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反思(20篇)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地理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理教學反思1
一個穩(wěn)定的興趣,總是在社會實踐中,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下發(fā)展起來的。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興趣則是來自教師的積極誘導,因此,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端正他們學習地理的態(tài)度,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我們要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我們地理課堂搞活,使學生感到地理課堂新鮮有趣。我們可以根據(jù)課堂內容的不同,靈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課的方法有所不同。如我在講述世界人口增長速度過快時,選用了一幅“苦難的母親”的漫畫,畫面上愁容滿面的母親不但手里牽著,背上也背著孩子,而且她的脹得酷似地球的肚子里的孩子也即將降臨人世,她身旁的兩個孩子為爭食物還在打架呢!
然后找學生回答:這幅漫畫說明了什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引導學生得出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人口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過剩,主要是因為以前人們還沒有完全認識到人口過剩給我們整個社會帶來的壓力。我們也可以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搶答、填圖比賽。公平合理的'競爭,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緊張、活躍而有序的地理課堂也增強了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充分利用現(xiàn)代媒體的多樣性,可以改變單調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能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現(xiàn)代媒體能提供海量信息,這種資料的豐富性使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能夠長久地保留下來。
地理教學反思2
在本校舉行的第二屆教學節(jié)中,我選擇《黃河的治理》一節(jié)作為教學內容,通過自己上課和各位聽課教師的點撥與評析,使我看到了一些成功之處和不足,通過這次聽評課,給我留下了許多反思之處。
成功之處:
1.注重了學生學習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新課改精神。
如:在學習黃河的自然概況時利用了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列出要討論的題目,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再相互說明所找的內容,記住重點知識,這樣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讀圖能力,樹立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增強了小組之間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也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中對學生自學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課堂上學生活動的有效性。再如,黃河上、中、下游各段的環(huán)境問題,出示圖片后,讓學生讀圖描繪,最后得出問題,教師及時的引導、點撥,激發(fā)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注重了知識的拓展和綜合,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體現(xiàn)開放式的地理教學。
在引導學生分析黃河中游地區(qū)造成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時插入歷史知識:古代比較強盛的朝代建都長安(今西安),古代的絲綢之路就從長安出發(fā),到達歐洲,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體現(xiàn)了學科知識的綜合。在黃河的根治中,斷流和水污染的治理是本節(jié)課難點中的難點,要求學生結合當今我國水資源的現(xiàn)狀和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狀況,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原因,找出最合理的根治辦法,并布置學生結合我們當?shù)氐暮恿魅ヌ骄繉W習,體現(xiàn)了開放式的地理教學。
3.突出人文教育,培養(yǎng)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在根治黃河上,讓學生獻計獻策,并對學生及時地進行思想教育,從現(xiàn)在起,努力學習,打好基礎,學好本領,為治理黃河和建設我們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還有,我們如何去治理,才能使我們附近的河流更好的為我們服務等等。這些問題中,既滲透著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
不足之處:
1.只注重了應考,而對教材的重點——黃河的治理部分的教學無論從占用的時間上,還是處理黃河各段治理的措施上都不夠充分。
2.有些問題自己提問和引導的不到位,又沒有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出現(xiàn)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冷場現(xiàn)象。,《黃河的治理》教后反思
地理教學反思3
在地理教學中建立地理學素質教育目標教學體系,遵循地理學教育目標分類的理論和方法,制定學科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使地理教學遵循確定的目標進行,使師生對整個教學過程洞察明晰,心中有數(shù),激發(fā)師生共同實現(xiàn)目標的強烈欲望,推動地理學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
一、完整的素質教育目標
第一層次,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貫徹這一目標是因為它是學科教育本身的內在要求。九年義務教育地理學教育大綱為地理學制定了明確的教學目的要求,主要有知識教育、能力培養(yǎng)和政治思想教育三方面。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學目標必須建立在《大綱》基礎之上,才能使目標教學得以順利實施。中學地理教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之一,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在中學各科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關于知識教育,必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要調動各種因素,講究教學藝術,摒棄單純傳授知識的“滿堂灌”,運用“啟發(fā)式”等方法,為學生構架有條不紊的合理的融匯貫通的知識體系。地理知識教育對地理學科教育來說至關重要,同時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必備的基礎,如果除卻知識教育,那么,能力培養(yǎng)和政治思想教育便會失去基石,成為空中樓閣。
關于能力培養(yǎng),這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目標教學的一大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必須自始至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大綱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運用常見地圖、地理圖表,以及填繪簡單地圖和圖表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事物的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一些地理問題能力,并初步具有自學地理的能力!边@是打開地理科學殿堂的金鑰匙,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能力,目的在于授人以漁,讓學生終生受益。
關于政治思想教育,要正確處理地理學科知識教育,能力培養(yǎng)與加強政治思想教育的關系。忽視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觀點。在地理教學中應潛移默化地加強德育滲透,充分挖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情和國策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不斷追求新知識的精神;初步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huán)境觀、人口觀,懂得要協(xié)調人類發(fā)展與環(huán)境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樹立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把祖國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雄心壯志!
