀察現(xiàn)實中的消費行為和方式,總結和思考不同消費方式帶來的后果,從而幫助學生對什么是實際需求形成明確的概念和認識,這是合理消費的二是引導學生學會制訂合理的開支計劃,要根據(jù)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如經濟發(fā)展水平、居民收入狀況等,設計可操作性強的活動,讓學生獲得充分而又真實的體驗,培養(yǎng)他們的節(jié)儉意識,使他們懂得量人為出的消費原則,做到有計劃、合理地消費。
引導學生辨明自己的合理要求和不合理要求,并學會克制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在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于學生來說,希望父母能夠滿足自己的愿望,為自己購買喜歡的物品,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要求時,不宜用道德標準進行衡量和評價,而應傾聽他們的心聲,理解他們的“小心思”,適時進行指導和幫助,完成教學目標。
四年級學生有自己的購物要求,但是平時很少反思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有需求”是自然的、正常的,只是“需求的具體內容”值得探討。首先,教師應以溫和、非指責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關注、反思自己的要求,分析這些要求被允許或者被拒絕的原因,總結合理要求的特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從認識層面懂得有些要求是合理的,有些要求需要及時“剎住”的。接著,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對于那些應該“剎住”但是很難“剎住”的念頭,應該怎么辦呢?這時需要引入具體行為的指導,讓學生的心態(tài)和情緒得以調控,并意識到運用有效的方法可以做到自我克制,打消不合理的念頭。
可以課前讓學生準備自己及家庭的消費調查表(一周或一月),可以從飲食、衣著、日常用品、學習、休閑等方面了解自己及家庭的消費情況,結合教材第40頁和第41頁的內容,分小組討論和交流,哪些消費屬于有計劃消費,哪些屬于過度消費,分析二者分別會帶來哪些后果,讓學生對合理消費和過度消費的后果有充分的認識和切身的體會。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訂和實施教材設計的春游午餐計劃,也可以根據(jù)本班實際情況設置情境,引導學生懂得量人為出,做到精打細算,初步學會合理開支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個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家庭經濟負擔、我國國情、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等角度思考如何合理消費,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對科學合理消費觀的認識。
總之,本課的內容對于引導學生學會合理消費很有幫助。第一,在“知”的層面,學生初步學會了如何區(qū)分合理和不合理的購物要求,知道了合理的有求不僅有物質方面的,還有精神方面的,他們的認識得到提升。第二,在“情”的層面,學生懂得體貼父母,體會父母工作的艱辛,甚至從國情、社會責任的高度反思自己的購物要求,他們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華。第三,在“行”的層面,學生初步學會了如何克制自己不合理要求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自控能力,積累了生活智慧。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4
1.本課教學設計幾經波折,反復修改方才有最終的呈現(xiàn),經歷過這次磨課也才更加體會到教師固然要有靈氣,但更要學會琢磨∶一琢磨教材的編寫邏輯,二琢磨學生的認知特點,三琢磨教學的最佳通路。與語文學科相比,,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課本已經明確了每一課甚至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的初稿雖然想要跳脫教材,但最后發(fā)現(xiàn)每一課都擁有一個完整的內在教學邏輯,可以換個方式呈現(xiàn),但省略是不可能的。
2.道德與法治課程有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設計、組織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其中生成自己已的意識。本課在體驗"塑料危害之大"時,最初采用生自己閱讀課本素材《塑料袋漂流記》,但總感覺缺少趣味;后期嘗試采用出示圖片,仍然顯得過于死板;最后才找到了一段沒有文字的動畫視頻,且與本環(huán)節(jié)教學目標相適切,該視頻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亮點。實踐證明,好的教學資源會使整堂課提升一個層次,主題更鮮明。
3.本課所希望的教學節(jié)奏是三個關鍵詞∶廣——從身邊的'教室走到生活中去,體會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塑料;
多從三個不同材質的杯子入手,對比體驗塑料的各種性能;大——通過視頻、圖片及數(shù)據(jù)的出示體會塑料的危害深遠。后兩部分處理基本實現(xiàn)最初設想,第一部分體會"塑料應用廣泛"還不到位,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最簡單的問題成為了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啃的"大骨頭",學生缺乏發(fā)現(xiàn)的眼睛,教師缺乏有效的引導,如何幫助學生想開去、說開去也是一個需要研究的課題?梢,不能輕視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蹲下來觀照學情永遠不能少。
4.同時由于最初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沒有說開,導致整個課堂氣氛沒有想象中的熱烈,盡管有不少孩子舉手,但明顯感覺個別孩子學習興趣不高。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5
《干點家務活》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愛我家》中的活動主題。這個主題活動主要是在教育學生懂得作為家庭一員,應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積極主動做家務勞動,從小培養(yǎng)他們熱愛勞動,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質。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最大特點是生活性,所以在整體活動設計中我是抓住“源于生活交流互學應用生活”這個主線來安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都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來順勢引導,加以體驗。從開始的'家務勞動小調查,到疊衣服經驗的共享交流等都是在利用各種手段幫助學生體會做家務的樂趣,讓學生始終是在“我是家庭的一員,我有責任盡自己的一份力”的體驗中來增進自己的知識技能,增強勞動意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主動做家務的積極性。
