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朋友在线观看,美国毛片免费看,337p日本在线,亚洲女人日B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4-09-12 05:13:57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匯編七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匯編七篇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1、主要內容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jié)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2、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3、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fā)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

  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1、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fā)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chuàng)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根據四年級學生實際與個人的目標,抓住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點談本學期的具體措施。

  1、合作的學習方式

  提倡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做小老師的興趣及自學水平,也有利于優(yōu)良班風的形成、發(fā)展;學生仍然按照上學期分好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合作與探究,合作作業(yè)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欣賞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前期準備,如:上網查閱有關資料,采訪有經驗的家長等。橡皮泥雕課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材料,進行合作練習。而造型表現課、游戲式活動方式的課業(yè)一定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集體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2、學科實踐活動(每學期2次)

 。1)在《會走的玩具》一課學習完畢后,自己設計、利用廢舊物品制作一間會走的玩具并進行展覽。

 。2)在《校徽設計》一課中,設計課后拓展作業(yè)為:為我們自己的學校設計一枚;铡

  3、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用美術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設計、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設計提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發(fā)散性,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如:將自己通過《變廢為寶》一課學到的設計知識運用到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具有將創(chuàng)新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成果的能力。

  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fā)展、提升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把發(fā)現、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進而發(fā)展綜合實踐能力。

  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較好的繪畫習慣,在課堂常規(guī)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術知識,并有意識地在課余時間接觸有關美術的知識,能自覺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二、教學目標

  總目標:多給學生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進行各種想象畫訓練,各種美術知識技能滲透,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力。

  1. 注意滲透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

  2. 貫徹啟發(fā)式原則,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生動活波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chuàng)造。

  三、教材分析:

  1、目標:綜觀整冊教材,我認為側重目標不外乎兩點:一是基本的“欣賞評述”。我認為,欣賞課,是訓練學生評述能力的最好載體。我們美術課是一門人文學科,和人文關系最密切的就是“欣賞評述”領域。二是于設計應用領域。要通過動手能力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一邊動手設計一邊思考一邊借鑒,會取得一定的效果。

  2、重點::運用多種媒介,進行形﹑色的簡單組合﹑裝飾與欣賞表述

  3、難點:走近——仿生科學樂園。要求: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極地、生動地對學生進行思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教學方法:

  1、豐富多樣,靈活有趣。

  2、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學校、班級特色引導學生設計;、班徽,讓學生感知標識的實用價值。這一類課,要注意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通過設立“最佳設計獎”“最佳色彩獎”“最佳夠思”等獎項,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五、教學措施 。

  1、注重對學生造型·表現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讓學生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

  2、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

  精神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3、創(chuàng)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yǎng)人文精神。

  4、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調查了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huán)境的`關系,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guī)劃與制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6、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7、教師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8、教師盡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檢索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具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已經初步認識了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了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并能大膽地發(fā)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了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對于一些繪畫的基本方法了解的不夠深,學生普遍創(chuàng)造性不夠,在本學期將加強訓練。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編寫,重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育養(yǎng)成,滿足學生不斷發(fā)展的需要,體現人文關懷,關注學生長期的健康成長。本冊教材共13課,每一課即為一個單元。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造型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色彩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jié)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欣賞等,這些美術活動都十分接近生活,且可操作性強,很容易吸引學生,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加強美術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2、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和才能的發(fā)展,發(fā)展學生的形象記憶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學生學習美術的空間,從而讓學生明白美術無處不在。

  四、教學措施:

  1、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深鉆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精心準備,做好課前準備。

  2、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魅力價值。

  3、在課堂上運用范畫,手工范品及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情境,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充分發(fā)揮美術學科的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形式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美術學習過程中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5、教師加強學習,不斷研究教學方法,提高美術教學教研水平和業(yè)務能力。

  6、推薦美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課外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使他們得到更大的提高。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1、教室一角(一)(二)

  第二周:2、花手帕(一)(二)

  第三周:3、紙品樂陶陶(一)(二)

  第四周:4、時間告訴我(一) 補充教材(一)

  第五、六周:4、時間告訴我(二)

  第七周:5、蔬果的聯想(一)6、玻璃水彩(一)

  第八周: 7、窗口(一)補充教材(二)

  第九周:7、窗口(二)8、剪紙故事(一)

  第十周:8、剪紙故事(二)

  第十一周:9、新年吉祥(一)

  第十二周:9、新年吉祥(一)10、拼泥板

  第十三周:11、雪花飄飄(一)(二)

  第十四周:12、色彩ABC(一)