第二層次,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這是學科教學指導思想的目標。要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首先要實現(xiàn)從面向少數(shù)尖子學生向面向全體學生的轉化。只有面向全體學生,樹立對每個學生負責的教學目標,努力使所有學生都具備作為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質,才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捷徑。
二、達標教學過程應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
目標明確之后,達標途徑的確立和實施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否,因此,教學中要力求擺正教與學的關系,做到教學相長。
。ㄒ唬┱J真執(zhí)教,作地理教育事業(yè)的摯著追求者。
雖然有各種因素的影響,地理課在中學各科中處于不利地位,但面對漠視,作為對地理學有較深刻理解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應一往情深,比別人投入更多的精力,以自己對地理教育事業(yè)摯著追求的精神,引導學生熱愛地理科學。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教師的崇敬之情,是能夠改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愛好的。
。ǘ﹦(chuàng)設情境,強化學生的目標意識。
應用多種媒體(如幻燈、錄相、圖片、講座、版報等)、針對性實體(如地理模型、自然現(xiàn)象等)和難度適當?shù)膯栴},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目標的欲望和興趣,讓學生認識地理科學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如高中地理以環(huán)境——資源——人類活動為主線,從人——地關系協(xié)調的觀點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環(huán)境觀、資源觀、人生觀教育;初中地理圖文并茂,內容生動活潑,讓學生眼、手、口、腦并用,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興趣。
。ㄈ┩怀鲋攸c,淺化難點,實現(xiàn)單元教學目標及課時教學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是完整性學科大目標的組成部分,是戰(zhàn)術性教學目標,必須根據(jù)教學內容來確定目標,并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加以實施。
(四)貫徹因材施教原則。
要實現(xiàn)目標教學,除了要研究大綱、教材、教法外,還要研究受教育的對象,要盡可能普遍提高學生地理學素質的同時,讓喜愛地理學的學生脫穎而出。因為世界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其核心是人地系統(tǒng)的整體化,本世紀末至下世紀,我國國民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社會不斷進步,地理學在圍繞人口、資源、環(huán)境及人地關系等重大問題上將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培養(yǎng)跨世紀的地理專業(yè)人才,應從中學地理教學開始。
地理教學反思4
今年我擔任八年級地理的教學工作,轉眼幾個月過去了,現(xiàn)撰寫教學反思如下:
1、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反思
在我們這小縣城,由于初中地理并非中考科目,也就是常說的副科,學生甚至很多地理老師并不重視,所以在地理教學中,絕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覺得老師需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并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例如:在上氣候一課時,我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并根據(jù)學生的意愿進行分工備課,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來當老師,可以提問,可以補充,可以自由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做了充分準備,這從上課的情景就可看出。“學生老師”當?shù)腵有模有樣,臺下的同學也紛紛舉手發(fā)言,班級反應強烈。我故意坐在學生中間,如果覺得某個問題答案不確切或占時間太多,不必重復回答,就舉手站起來發(fā)言,以質疑的形式引入下一個話題。每個問題同學們都完成的很好。還有不少同學躍躍欲試,紛紛要求第三節(jié)“河流”一節(jié)還由他們自己上。
課后反思:其實學生天生就有一種有所作為,被人賞識的需要,他們需要自我實現(xiàn),自我尊重;需要有對其他同學的生活產生影響的機會;需要得到我們的支持;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關鍵在于老師能正確引導!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fā)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后細細反思分析一下,原因在于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fā)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yōu)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氣環(huán)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何將這些內容由抽象的理論和圖象轉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便對地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在教學設計時可以試著編寫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
地理教學反思5
地理學科綜合性強、知識跨度大,注重實際應用。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學好地理,還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達到寓教于樂;更重要的是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要求老師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fā)自我意識的覺醒。 本學期是我在咱們學校帶的第一批學生,經(jīng)過一學期的教學,為了以后真正做到打造高效課堂。特做反思如下:
一、反思教學觀念和方法
以往的地理教學在目標的確立和教學方法的處理上,我主要是突出教師的主體能力,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在學校倡導高效課堂的契機下,我積極的探索高效課堂的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等等方面的東西,也從眾多老師的優(yōu)質課堂上學習了不少好的經(jīng)驗,并且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嘗試,以期獲得較大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還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大力改進之處,希望能進一步的改進。
二、反思教學設計
新課標要求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課本內容逐漸的濃縮為主要的知識點,閱讀、思考和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實踐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這方面的處理上,為了完成任務,我沒有很好的'處理課本內容與活動環(huán)節(jié)的關系,生搬硬套的痕跡明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成為課堂累贅。 改進措施: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
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yōu)化。應努力提高活動的“質”的水平。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經(jīng)驗水平;情暗的創(chuàng)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并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創(chuàng)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fā)全員的參與欲望,并注重適時評價。例如: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xiàn)欲、競爭感和成就感,通過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三、 反思教學反饋
在教學過程中,我由于沒有注重學生的層次性,以同樣的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進步。同時,很多學生在課后仍然對一些基礎知識不明確。
改進措施:布置作業(yè)時,要求學生以書本知識為基礎,認真構建知識框架,學會舉一反三,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對地圖的分析上,學會讀圖名、圖例,了解題目要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課后及時輔導和解析,讓他們更直接、更具體的接受知識。
總之,我個人認為:在教學工作中,只有多學習,多反思,才能彌補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使每個學生都有更大的收獲,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地理教師。
地理教學反思6
進入高三以后,學生的心情開始變得急躁,大家關心最多的就是采用什么樣的復習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或者盡量靠近既定目標?作為高三教師都緊緊圍繞如何教學,如何端正學生思想,如何抓學生的身心健康三個方面進行教育教學。地理教學也不例外,本文就高三地理教學中如何教學和如何端正學生的思想兩方面作幾點思考。
分析學情與考情,把握教學起點,教會學生學習
教師的教學應該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學習,學會獲取知識、拓寬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適應高考,適應社會。
1.認真分析學情
無論是教育還是教學,我們都要認真分析研究所教學生的基本情況,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教學。
2.認真研究考情
所謂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題命題的思路和走向。老師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導學生學習,教學、訓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時才能“命中目標”。
。1)體驗高考實戰(zhàn)題,把握復習方向
每年高三復習的第一節(jié)課,我都把當年的高考題發(fā)給學生,并引領學生一起分析試題的類型,以及各題是從課本上哪章演變來、考哪些知識點。這樣做了以后,學生才會有比較充分的心理準備面對高考。
(2)吃透《高考說明》
首先要讀懂《高考說明》。《高考說明》的內容包括:考試性質、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題型示例、考試的知識范圍。作為教師一定要認真閱讀《高考說明》的每個部分,從整體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
其次根據(jù)《高考說明》明確當年高考的知識范圍!陡呖颊f明》對當年要考察的知識范圍有明確的規(guī)定,而每年的知識范圍較前一年都有所修訂,所以,作為老師要留心《高考說明》對知識范圍的修訂,尤其是修訂過的知識范圍往往是當年考試率較高是部分,教師對此要心中有數(shù)。明確了高考的知識范圍才能夠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在復習中也才不會產生遺漏現(xiàn)象。
再次要正確認識題型示例。這幾年文科綜合的題型有兩大類,即“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單項選擇題的1至11題,非選擇題的36題和39的綜合題中的部分題是地理題。高考題中雖然只有兩種題型,但是它們的變化是比較大的。因此,需要教師根據(jù)《高考說明》的題型示例和歷年的題型來引導學生掌握題型。掌握題型后學生可以通過題型來了解題目的形式,有助于備考和應考。我們只要能夠合理地將題型與所學知識和能力要求相結合,就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對考試要求的認識。
。3)關注有關專家、學者對高考的分析、講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動態(tài)
從各種報刊、雜志、互聯(lián)網(wǎng)、參加省市的高考研討會等渠道是獲取當年的高考最新動態(tài),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徑。
高考研討會和大家交談是獲取高考的最新動態(tài),最新信息,也是提高自己師德的重要途徑。參加高考研討會,除了聽取有關專家講解外,還可以同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單獨交談,那樣收獲會更大,所以,每次高考研討會我都會盡可能和主講人單獨交談。有一次和中科院院士王極盛探討了二十多分鐘的“怎樣把體育鍛煉和心理教育結合起來,以及關于中學生腦神精衰弱的一些解決方法”。這對解決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作用是巨大的。
3.教給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使教學真正回歸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學習的具體體現(xiàn),是高三地理課教學的要求。如果高三還不會自己學習,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敗的。如何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呢?