活動是道德與法治課中最重要的形式,通過在課上設計的“疊衣服”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實際動手操作的平臺,給予了學生最直接的鍛煉,較好較快地讓學生掌握了技能。同時,也通過學生的互評、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共享勞動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教學中有個別學生不能完全融入集體活動中,是因為沒有在家做過任何家務,沒有生活感受,應督促其養(yǎng)成做家務的好習慣。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理想與現(xiàn)實總是有差距的,在實際的上課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我對課堂的把控力尚有欠缺,沒能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在教學中應該更多地引導孩子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觸動他們自己去表達,讓課堂成為孩子們展示的舞臺。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能讓孩子有快樂的生活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滲透好我們的品德教育和道德熏陶,才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成長。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6
本學年度,我承擔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教學工作,在這一學期中, 在教育教學任務中,本人盡職盡責。按照大綱要求制定并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F(xiàn)對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1、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各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有效的教學途徑。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2、教學中把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與學生8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丑,提高他們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
3、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xiàn)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及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huán)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傊,通過本學期的品社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4、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活動,是有效實施道德品質教育和社會知識教育的客觀要求。
本學期,我強調拓展課堂的內涵,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各種活動,承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斷領悟、感知,在做中培養(yǎng)社會生活能力,發(fā)展個性品質,體驗道德準則并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如:《我們的民主生活》,就是通過幾個相關專題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合作、動手、對比等方式體會集體的涵義、集體的作用。
經過一學期的摸索,我和學生雖有了收獲,同時也看到了自已在教授課程時,缺乏深度性、靈活性。要想教好這門課程,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明確課程性質,全而把握課程目標;讓品德教育回歸生活,為學生打好做人的基礎。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7
《我們所了解的環(huán)境污染》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讓生活多一些綠色》的第一課,本單元旨在引導通過調查和研究,了解身邊的污染,并通過實際行動,改善我們的生活,共同保護綠色家園。并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改善生活質量與環(huán)境,文明生活。《我所了解的環(huán)境污染》分為兩個部分,首先通過對塑料的研究,了解塑料帶來的便利以及白色污染的危害。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去發(fā)發(fā)現(xiàn)其他的污染,并從自身做起,找到降低污染切實有效的辦法。
環(huán)境污染已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難題之一,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身邊環(huán)境污染了的了解僅處于感知層面,初步知道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很多污染現(xiàn)象,但對環(huán)境污染的來源及其帶來的嚴重危害缺乏認識。因而,本課確立了“認識、體會環(huán)境污染的現(xiàn)狀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增強環(huán)保意識”的目標。
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開展認識塑料制品、尋找身邊塑料制品的活動,讓學生意識到塑料制品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再以“塑料為什么會被廣泛應用”