首先是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高考復習的內容多,時間緊,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時間觀念,根據(jù)自身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引導學生制定計劃時,老師應該先把自己的總體計劃先告訴學生,讓學生的計劃和老師的計劃協(xié)調起來。
在整個復習計劃中,高一年級地理上下冊是重點,因為高考許多題都是以初中知識為載體,用高中的知識點來回答,選修課本是把高一知識加寬、加深。
其次是引導學生認真按照備考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進行!邦A習、聽講、復習、作業(yè)、考試、總結”是學習和備考的六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盡管這六個環(huán)節(jié)是老掉牙的東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學生還不多,而且,無論哪種方法,它肯定要回到這些老掉牙的東西上。但是,在高三講這六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的時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來講,這樣才能夠被學生所接受。
學生學習方法
。1)預習
高三的復習備考階段,每一節(jié)課的容量都比平時大得多,如不預習,學生可能會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師,一堂課稀里糊涂的,如過眼云煙,收效甚微。據(jù)調查,的學生會預習的不足六分之一,這應該引起教師足夠重視。
。2)聽講
到了高三復習階段,有部分學生認為大部分知識是老師過去講過的',不必再跟著老師復習了。其實地理老師都只專門研究自己所教的地理教學,對地理高考怎樣考、考些什么是比較清楚的,老師在講課之前還要精心的備課,認真組織復習的內容,制定教學方法等,而且復習時,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講課的基礎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講課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蘊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導學生聽好課,老師更要講好課。
。3)復習
復習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課堂內容真正拿到手的過程,是透徹理解課堂上所學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師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的過程。尤其是地圖,只有反復看,把地理知識拿入圖中才可能記住。
為了能夠較好的進行復習,我的做法是除每節(jié)課都留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復習。同時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復習每個章節(jié)的間隔時間,并且過一段時間,又通過練習、提問等方式檢查一下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
(4)作業(yè)(練習、做題)
做地理作業(yè)時,一定要訓練學生一看到題目就能盡快搜索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庫,找出本題是應用課本中的哪部分知識。
做題要有足夠的量,但是也要精選題,我們應該讓學生做“以一當十”的題。歷年的高考題目、高中四冊地理課本中每個單元后的“練習篇”都應該作為典型題來處理。歷年高考題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圍、重點,又展示了題型特點,成了復習的“無形指揮棒”,所以,應作為經(jīng)典題來處理。最近幾年高考地理題目,有許多題是從高中四冊地理課本中的每個單元的“練習篇”中的題演變出來的,所以,一定要引導學生分析透課本后面的“練習篇”,而且應該把它們作為每類題的典型題來對待。<
地理教學反思7
在教授中東一節(jié)的居民與經(jīng)濟時,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1.用多媒體或實物投影儀展示一組阿拉伯人的生活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后依次回答下列問題:
。1)你知道圖片中人物的人種、民族、宗教信仰、語言嗎?
(2)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什么地區(qū)?其服飾與所在地區(qū)的環(huán)境有何關系?
。3)試將下列短語連結成一段話,比一比誰說的流暢合理:西亞和北非、白種人、阿拉伯人、阿拉伯語、阿拉伯國家、阿拉伯世界。
2。用錄音機放一段有關近期中東地區(qū)局勢的.新聞報道,提出問題,指導學生聯(lián)系所學知識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1)你知道西亞、北非地區(qū)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點、備受世人關注的原因嗎?
。2)西亞、北非的石油主要分布地區(qū)在哪里?主要石油產國有哪些?
。3)你知道西亞、北非的石油主要輸往哪些地區(qū)嗎?
此教學設計很好地體現(xiàn)了課標中規(guī)定的地理課程理念。首先是地理學習方式的轉變。此設計最大的特點是重重設問,一問剛平,一問又起。學生就在這重重問題中進入探究式學習。這種教學設計一改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變學生消極的聽講為主動的探索。其次是把地理問題與國際熱點問題相結合。中東問題是國際熱點問題,將其引入課堂,并引導學生從地理上尋其根源,這既是一道難題,又一道能引發(fā)學生興趣的開放式題目。引導學生從各個可能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再次是此設計基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多媒體、收音機引入課堂,使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在此基礎上開展的教學,更易于打動學生,和學生產生共鳴。
地理教學反思8
在5月份的地理教學中,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并千方百計創(chuàng)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執(zhí)教初一,二年級,反思以往教學上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尤顯的緊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學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處和今后的對策,希望它能時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再走同樣的彎路,調整和改正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并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生的聯(lián)想,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教學目標的實施,要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系,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在學生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二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尤其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yōu)化。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xiàn)欲、競爭感和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興趣。
人無完人,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地理教學反思9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其實也有深刻的借鑒意義。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jīng)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
我認為,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地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應該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fā)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tǒng)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例如在學習“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shù)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意義”的相關內容時,我就以礦產資源為例,一方面用相關例證向學生說明,礦產資源的分布、數(shù)量、質量和組合狀況是影響工業(yè)布局的重要條件,一些工業(yè)基地往往是建在礦產地附近(這種教學旨在滲透“自然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外部條件”的觀點);但有些工業(yè)基地,如我國的上海寶山鋼鐵工業(yè)基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鋼鐵工業(yè)基地,周圍并無大型鐵礦、煤礦,但卻是著名的工業(yè)區(qū),原因是借助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發(fā)達的海運,擺脫了礦產資源的地域限制(這種教學可以滲透“自然環(huán)境并非是決定性條件”的觀點)。通過上述這種辨證的分析,學生一方面明確了自然環(huán)境可以影響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明確了這種影響不起決定性作用,就使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辨證的人地觀。
地理新課標不僅對地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芭囵B(yǎng)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是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準中有大量的與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可持續(xù)發(fā)展觀有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地理觀。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fā)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后細細分析一下,原因在于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fā)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yōu)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氣環(huán)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何將這些內容由抽象的理論和圖象轉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便對地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試著編寫了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
赤壁之戰(zhàn)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huán)計,為火燒曹營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
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并允許借東風相助。其實諸葛亮只是預測到了過一段時間天氣會反常,故弄玄虛而已。
問題:
(1)赤壁位于我國哪一個?試分析當?shù)氐臍夂驐l件。
。2)周瑜為什么會因為“欠東風”而急出病來?
。3)我國形成最大季風區(qū)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4)我國東部季風區(qū)是季風氣候最為典型的區(qū)域,試說明其氣候特征。
。5)你認為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
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一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同時掌握天氣、氣候等知識,并了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shù)男Ч玫亩嘣悄芾碚摳嬖V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象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地理教學反思10
教學設計是實施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成功的教學設計,要以系統(tǒng)科學理論作指導,全面分析教學中諸因素,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fā)揮教學媒體作用,控制教學活動,以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
教學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師要鉆研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中包含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智能訓練。例如高中地理以人地關系為線索,闡明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構成地理環(huán)境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以及資源、能源、農業(yè)、工業(yè)、人口、城市、人類與環(huán)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使學生了解和認識地理環(huán)境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學會運用地理數(shù)據(jù)地理事實材料、圖表、地圖去闡述問題和分析問題。
地理教學反思11
摘要: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地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應該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fā)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應包括:對教學理念的反思;對教學設計的反思;反思課堂成功之處,積累課堂“亮點”
關鍵詞:教學反思;新課程
“反思”它是指對自身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知的檢驗過程。教與學的反思是教師和學生對教學中的行為及結果進行審視、分析,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與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古人說:教學相長。教與學怎么樣才能做到“相長”呢?這就要提到教學反思。只有教者在教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知道不足,進而彌補不足、解決問題,然后又用來指導自己的教學。這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教師在這個循環(huán)的過程中就“教學相長”了。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其實也有深刻的借鑒意義。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jīng)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我們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
我認為,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地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應該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fā)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對教學理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tǒng)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理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1、地理課學生學什么,教師教什么
地理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要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們是要僅僅教給學生知識還是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我們是要培養(yǎng)應試型人才還是要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有些教師還是“以教材為綱”,唯教材是從,這類教師是在“教”教材;或者還停留在原有的經(jīng)驗階段,認為地理課應該教給學生系統(tǒng)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中有意無意地把新課程標準中已經(jīng)刪除的繁、難、偏、舊的知識仍然補充到地理課堂中,極大的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課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學生的經(jīng)驗基礎。因此,教師很有必要根據(jù)地方特色、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知識背景來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案例。例如:當上《城市的交通運輸》一課時,我用株洲市區(qū)的交通圖代替課本中的香港交通圖來分析城市的交通道路布局原理。教學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但方式不同教學效果當然就不一樣。因為當新的知識被賦予鮮活的背景時,學生的興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強,進一步有利于問題的形成,使學生達到想學的境界。
又例如在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一節(jié)時,我鼓勵學生“節(jié)約資源從我做起”開展“我為節(jié)能減排獻計獻策”的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F(xiàn)在,每個班級產生的垃圾都能分類回收,換來的錢還能用于班級建設;以前每逢生日學生都互送卡片,教師節(jié)老師也能收到不少,現(xiàn)在都改成短信問候了;有許多孩子還動員自己的家長提籃子、提布袋去買菜;教室里隨手關燈關水已成為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習慣。
2、誰是課堂的主人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強調: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但是真正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人”的又有幾何呢?有些教師在上課時害怕學生不懂,于是乎講了一遍講兩遍,于是乎有了滿堂灌,學生變成了被動的接受,變成了聽眾,變成了“要我學”。
反思二:轉換傳統(tǒng)的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這一從引導者到組織者的轉變,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過程是一種具備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需針對不同情況做出適時反饋,引導使之朝有利于知識建構的方向發(fā)展。例如:在講到目前的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性時,應該讓學生來談談,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機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自己感悟出問題的嚴重性,進而去思考其產生的原因,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地理新課標不僅對地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是中學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準中有大量的與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可持續(xù)發(fā)展觀有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地理觀。
二、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1、對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思
首先,目標的設計要明確,細化和具體化,要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例如在學習《多民族的大家庭》一節(jié),我提出的目標之一是:知道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目標就包含了對學生的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其次,要正確理解新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可人為的`降低或拔高。例如在學習《中國地形復雜多樣》一節(jié)時,教學目標應定位在“通過讀地形圖知道我國地形多種多樣這一特征”,并不是要學生掌握我國主要地形區(qū)的名稱及其特征。如果教師在教學時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貌特征總結、板書出來,并要求學生掌握,這就是人為的拔高了教學目標,增加了教學難度。
2、對地理教學設計思路的反思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經(jīng)常會發(fā)覺地理教學效果與自己的預期設計有比較大的差異,課后分析,原因在于進行教學設計時過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fā)揮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是否針對學生的認識現(xiàn)狀和接受能力以及當時的教學情景,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提高課堂效益?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應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原則,“一切為了學生的學”而非設計成教師怎樣去教。
比如學生對理解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有一定的難度,對“夏季陸地受熱升溫快海洋升溫慢,冬季相反”這一句話也只能識記不能理解。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這樣兩個生活情景讓學生去體會!跋奶斓闹形绯嗄_走在河邊的沙灘上,你的腳有什么感受?當你走到河水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寒冷的冬天赤腳踩在水里與赤腳踩在地上哪個更冷呢?”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就能從生活經(jīng)驗中理解課文的內容了。
3、對問題設計的反思
課堂思維訓練也是學生通過自學提高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練習什么?怎樣練習?關鍵是教師能否設計出導向正確、難度適宜的訓練題。例如:在“氣溫的日變化”教學中,本人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氣溫日變化圖”,這樣設問:
、僖惶熘刑栞椛渥顝姵霈F(xiàn)在何時?
、谑裁磿r候地面溫度達到最高值?
、蹥鉁刈罡咧禐槭裁床怀霈F(xiàn)在太陽輻射最強時和地面輻射最強時?
從這三個問題中讓學生分析思考,引導認識地面儲存熱量對地面溫度的影響,以及大氣吸熱的特點,這樣學生就能真正理解一日之中的最高氣溫為何不出現(xiàn)在太陽輻射最強時,且還要落后于地面溫度最高時而出現(xiàn)在午后2點左右。這樣環(huán)環(huán)緊扣,逐層深入的設計把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地面溫度、大氣輻射、大氣溫度四者的關系及熱量的盈虧講得十分透徹,學生極易掌握。實踐證明:導向正確、設計合理的訓練題能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自覺討論,各抒己見,能夠深化對地理問題的認識,給思維最豐富的啟迪。
同時,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它對激活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問題一要有價值。提問時要主意,問題設置要有目的,通過提問要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必須心中有數(shù);二是問題的本身要有啟發(fā)性。不要提一些不要求學生以任何方式去處理(指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的問題,或者說不加思維就能回答的問題,而是問那些要求學生應用、分析、綜合、評價有效思維性的問題,它能敦促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我在課堂上提出“長江洪水對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危害最嚴重的原因是什么”“假如我國地勢東高西低,我國自然環(huán)境會有哪些變化”。這些問題提得有價值,有效的訓練了學生的思維。二要有梯度。
《學記》中說:“善問者如攻其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边@是一條重要的原理,是說提問要有梯度,先易后難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跳一跳”能夠摘到果子。如提問“為什么說西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學生受各方面能力的限制一時作答困難,我提的問題是:
、盼鱽單挥谀膬裳笪搴H拗?
、铺K伊士運河溝通了哪兩海聯(lián)系了哪兩大洋?
、峭炼浜{連接了哪兩海?