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更深層的思考。教師讓學生將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帶到課堂,通過“摸一摸”“聞一聞”“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清晰地總結出塑料具有輕、薄、防水、有彈性、相對便宜等特點。這樣探究出來的結論是鮮活的,是充滿生活氣息的,使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獲得的。
教師圍繞教材中的《塑料袋漂流記》,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補充了一些新聞、案例、科學小常識,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塑料,但塑料垃圾的危害又如此之大,我們該怎么做?”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辨,學生很快就認識到“減塑”是最好的辦法,小組討論后,學生總結出很多金點子。
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有明晰的設計意圖,如:
1.通過謎語,卡通人物“塑料朋友”將化身孩子們的學習好伙伴,建立塑料與學生之間朋友般的對話關系,更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共情心理,激發(fā)學習興趣。孩子大量交流見過的塑料制品,再次感受塑料與人們生活的息息相關,并為探究塑料制品的性能,做好準備。
2.再現(xiàn)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幫助學生運用一定的探究方法,去了解塑料制品的性能,經過探究典型的塑料制品活動后,學生能夠感受到塑料制品的性能優(yōu)良。再通過圖文資料補充其他領域塑料的廣闊運用,能夠讓學生更加認識塑料應用廣泛、性能優(yōu)良。
3.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截取他們實際日常生活中家里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及相關的新聞視頻和圖片,用事實來引導學生感受,過量使用和隨意丟棄造成了大量的塑料廢棄物污染問題。從而豐富學生認知,增強環(huán)保意識;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小組互相交流,對“白色污染”的危害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師再適時補充相關數(shù)據(jù)、圖片資料,把塑料垃圾的危害引向深入,尤其是動物受到傷害的圖片資料、“白色污染”視頻的補充,更是將學生迫切想要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情感激發(fā)出來。通過辨析英國媒體對塑料制品垃圾袋的評價,將學生對已學的塑料的優(yōu)點和危害融入其中,自然鞏固學生學習的成果。同時這種方式,也增強了學生的思辨能力,讓他們學會用辯證的`方式來看待現(xiàn)象。也讓學生明白造成“白色污染”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們人類的不合理使用。
4.學生的道德行為只有回到真實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強化和鞏固,讓學生對于減塑這塊,自己該怎么做的問題自由交流,為下面設計我家的減塑方案作鋪墊;出示一些新型的塑料包裝替代品,讓學生明白現(xiàn)代社會正在不斷地進步和更新,也為激發(fā)學生日后去創(chuàng)造更多新型的塑料制品而努力的情感;組織學生交流制定減塑措施是個前奏,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日常生活中,每天執(zhí)行自己設計的減塑方案進行打卡加星的實踐熱情,并且讓家人一起落實到行中去。
5.幫助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幫助學生懂得并牢記,從身邊的小事開始,踐行減塑。通過小結導語引發(fā)學生對下節(jié)課學習的向往。
6.從身邊的事物而起,回憶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了解農藥殘留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從而對農藥污染有初步認識。
7.了解農藥污染產生的原因,認識農藥污染的危害,從而提出可行的減少農藥污染的建議。
8.交流身邊的環(huán)境污染現(xiàn)象、成因、危害等方面調查結果,交流減少污染的建議。從法律(條例)層面認識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9.總結課堂,提升對保護環(huán)境意義的理解,深化對美好環(huán)境的向往與崇敬。
環(huán)保意識為環(huán)保行為提供了動力,但環(huán)保意識轉化為環(huán)保行為需要實踐。所以,需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切入,在實踐活動中,主動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探究污染產生的原因,以及問題解決的路徑,逐步提升環(huán)保行動能力和環(huán)保的責任感。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8
我針對低年級孩子的可愛與懵懂,只會調皮,對于班級里的是都很有興趣,尤其是值日生,都很喜歡當,可是生活經驗有不足,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以及認真傾聽并理解任務性的語言,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我針對孩子們的興趣,抓住孩子們發(fā)生的問題,精心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帶領學生通過對視頻和情境表演的.解讀中了解了值日生應該做哪些事情,激發(fā)了做好值日生的意識和愿望。并發(fā)放值日生標記,讓學生議一議、說一說,學一學,在我的梳理下進一步建構自己對值日生的認識,在學做值日生的過程中鞏固了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言行相一致。在認知的基礎上發(fā)展經驗,遵循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我在活動中自始至終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注重親身體驗,注重學生自主間的交流,讓孩子在活動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分享同伴的經驗,在集體中學習與發(fā)展。互動熱烈,充分感受了值日生是為大家服務的,萌發(fā)了當值日生的自豪感。
不足:個別孩子上課不夠專注。課前對學情不夠充分。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9