這樣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鋪路搭橋,層層推進的遞進方式,不僅非常容易的解決問題,而且使學生思維向知識縱深發(fā)展。
4、對練習設計的反思
地理是實踐性和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要完成新課標中規(guī)定的三維教學目標,除了師生在課堂上的教與學之外,目前反饋最主要來源于練習,練習也是一種再學習的過程。通過練習,不僅可以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反思教師給學生的地理作業(yè)是否是科學的,多樣的、開放的,是否對學生終身能力發(fā)展有幫助。因此作業(yè)反饋要注重對學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訓練和培養(yǎng),正如古語所說“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
例如在學習《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一節(jié)時,學生特別是城市的學生對農業(yè)沒有什么概念,對因地制宜也是一知半解。我就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有一個公司要在株洲投資一些農業(yè)項目,擬開發(fā)的項目有:黑山羊養(yǎng)殖基地、優(yōu)質水稻基地、鮮花栽培基地,F(xiàn)有醴陵泗汾鎮(zhèn)、天元區(qū)馬家河鄉(xiāng)、荷塘區(qū)明照鄉(xiāng)欲引進上述項目,請查閱資料,從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該公司的項目應該如何布局?這道題結合株洲地區(qū)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分析株洲各地的地形、氣候特點以及傳統(tǒng)產業(yè)的優(yōu)勢的基礎上來確定農業(yè)產業(yè)的布局。由于與生活聯(lián)系較緊密,學生也比較容易理解。
三、反思課堂成功之處,積累課堂“亮點”
有教育家說過“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撼的藝術”。一堂課下來,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不足,找到改進的地方,但是每一堂課也許都有它的精彩之處,這就是課堂的“亮點”。好的方法,好的問題,好的習題,精彩的教學片段等等,這些都是教師的財富,我們應該把它們收集起來,“積腋成裘”。久而久之,我們將收獲到一個沉甸甸的碩果。這對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將十分有利。
總之,教學反思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它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做一個有心人,做一個勇于剖析自己的人,做一個精益求精的人。
參考文獻:
1、地理課程標準研制組:《地理課程標準解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余培俠:《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
3、余文森、吳剛平:《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地理教學反思12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tǒng)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例如在學習“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shù)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意義”的相關內容時,我就以礦產資源為例,一方面用相關例證向學生說明,礦產資源的分布、數(shù)量、質量和組合狀況是影響工業(yè)布局的重要條件,一些工業(yè)基地往往是建在礦產地附近(這種教學旨在滲透“自然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外部條件”的觀點);但有些工業(yè)基地,如我國的上海寶山鋼鐵工業(yè)基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鋼鐵工業(yè)基地,周圍并無大型鐵礦、煤礦,但卻是著名的.工業(yè)區(qū),原因是借助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發(fā)達的海運,擺脫了礦產資源的地域限制(這種教學可以滲透“自然環(huán)境并非是決定性條件”的觀點)。通過上述這種辨證的分析,學生一方面明確了自然環(huán)境可以影響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明確了這種影響不起決定性作用,就使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辨證的人地觀。
地理新課標不僅對地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終生有用的地理"是初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準中有大量的與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可持續(xù)發(fā)展觀有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地理觀。
地理教學反思13
面對課程改革的新形勢、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開始實施,在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課程的設置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對地理學科來說,必須變革“知識本位”下的地方式的地理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的探究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這是時代賦予我們中學地理教育的使命,下面就《五帶的劃分》一課,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與反思。
《五帶的劃分》一課,屬于《地球的運動》的一部分,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內容比較抽象,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實際內容。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注重課外的伸拓,充分利用課程資源,是這節(jié)課取得成功的關鍵。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資料,教師在課堂上給了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展示。同時,教師巧妙地把這些資源引入新課教學中,珠聯(lián)璧合,事半功倍。學生的默契配合和他們積極主動參與的態(tài)度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得以落實的重要保障。無論是學生的動手實驗操作還是疑難題的討論,他們積極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踴躍發(fā)言使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水到渠成。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結合地圖內容,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提取、歸納,不僅能力得到提高,辯證思維的意識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加強。
第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活動充分貫徹整個課堂始終,教室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是學生成長的空間、平臺;顒有问蕉鄻踊,有小組合作學習,有學生上臺畫圖,有個體的展現(xiàn),有團隊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充分彰顯學生的能力。歸根到底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中師生新的關系,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者、單向傳輸者,而是引導者、組織者、評價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對于每個學生的發(fā)言都能予以簡要點評,而且點評得比較到位。
第三,注重展教師的教學個性。教師上課要形成自己個人風格,凸顯自己的教學風采,結合課堂內容努力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個性。不僅是使學生,并且使全體聽課教師都感受到這一點,整個課堂我是快樂的,快樂感染了我們,也充分感染了學生。
第四,教學要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本課教學我就充分利用了這一點。結合自己的體驗說出四季的感受。這樣不僅是學生學得有興趣,而且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獲取有用的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效能,在教學中才能靈活的駕馭課堂,不斷創(chuàng)新,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
地理教學反思14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核心素養(yǎng)
隨著新基礎課程教育的深化改革,幫助學生發(fā)展提升核心素養(yǎng),強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任務。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需求,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質疑地理課堂知識,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有效實現(xiàn)知識技能、實踐能力與科學精神的全面發(fā)展。
一、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綜合思維能力
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思維意識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地理事物與現(xiàn)象各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從綜合思維角度,展現(xiàn)地理知識的網(wǎng)絡結構,讓學生辨證的分析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制約的影響關系,引導學生利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綜合思維觀察地理事物現(xiàn)象的規(guī)律,有效促進學生對地理原理的理解。
例如,教學“城市環(huán)境問題”時,教師向學生列舉煤煙、粉塵、城市工業(yè)廢水、二氧化硫、電磁輻射等關于城市環(huán)境問題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讓學生綜合分析各個污染要素對城市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從意識層面為學生樹立綜合思維解決現(xiàn)實地理問題習慣和體驗,讓學生通過自主分析總結得出,污染對城市環(huán)境以及人類健康的危害,加深學生對大氣污染造成城市空氣污濁和酸雨,工業(yè)廢水污染會破壞地下水質等知識本質的理解,這時教師在引導學生綜合地理要素的內在聯(lián)系,來思考探究解決城市環(huán)境問題的有效途徑,進而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掌握,明白城市的生產生活對環(huán)境的影響。
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啟發(fā)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綜合思維素養(yǎng)的有效性和實用行,通過問題情境羅列地理要素,引導學生掌握和理解事物的系統(tǒng)性和聯(lián)系性規(guī)律,有效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綜合思維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區(qū)域認知能力
區(qū)域認知能力包含差異與聯(lián)系、空間、因地制宜、人地協(xié)調的觀點,是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的必備素養(yǎng),可以讓學生全面科學合理的內化,對地理區(qū)域人地關系的理性的認識,并深度理解和認知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規(guī)律。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整體角度分析區(qū)域的發(fā)展聯(lián)系與綜合特征,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和形成地理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
例如,教學“人口遷移”時,教師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從經(jīng)濟因素與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因素入手,思考人口遷移的因素,激發(fā)學生區(qū)域認知的內在需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深圳特區(qū)城市與西部大開發(fā)的背景資料,指導學生從時代背景和整體角度思考造成的人口遷移的因素影響?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犹骄,在討論分析造成人口流動的原因過程中,提高學生地理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全面區(qū)域認知的培養(yǎng),讓學生懂得運用物理知識在區(qū)域背景下去分析,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地理事物現(xiàn)象形成深度認知,還能讓學生站在區(qū)域角度,自覺提高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地理實踐能力
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嚴謹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促使學生在分析、解釋、交流的實踐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實踐環(huán)節(jié),通主觀體驗讓學生深入感受地理知識實踐過程的作用和意義。
例如,教學“地球的運動”時,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地球自轉、公轉的規(guī)律以及地理意義,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前準備好小地球儀,課堂中教師首先利用三球儀向學生演示地球的運動過程,并讓學生思考和觀察地球是如何運動的?通過觀察總結得出地球圍繞地軸自轉和圍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形式,當學生初步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分組親自操作地球儀自西向東慢慢旋轉,通過小組合作觀察、分析、交流,深刻的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規(guī)律。
學習氛圍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必備條件,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素養(yǎng),教師要重視課堂實踐氛圍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營造更多的實踐展示機會,在培養(yǎng)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的同時,有效激發(fā)學生對地理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科學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綜合思維從多角度探究思考知識問題,使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中逐步形成所具備的地理知識、能力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地理教學反思15
目前,有部分學生感覺學好地理比較困難,如何幫助這部分學有困難的學生能和大多數(shù)同學一起,x理解而不是x死記,順利通過會考,大力提高教學質量,對廣大地理教師是個現(xiàn)實問題。本人從事地理必修教材的教學任務,在這方面做過探討,并在教學實踐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誤的教訓,現(xiàn)把個人認為可行的方法略述一、二。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由學生,知識,教師構成的教學系統(tǒng),這三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制約,主要矛盾是客觀要求學生學習,掌握并會初步應用知識。而學生能否良好地掌握知識,則取決于學生學習知識時的態(tài)度、情感和興趣。知識是客觀存在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在這組矛盾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一方面,控制對學生的知識信息的輸入量、輸入時機、輸入方式和消化過程,另一方面學生對知識信息的態(tài)度、興趣有關鍵性的影響和控制作用。教師控制著教學的全過程,是教學過程中能動活躍的因素。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自己動手,帶領學生制作一些簡易的地理器材,如簡易風向儀,簡易毛發(fā)濕度計,簡易量雨器,簡易指南針,簡易測角器等,并將這些器材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
二、正確把握新知識信息的輸入時機
對新知識信息的輸入時機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并與新知識信息相關聯(lián)讓學生不感覺突然。如《地球的運動》一節(jié),在學生已有了“地月系”等知識的前提下,抓住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的現(xiàn)象,有序并有針對性地去介紹自轉和公轉的規(guī)律,讓學生在抽象的事物中去感受到直觀和具體,淡化學生的抽象感。對新知識信息的輸入量,在起步階段一定要嚴格把握大綱和教材的要求,不能隨意增加知識量和難度,在方法上也不要急于拔高,待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后,慢慢逐步提出相關問題有序深入,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傃灾,教師的這種控制作用的目的,在于盡量降低新舊知識間的臺階,讓學生樂于接受新信息,盡量讓學生在學習中多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
三、教會學生認真閱讀課本
把學習地理的過程簡單理解為死記硬背,是阻礙學生提高認識能力的最大障礙。由于地理現(xiàn)象的多樣性,多變性,使學生覺得地理背的太多,不好理解,不便記憶,不會應用,加之種種參考資料題解等,不僅助長了學生死記的偏見,更嚴重的是對學生重視并認真閱讀課本產生很大干擾,教師必須花大力氣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讓學生從閱讀課本中嘗到收獲的喜悅,讓他們逐步感到課本的富有和深刻,是其他任何參考資料都不能代替的。如地殼中的礦物,課本中介紹了礦物的`概念、作用、特點以及巖石和礦床,并配以地殼物質循環(huán)圖,應該讓學生認真仔細地去挖掘課本的深層內涵。只要引導得當,學生通過閱讀思考,會逐步激發(fā)更深層次的興趣。
四、教給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
地理現(xiàn)象千差萬別,豐富多彩,不同現(xiàn)象對應著不同的過程和規(guī)律,少部分學生對這五彩繽紛的現(xiàn)象感到迷茫,產生畏難,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逐步將學習地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傳授給學生。
1、要認真觀察地理現(xiàn)象
觀察現(xiàn)象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開始,觀察自然現(xiàn)象,不能只停留在新奇感的初級階段,重要的是訓練學生會分辨現(xiàn)象的主要和次要,表象和實質。
2、理解地理現(xiàn)象的過程并加以記憶
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與重在理解地理現(xiàn)象的過程是背道而馳的。對任何一種地理現(xiàn)象,無論簡單還是復雜,都應把它的原理弄清楚。如1997年發(fā)生的“日偏食”現(xiàn)象,除了組織學生認真觀察現(xiàn)象并加以記錄外,還把形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理告訴學生,讓學生知道日、地、月三者如何運動到一條直線上,月球的黑影如何掃過地球。只要學生把這一過程理解了就知道為什么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地方看到的是“日全食”,有的地方看到的是“日偏食”,而有的地方可能看到的是“日環(huán)食”。
3、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思維的獨特性
如在介紹國際日期變更線的作用和如何計算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飛機或輪船的日期時,在學生理解了地球自轉原理和知道國際日期變更線作用的情況下,具體的計算日期的方法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自己把握,教師加以指導,不一定要求所有學生都與老師的計算方法一致。
地理教學反思16
初二學生通過上學期對八年級地理上冊的學習,大部分對中國的地理概況已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如中國的行政區(qū)劃、人口和民族、中國的地形、氣候、河流、湖泊以及自然資源有了比較細致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學習地理知識的方法,為本學期學習八年級地理下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要想讓全體學生都比較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識,納入新的學習軌道,還有待于今后的啟發(fā)、引導。
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yōu)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自己有了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充分挖掘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tǒng)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fā)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lián)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fā)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范圍及其邊界,然后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充分利用課本中設計的“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材料收集和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合作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多變的天氣》教學時,我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天氣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城市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天氣符號,還鍛煉了學生讀圖、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二、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fā)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yōu)勢,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并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大陸漂移假說時,先讓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講季風氣候的形成時,我先讓學生回子顧一下自己身邊的風向變化的規(guī)律,再進行教學,不僅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且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探究地理問題。