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二單元《理解權利義務》第三課《公民權利》第二框題《公民基本權利》的內容,我上完這節(jié)課后仔細反思,總結如下:
一、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
1、本節(jié)課主要應用視頻導入教學法,在創(chuàng)設情境、步入情境、回歸情境等活動中感知、分析、討論、互動、交流,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引導生成新知。
2、這節(jié)課我在創(chuàng)設情境方面,我沒有采用普通的閱讀材料或者事例闡述等模式,而是改用了“漫畫式”、“對話式”,這樣相比較材料文字會更加有視覺上的沖擊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上不拘束的'讓學生大膽地說,以實際的課堂效果讓學生感受現(xiàn)代新型的師生關系,從而有利于今后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4、課堂以學生討論為主,孩子們激情洋溢,積極性高,整個教學高潮迭起,學生參與度高。
5、作業(yè)的布置采用分層布置作業(yè),有利于因材施教。
二、改進和不足:
1、我對教材的整個把控上可能不夠靈活,沒有太大的突破。
2、可能是因為有老師和校領導在底下聽課,學生放的不是很開,我需要再努力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
3、在課堂流程中時間的把握還是不夠合理,時緊時慢,課堂對學生發(fā)言的廣度還是不夠。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10
本課選自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8課,本課由兩個板塊組成。第一個板塊是認識我們的“朋友”,第二個板塊是善待我們的“朋友”。我授課的是第一課時認識我們的“朋友”。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歌曲導入,讓學生由身邊的朋友到認識特殊的朋友——公共設施。整個教學過程由小叮當串聯(lián)起主線,層層深入,既有音頻也有視頻,教學資源豐富。教學過程中關注對學生的點評,讓學生通過同桌合作演一演,小組討論交流設計作品,使學生不斷感受到公共設施的重要性,并初步形成社會服務意識。不足之處是學生找“朋友”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找一找其他的地方,更自由的說一說。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11
執(zhí)教的課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中的主題二!冻燥堄兄v究》,“吃”的內涵十分豐富,一提到“吃”很多孩子就提起了興趣,但對怎樣吃是合理的孩子們就不知道了。通過課前觀察、訪談,了解到學生在家、在校用餐的一些情況,針對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史暴露出來的不進衛(wèi)生、不注熏禮儀、營差不均。偏食挑食、浪費糧食等問題,本節(jié)課我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從興趣入手,針對“如何吃得好”這一主題,讓學生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和發(fā)展。經過幾輪的精心備課、上課,下面我將圍繞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反思自己的教學,對實施過程進行自我分析和思考:
1、通過課前交流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在學生身上的關于飲食習慣的許多問題。
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大人們一早就得忙著去干活、上班,許多家長常常顧不上孩子的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和禮儀的教育,這種做法是很不好的社會現(xiàn)象。針對以上現(xiàn)象,這節(jié)課我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我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初步了解就餐禮儀和飲食健康常識,并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前的洗手六步驟的教學。我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學生的積極參與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知識。三餐定時,不挑食,不偏食。通過活動演練,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在活動中針對一些學生挑食的情況做進一步的指導,使他們認識到不挑食的好處。最后談收獲,很多同學都對就餐習慣的養(yǎng)成有了更新的認識,從而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
2、道德源于生活,遠離生活的道德教育是懸空的,缺少根基的。
只有將品德教育回歸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使兩者建立起真實而有意義的'聯(lián)系。全課在我創(chuàng)設的寬松、愉悅的生活情境中進行:學生自選食物、自我評議、小組交流等等,學生參與度很高,興趣濃厚,學生在一個接一個的活動中體驗、感悟,他們的聰明才智、學習潛力無不凸顯出來。
3、教學中,我更加關注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為了將本課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我布置了一個輕松的作業(yè):星期天,跟著家人去菜市場走一走,了解蔬菜對人體的好處,然后請大家根據(jù)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為自己的家人設計一份美味又營養(yǎng)的午餐食譜。作業(yè)的設計引領學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學到的知識和本領給家人制定菜譜,使學生的生存能力在“做”中得到培養(yǎng),給學生的自我發(fā)展留下了足夠大的空間。
4、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感覺還有一些需要改進之處。