三、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fā)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huán)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chuàng)新和自我發(fā)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
。1)歌訣法:如記我國的主要山脈分布可用此方法: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中間橫,喜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訣簡潔而明了,方便記憶,在地理學習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圖像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許多學生對地圖心存畏懼,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指導學生多看圖、識圖、繪圖、用圖,并盡可能使地理知識圖像化,做到以文析圖、圖文結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轉,中國的行政區(qū)劃等知識難點。
。3)觀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地理事物,聯(lián)系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xiàn)象的成因和規(guī)律等,要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努力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發(fā)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被激發(fā),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為此,我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教育,給予必要的關心、激勵、尊重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fā),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地理教學反思17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設問技巧
一、在高中地理課堂進行技巧性提問和設問的必要性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了解相關知識,由于地理科目的特性,要求學生必須要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思考,進而將知識點吃透,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對知識的了解!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也是這樣,學生基于老師的講解對知識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但這部分認識并不能完全保證其正確性,因此,教師要通過課堂設問等方式及時糾正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誤區(qū)。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地理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總結問題,進一步深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設問和提問技巧。并且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時地掌握好同學們的理解程度,及時地糾正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錯誤理解,在確保同學們對已學知識正確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開始進一步的教學工作,而在課堂上進行必要的提問和設問,從同學們的課堂反應來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是一種比較迅速且高效的方法策略,這樣做對老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有目標的進行教學有非常巨大的積極意義,對高中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少走冤路也很有幫助。
二、關于做好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設問工作的相關意見和建議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和設問一般帶有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的目的性,因此,為了能夠更高效的及時的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提問和設問技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設問內容盡量與教學難點和考點相關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和設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能夠激發(fā)同學們進行思考的欲望,能過夠讓同學們投入到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思考并踴躍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氛圍中去,因此,提問的內容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太難而打擊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和思考的欲望,因此,教師的設問和提問必須帶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與教學難點相結合,這樣不但能讓老師及時地了解到學生們對于教學難點的掌握程度,還能同時讓同學們反思和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與?键c相結合的提問和設問能夠讓同學們深化對考試考點的認識,也能提前適應和進入考場般的思考模式,對其將來在考試過程中正常和超常發(fā)揮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比如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fā)為例,要求同學們對千里之外的美國的河流特點等在短時間做到很好地掌握具有一定的難度,老師們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就可以將其與我國長江流域的治理開發(fā)進行比較,引導同學們進行思考,通過發(fā)現(xiàn)其異同,從我們熟悉的知識出發(fā),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點,既及時掌握了新的內容又加深了對已學內容的印象,鞏固了知識點。
2、設問要帶有一定的針對性
教師在地理課堂上進行提問和設問的時候要帶有一定的針對性,這種針對性不僅體現(xiàn)在對知識點的針對性上,也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針對性上;對于知識點,比如在講到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氣候類型的時候,可以帶有針對性的'對該氣候類型的特點和分布區(qū)域進行提問和設問,也可以提問其他重點河流區(qū)域的氣候類型及其特征;而針對學生,老師一般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掌握,有的學生自然地理較好,人文地理欠佳,有的反之,教師在課堂提問和設問的過程中就可以帶有一定的針對性,在講到自然地理的時候對這部分內容欠佳的學生進行“特別關照”,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3、盡量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高中地理知識的部分內容偏于抽象,如果能夠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比如在講到地震帶、地震成因、地震預防等問題時,可以以日本為例,為什么日本地震頻發(fā)?為什么同樣震級的地震在日本要比發(fā)生在我國所帶來的損失要小等?讓同學們有更深刻的印象;在講述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的時候可以以新疆為例:為什么新疆地區(qū)的瓜果更甜?為什么西北地區(qū)的人們會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俗語等,盡量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更能在設問的過程中吸引同學們去思考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掌握恰當?shù)恼n堂設問技巧能夠使得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課堂上同學們的具體表現(xiàn)和反應選擇合適的設問技巧,從而幫助同學們加深課堂印象,達到牢固掌握知識的目的。
地理教學反思18
為體現(xiàn)地理科學綜合性特點,以及從適應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對教學提出的要求來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逐漸被淘汰,而代之以計算機處理及顯示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對地理事件進行顯示或對地理事實的處理,演繹出地理原理。然后對地理原理進行質疑等一系列活動,再通過計算機處理和顯示加深對地理原理的理解與認識,進而對設置的事實進行模擬處理,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
本教學模式的環(huán)境支持和具體要求:
一、硬件方面
要達到教學目的順利完成,硬件方面最低應該包括:大屏幕顯示系統(tǒng)、計算機處理系統(tǒng)、輸入和輸出系統(tǒng)。其中計算機處理系統(tǒng)是硬件方面的主體,它是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基本工作臺,也就是教師首先把地理事實、事件、演示等通過鍵盤或其它視音頻系統(tǒng)輸入到計算機處理系統(tǒng),經(jīng)過處理而產生一些視頻信號,計算機處理系統(tǒng)要求機型在486以上,內存8M或更高,硬盤1G或以上,4倍速光驅,16位聲卡,功率比較大一些的音箱,顯示卡在條件允許時可采用圖形/圖像加速卡,這樣的配置使文字、表格、圖形、動畫、圖像等信息處理均能順利完成。
經(jīng)處理過的視頻信號通過投影儀顯示在大屏幕上,投影儀的規(guī)格可以根據(jù)經(jīng)濟條件而定,但作為計算機的配套設備投影儀必須是數(shù)碼輸入而非模擬信號輸入,所以投影儀最好選為液晶投影儀,其投影屏幕尺寸至少為1.5m。所有的圖象、聲音信息均可由教師把現(xiàn)成有關教材的圖片、圖像文件截取進行創(chuàng)作,然后由圖形輸入板、話筒、鍵盤、鼠標等輸入。如果經(jīng)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建立一個帶有多臺終端具有網(wǎng)絡控制功能的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更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實踐。
二、軟件方面
第一部分是教師進行創(chuàng)作教材的工具軟件,由于硬盤有限,可以安裝一常用的工具軟件和系統(tǒng)軟件,系統(tǒng)軟件可用WIndow.3、DOS6.22,工具軟件有3ds、Photoshop、CorleDraw、等圖形圖像處理軟件,有Word、PageMake等文字處理及排版軟件,有音視頻播放及處理軟件。
第二部分是教師創(chuàng)作的多媒體與計算機集成應用教材,它既包括教師創(chuàng)作教材的能力,又包括創(chuàng)作的教材的科學性、實效性。教師創(chuàng)作教材的能力是實現(xiàn)本教學模式的關鍵。
近年來,多媒體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對各行各業(yè)沖擊較大,同樣也較快的應用于教學方面。許多學校把計算機教學列為基礎教育,作為教師認識到應用多媒體和計算機技術對未來教育技術產生的巨大影響,所以現(xiàn)代和未來地理教師必須掌握現(xiàn)代教學技術,即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當然并非要求地理教師像計算機專業(yè)人員一樣,懂得較多的硬件知識,但起碼對一些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要熟練。對工具軟件的.應用初步了解,對DOS、WIndow操作情況要熟練,學會圖像輸入(掃描儀的應用)以及會用3ds、Photoshop、CorleDraw的初級制作,這樣就為創(chuàng)作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創(chuàng)作的教材本身必須體現(xiàn)科學性與實踐性,所謂科學性,就是要求所創(chuàng)作的教材要有科學依據(jù)及知識結構的嚴謹性,既要要求教材有具體層次,如知識要求、基本訓練、思想教育三方面和技能掌握程度作出具體指導,使教學過程中要求明確,有利于教師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所謂實效性,就是所創(chuàng)作的教材要結合新形勢,滲透新原理(城市發(fā)展、區(qū)位理論),分析具體實例。如生態(tài)農業(yè)、城區(qū)規(guī)劃;三峽工程的效益與對環(huán)境的影響;旅游環(huán)境的開發(fā)與保護;商業(yè)活動與災害地理的預測等等。
要作到教材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要求教師一是必須鉆研專業(yè)知識,使自身對地理規(guī)律、原理有一個透徹的理解,如地球的公轉、自轉,工業(yè)、農業(yè)區(qū)位理論等的全面掌握。二是要有豐富的課外知識和廣闊的視野,如發(fā)生重大的地理事件、各地的民族風情、資源利用現(xiàn)狀等等。三是要求教師關于觀察事物和收集資料,并把捕捉的信息及時進行處理。關于收集資料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匐娨、報刊圖片等信息收集。如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環(huán)球30分》的世界各地風土民情;《科技長廊》的科技發(fā)展(關于地理方面的GIS、生態(tài)農業(yè)、軍事地理等);還有《地理知識》、《地理教育》、《中學地理教學參考》等所刊登的地理圖片。同時把動畫圖像及時制作出來,把圖片進行掃描輸入到軟盤或硬盤上。
、趯嵨镅菔臼占H绲厍蜻\動演示、地殼運動演示以及礦物標本展示等,這一方面的演示雖不能讓每位同學都觀察到,但可以通過圖形圖像軟件局部放大處理功能進行演示或展示。
、壑車h(huán)境信息收集。對學生來說,周圍環(huán)境信息的收集,有利于學生對所熟悉的事物進行重新審視了解它們的未知面,即所包含的地理規(guī)律、原理,如大棚菜地、玻璃花房的分析了解“溫室效應”的理論;樹葉向光、背光的疏密程度,了解光照條件對植物的影響;雨過天晴首先感到的是寒冷,了解冷鋒過境的天氣變化等等,除此以外收集方面多種多樣,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敏銳的眼光。
地理教學反思19
七年級上冊引領學生走入地理世界,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地理知識(地球、地圖、陸地與海洋、天氣和氣候、居民與聚落等)與地理技能(讀圖、表和分析和繪制相關地理圖表),本學期以上冊為鋪墊,進行分區(qū)地理學習,以實現(xiàn)學生地理知識的升華和地理技能的提升及對社會、環(huán)境的正確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因此在新的學期,我打算由原來的以教授法為主,逐步轉變?yōu)橐杂懻摓橹。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分析地理,能夠做到活學活用地理。
《亞洲》是本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因此這課很重要。從這課開始,就要逐漸教會學生分析地理的方法即從哪些方面入手!秮喼蕖贩譃椤白匀画h(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兩部分,而其實在以后學習其它地區(qū)或國家時也是從這兩方面入手。因此從《亞洲》開始,就要教會學生學習地區(qū)與國家時要從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入手。同時,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什么是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他們可能沒什么概念。所以本節(jié)課我還著重區(qū)分了自然環(huán)境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位置,地形,氣候等,人文環(huán)境包括人口,文化,經(jīng)濟等。那么在這節(jié)課里,主要是我按照這些方面引導學生邊看圖,邊找出答案,并且反復強調以后的學習中要按照這些方面分析!秮喼蕖愤@部分一共用了3課時,一課時用來講自然環(huán)境,我會給學生們強調學習一個地方先要知道它的位置,那么一般是從圖上獲得一個地區(qū)的位置。讓學生們養(yǎng)成看地圖的習慣。這樣也便于學生更加形象的記憶,而不是死記硬背。學習地形同樣是看圖,主要是看分層設色地形圖,本節(jié)課我引導學生們看地形圖的步驟,讓他們逐漸學會自己看地形圖。接下來是氣候,其實氣候是和地理位置有關的。因此我在本課開始就從位置的角度讓同學們思考亞洲的氣候,而不是毫無思路的死記硬背。二課時講人文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其實是和自然環(huán)境緊密聯(lián)系的,因此我對照自然環(huán)境來講人文環(huán)境,從而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也從這些角度分析某個地區(qū)的人文環(huán)境的特點。三課時主要是總結以及舉例鞏固,讓“自己學會分析地理信息”這個概念更加深刻的留在學生頭腦中。這樣的上課方式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取得較好效果。
本課也存在有一些不足,比如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分析能力可能還比較欠缺,我沒能很好的掌握好這個度,在以后的'課里我會逐步改進。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還有采用討論的方式上課,課堂紀律還比較難掌控,在今后的課里都會逐步改進。
通過上面對七年級地理教學反思知識的講解學習,希望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更好。
地理教學反思20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在實施過程中的標志性體現(xiàn)。強調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本人從事地理教育教學近20年,經(jīng)歷了幾次的課改,這次的課改,讓我感受很多,下面僅從地理教學方式上進行反思。
一、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體驗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鬃诱f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地理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現(xiàn)在的初中生思維活躍,由于認識水平的局限性及觀念意識,普遍對地理科不重視,在課堂上的情緒不是冷漠呆滯就是惟恐天下不亂。如果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不更新,上課時只是做學科體系的傳聲筒,勢必造成學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興趣。因此,我們教師必須用“心”去施教,熱切地關注學生。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
首先,我們教師的課前準備除了寫教案,更需要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內容的興趣、知識儲備和他們所關心的話題,了解學生的需要,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一是積極的旁觀者,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二是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學生,贊賞學生,啟迪思維,激勵斗志,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讓學生學習在“熱鬧”中“有序”的進行。以“34個省級行政區(qū)”(《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為例,該片段如果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中的講述法組織教學則效果不佳。從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角度出發(fā),教師嘗試以“快樂教學”中的巧用游戲法,采用多媒體技術制成“中國政區(qū)拼圖”,引導學生開展拼圖競賽活動,寓教于樂,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活化了課堂教學。具體操作如下:
[教師啟發(fā)]簡要地介紹拼圖游戲的操作方法及競賽規(guī)則。
[學生活動]學生出于好奇,躍躍欲試地進入競賽活動狀態(tài)中:
第一輪:可以看課本(《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七頁“1.7中國政區(qū)圖”),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一、位于東北的3個;二、位于北部邊疆的1個自治區(qū);三、位于黃河中下游的6個省、直轄市;四、位于長江中下游的7個省、直轄市;五、位于南部沿海的7個省、自治區(qū)、特別行政區(qū);六、位于西南的5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七、位于西北的5個省、自治區(qū)。)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二輪:不可以看課本,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三輪:正式開始競賽,不可以看課本,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地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地理的教學反思04-03
地理教學反思05-20
地理教學反思02-07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1-08
關于地理教學反思05-13
地理教學反思(精品)07-10
【推薦】地理教學反思06-16
【熱】地理教學反思06-21
地理教學反思【熱門】06-21
地理教學反思【熱】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