例如:平日有的孩子挑食、偏食,營養(yǎng)不全面,造成營養(yǎng)不良,長得瘦瘦小小的,還有一些孩子對于有些營養(yǎng)就過剩,比較胖的孩子在班級中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合理飲食既要注意膳食平衡,還要注意合理搭配,既要符合營養(yǎng)要求,又要新鮮可口,增進食欲。因此我感覺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的評價除了學生自己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外,如果加上家長對學生的評價所取得的效果就會更好些。因為在這一活動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好好吃的習慣就需要家長在家的幫忙,否則學生就會認為回到家就不知道自己的情況了,于是就在校、在家各一套,那么這樣的教學就沒有多大意義了,所以我想可以加上課后調查表,這樣就可以更好地約束管理孩子的飲食了。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學中,力求我的道德與法治課能讓孩子有快樂的生活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滲透好我們的品德教育,讓孩子能夠更好的生活。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12
在經過兩個月的教學,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我的反思如下:
一、指導預習,為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預習是讓學生了解課堂內容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對于七年級的學生,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大致了解,知道重點是什么,疑難有哪些,問題在哪里。帶著問題進入學習,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效地進入課堂。
首先,教師必須在講授新課前,預留五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統(tǒng)一進行預習。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課堂的主要內容,直接指出這節(jié)課的頁碼和段落。
最后,預習將就的是指導方法,先給學生指出這節(jié)課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書中要求的問題瀏覽通讀全文,梳理點出問題的答案,勾畫重點,并將問題與答案做讀書筆記。
二、緊扣課標,展示課堂教學
。ㄒ唬┥鷦拥囊鼋虒W主題。
第一、用故事導入,引起學生興趣;
第二、用周圍的新鮮事導入,貼近生活;
第三、用時事導入,讓學生多了解時事,并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第四、用問題導入,讓學生產生疑問,自主解決問題;
第五、用名言警句導入,啟發(fā)學生思考,合作探究。
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多讀課外書,多看新聞,不斷的擴大自己的視野,這樣才能使課堂變得生動。
。ǘ┒嗍褂枚嗝襟w輔助教學
多媒體播放聲像資料鮮活、生動、真實、直觀,其作用是其他教學手段望塵莫及的。七年級的學生的所見的東西很少,有些東西說了以后他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只有親眼所見,這樣就有必要讓我們借助一些現(xiàn)代教學手段來上好一節(jié)道德與法治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選擇切合教材內容的音像、圖片、文字材料,讓學生仿佛親臨現(xiàn)場,縮短距離感,激發(fā)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鳴。如果在教學中再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背景音樂,妙趣的益智游戲等,把學生帶進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使其會學、愿學和樂學。這樣,自然而然就會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ㄈ⿴熒樱龑W生質疑問難。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边@句話說明了質疑問難的重要性。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思考,質疑問難,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是教與學的全過程。我們必須要:
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據(jù)文本設計問題;
第二、密切聯(lián)系實際,認真分析解決。教師必須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分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教師要注意從小處著手,從大處著眼,把學生學習、生活的“小環(huán)境”與社會的“大環(huán)境”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客觀看待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分析原因,探求解決途徑和辦法,擁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人生觀、價值觀。
。ㄋ模┲笇W生學會總結歸納以及背誦。
在教學過程中,每學完一節(jié)課內容后,都給學生留五分鐘,讓他們對本節(jié)的知識要點進行歸納總結。在下節(jié)課的時候再給予復習鞏固。
學生最怕的就是背誦,枯燥無味,背了就忘。教師也可以讓背誦形式變的多樣?梢圆捎锰羁辗ǎ褜W生需要記憶的內容“挖空”,讓學生當堂訓練和競賽。也可采用列知識樹的方法,讓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整合知識,理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總之,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一名道德與法制課的教師只有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結合學生實際,從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上,符合學生的實際,使道德與法治課成為受學生歡迎的課,才能提高教學效益。五月份《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付書艾
通過這三個月的上課、做練習題,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學生的理解、總結歸納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問題。
。ㄒ唬┰谀承┱n的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一些如“情景劇”“辯論課”“討論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既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又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在課堂上真正實施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但是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學生只把它當做娛樂了,沒有嚴肅對待這些小活動,這與課前沒有準備工作有很大關系,臨場發(fā)揮對他們而言還有點困難。今后再設計這些活動,課前一定組織好人,準備一下。讓學生們在開懷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從而指導他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心理品格等方面的問題。
。ǘ┲v習題,我原來采用的方式就是抽一列學生來回答,有錯誤的同學用手指出示他們錯誤的答案(選擇題),然后我再給他們講解。原來講習題方式學生還是處于被動地位,不是現(xiàn)在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這樣學生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所以對于一些適宜學生解說的題目,讓學生自己去琢磨著講出來,這樣既能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同時,也能使學生體驗和同學一起分享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當即我就說,好吧,你們說!雖然剛開始他們說得磕磕巴巴,甚至說不出來,但幾次講解之后,他們也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了。
我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和改進:
一、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教學嘗試中,注意引用有針對性和新穎性的案例和故事,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小組的合作探究做好準備。
二、在合作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嘗試中,利用“感性認識能力”到“深層領悟能力”的過程與發(fā)展,以座位相鄰的幾位同學為合作學習小組,讓他們成為協(xié)同共事協(xié)同研究的團體,體現(xiàn)了課改的精神。
三、將探究的問題,策略條件開放,使學生開闊了探究,設計的空間,并采用多種教學活動形式,如資料分析、演講、討論、談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感受,寫箴言、詩歌欣賞等,調動了學生全感官的參與,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獲得了親身體驗和感悟,真正達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13
20xx年3月14日下午我執(zhí)教了道德與法治《分享真快樂》一課,該課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15課內容,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在新課導入時,我利用學生體驗過的過生日分享生日蛋糕這個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分享的概念,為本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新授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花了幾分鐘時間閱讀課本上的繪本故事,然后讓學生說說小女孩收到媽媽送的書之后,是怎么做的?教師點評分析,通過這部分的教學,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分享,什么是分享行為,并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平時有哪些分享的行為,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一步理解分享的概念。
生活中值得分享的事情很多,我們生活在一個班集體中,要學會分享,學會了分享,我們才會得到更多的'快樂。接著我在黑板上畫了幾個三角形,讓學生動
手給三角形加上一筆,使它變成生活中的一個物品。學生自主畫一畫。畫完讓學生到黑板前板演自己的作品,自主發(fā)言,說說自己的思路,并追問學生:當你說完了以后,你感覺怎樣?讓學生知道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大家聽,這也是一種分享。這種分享可以幫助我們打開思路,活躍思維,得到自己沒想到的好方法,還可以學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識!接著又讓學生舉例在我們的班級生活中,還有哪些值得分享的事情,說給大家聽聽,學生自由發(fā)言。
最后,我通過出的兩道口答題考考學生,讓學生對本課知識得到了一個總結性的認知。并提倡小朋友把快樂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分享一份快樂,變成大家的快樂。
但是,我覺得這節(jié)課上的不足之處也好多,首先,準備不充分,導致上課上的環(huán)節(jié)不緊湊,干巴;其次,對教材認知也不夠,基本上照本宣科,沒什么新意,所以,在內容上顯得很單薄,導致時間有多,而且不懂得臨時生成,顯得尷尬;再者就是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單一?傊,這節(jié)課上的是很不成功的,進而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上課學生的課堂管理,還很需要跟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取經;還有自身對教材的研讀也還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以及對學生的評價語言等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不斷學習。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14
作為初入《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小菜鳥,以前在聽課時只感嘆:哇,這門課怎么這么有趣,太有意思啦!然而真正要到自己上時,才發(fā)現(xiàn)這里面的學問真大,自己要學的真的有太多太多,那我就說說在整個磨課過程中的一些所得吧。
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和已有經驗
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在剛開始的試教中,我只是拿著我自己設計好的教案去給孩子們上課,結果整堂課下來自我感覺極差。后來才知道教師的教沒依據(jù)學生的學情和生活實際,于是就發(fā)下了“我的周末”調查表,了解上課班級孩子們在周末所做的事情。這樣就以孩子們的生活經歷來激活教材,而不僅僅是用教材。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時時處處不離孩子們的實際生活,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周末生活大盤點”,首先由文中欣欣的周末引出孩子們自己的周末生活,在自由說中感受周末生活各不同,接著通過小組交流說、全班分享說和欣賞大家的周末圖片中中意識到周末生活也是豐富多彩收獲多的,從而萌生要過好周末的愿望。在第二環(huán)節(jié)“觀點對對碰”圍繞“周末是早起還是晚起”“作業(yè)先做還是后做”“電視可不可以看”讓孩子們能夠結合自己生活的實際情況,明白合理安排最重要。這些以孩子們課堂上的匯報、交流來演繹教材,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提供了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學習情境,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達成。
要凸顯課程的體驗型,體驗活動豐富
《道德與法治》課程屬于經驗課程、活動課程,立足于兒童在活動中獲得經驗和形成體驗。因而課堂上采用了分享自己的周末、欣賞照片、上臺展示自己周末的收獲、看繪本視頻等活動,給孩子們帶來豐富的感受,引發(fā)他們內心而非表面的情感。在提高認知的基礎上,到生活中拓展延伸,做到知行合一。比如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解決小寶的煩惱”將文中的繪本內容進行了創(chuàng)編,拍成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困惑的小視頻。利用很直觀形象的視頻,吸引孩子們感受周末安排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孩子們在幫忙解決中其實也是在反思和規(guī)范自己的周末生活,從而意識到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在自然而然的過程中達成教學目標。
要追求提問的'藝術
二年級的孩子他們心里也有一把秤,他們已經很能分辨什么是好的,是該說的。因此老師的提問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尤其這節(jié)課涉及到“晚起,作業(yè)放在后面寫,周末看電視”等對孩子來說在他們的原先觀念里是錯誤的,這樣是要被老師批評的,但在孩子的實際周末中是有的,那怎么能讓孩子最真實的周末在課堂上呈現(xiàn)出來呢,這就需要一定的提問技巧。比如在課堂上了解孩子們晚起的情況時,老師只能問:“老師也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小朋友比平常稍微晚睡了一會兒?”而不能說:“睡懶覺的舉舉手!崩蠋熞獣蚱坪⒆觽兊男睦矸谰,呈現(xiàn)最真實的自己。
這次的公開課讓我對道法課的模式認識深了很多,也對我平常的教學也很有促進作用。整個過程真的是特別感謝我們品德組的翁燕麗老師、王丹丹老師和譚益嬌老師,謝謝你們幫我聽了一次又一次,而且非常細心耐心一字一句地幫忙改教案,我就像個在水中央撲騰的小嬰兒,是你們一把手一把手把我安全送上了岸。也謝謝二年級組的老師們,尤其班主任們,每試教一次就需要幫我搜集布置好多內容。有你們,真好!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15
本單元作為七年級下冊的起始單元,承接七年級上冊的教材立意,統(tǒng)領下冊各個單元。單元主題聚焦“青春”,基于卻不局限于“青春期”,不僅關注初中學生青春期的身心變化,更注重從“身體—心理—精神”的整體狀態(tài)來認識和看待初中學生的生命成長,承接七年級上冊生命教育的理念與思想,奠定七年級下冊青春生命教育的底色。基于此,本冊教材將“青春”視為生命成長的一段重要時光,在立意上與七年級上冊第一課“中學時代”相呼應,著眼“青春”,不僅關注初中三年的學習與生活,更希望通過引導學生珍惜青春、把握青春,為他們的整個人生奠定基礎。
七年級的學生已進入青春期,身體發(fā)育與心理發(fā)展產生諸多變化。如何認識這些變化?一方面,這些變化對學生在這一階段認識自我、學習處理與他人、集體等多種關系帶來了挑戰(zhàn),甚至可能導致青春期的諸多問題;但同時,這些變化也意味著生命活力的不斷增強,意味著生命發(fā)展的更多可能。另一方面,青春期帶來的發(fā)展變化不僅僅涉及學生的生理層面、心理層面,還包括精神層面。伴隨學生生活的不斷擴展,他們對于人與事的思考認識更為深刻,對自身的.精神生活有更多的需求與渴望。因此,反思過去教學更多地關注學生進入青春期的問題表現(xiàn),側重對青春期問題的疏導,本冊教材編寫將本單元的基調確定為“肯定青春、欣賞青春”,希望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青春時期的生命成長,不僅僅是身體發(fā)育、心理發(fā)展,而且包括精神成長、思維拓展。
那么,如何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青春生命的成長?本單元淡化過去強調青春期的閉鎖、逆反等負面心理反應的內容,著力弘揚青春中積極的、美好的要素,比如青春的活力、創(chuàng)造潛能等,更關注學生步入青春期的正面經驗,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自由、愛國等)融入其中,并結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慎獨、家國情懷等,將青春活力化為生活中的正能量,引領學生在青春時期的精神追求。具體而言,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引領學生覺察青春期的身心變化,積極悅納生理變化,直面矛盾心理,發(fā)展獨立思維,培養(yǎng)批判精神,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兩性之間的性別差異,學會優(yōu)勢互補,同時引導學生把握好與異性交往的原則與尺度;激勵學生自信、自強,敢于面對青春成長的渴望與遐想,在自我探索、自我證明的道路上,既堅守道德底線,又擁有向往“至善”的精神追求。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09-02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06-11
【推薦】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07-15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20篇)08-04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15篇03-01
《可愛的動物》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06-24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集錦15篇)03-16
道德與法治教學總結04-09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計劃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