  第十五周:12、色彩ABC(二)

  第十六周:13、乘風破浪(一)(二)

  第十七周:復習

  第十八周:考試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主要內容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jié)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fā)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

  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fā)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chuàng)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個人的目標,抓住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點談本學期的具體措施(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科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電教輔助教學、評價的改革、減負手段等)

  合作的學習方式

  提倡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做小老師的興趣及自學水平,也有利于優(yōu)良班風的形成、發(fā)展;學生仍然按照上學期分好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合作與探究,合作作業(yè)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欣賞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前期準備,如:上網查閱有關資料,采訪有經驗的家長等。橡皮泥雕課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材料,進行合作練習。而造型表現課、游戲式活動方式的課業(yè)一定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集體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學科實踐活動(每學期2次):

  1、在《會走的玩具》一課學習完畢后,自己設計、利用廢舊物品制作一間會走的玩具并進行展覽。

  2、在《;赵O計》一課中,設計課后拓展作業(yè)為:為我們自己的學校設計一枚;铡

  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用美術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設計、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設計提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發(fā)散性,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如:將自己通過《變廢為寶》一課學到的設計知識運用到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具有將創(chuàng)新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成果的能力。

  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fā)展、提升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把發(fā)現、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進而發(fā)展綜合實踐能力。

  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

  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內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與暖》

  第二周《線條的動與靜》

  第三周《美術的節(jié)奏》

  第四周《變一變》

  第五周《色彩的對比》

  第六周《快樂的回憶》

  第七周《登山游戲》

  第八周“國慶”假

  第九周《;赵O計》

  第十周《精美的郵票》

  第十一周《做年歷》

  第十二周《星座的聯想》

  第十三周《美麗的畫盤》

  第十四周《我心中的未來》

  第十五周《假如我是汽車設計師》

  第十六周《歡聚游樂園》

  第十七周《紙帶穿編1》

  第十八周《紙帶穿編2》

  第十九周《電腦美術》

  第二十周《會走的玩具》

  第二十一周《我們的生日聚會》

  第二十二周《漫畫與動漫欣賞》

  第二十三周期末測評優(yōu)秀作業(yè)展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主要內容: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jié)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fā)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fā)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教學主要措施

  1.教學應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結合。

  2.教學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傾向性,尊重學生的選擇。

  3.努力營造平等、民主、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感體驗。

  4.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四、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內容

  第一周:聚聚散散

  第二周:小圓點的魅力黑與白

  第三周:主體與背景

  第四周:冰川與晚霞

  第五周:畫嗅覺

  第六周:卡通畫

  第七周:雙胞胎

  第八周:藏書票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造型·表現】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四年級美術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四年級美術激發(fā)豐富的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

  設計·應用】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四年級美術了解一些簡易的創(chuàng)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qū)別。

  欣賞·評述】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四年級美術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表演和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二、學期目標

  1、學習色彩的冷暖,色調等基礎知識,透視、構圖知識,并能在寫生或創(chuàng)作中運用這些知識。

  2、學習剪紙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進行工藝制作。

  3、通過繪畫、工藝、欣賞、進一步增強學生美術知識提高美術修養(yǎng)。

  4、在風景、靜物寫生或創(chuàng)作中,能獨立、全面地應用色彩知識,構圖知識、透視規(guī)律,從而使作品更生動、更有感染力。

  5、學習剪紙技巧,培養(yǎng)學生大膽、細心、心靈手巧的動手能力。

  6、通過橡皮泥的立體創(chuàng)作或利用日常所見的物品進行工藝制作,培養(yǎng)其空間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三、教學情況分析及改進措施

  該年級學生美術基礎較好,在繪畫中構圖飽滿,色彩運用大膽,想象豐富,工藝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賞能力,上課師生雙向教學開展較好。

  存在問題:

  1、各班繪畫、工藝技能差異較大。

  2、學生雖然想象豐富,表現欲望較強烈,但缺乏表現力,放映在作品上。

  3、部分學生繪畫創(chuàng)作內容單一。

  措施:

  1、多對學生進行優(yōu)秀美術作品欣賞,增強欣賞能力,開闊其視野的提高美術能力。

  2、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的教學(如構圖色彩,主題的表現等)

  3、定期進行作品展評。

  四、教學進度

周次



課時



內容



目標



重難點



1



2



為中國隊加油



1、認識獎杯的構成特點和造型的形式美。2、發(fā)揮想象,嘗試用泥塑表現一個新穎的獎杯造型。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體育的熱情,加強設計造型能力。



重點:嘗試用泥塑形式



表現新穎的獎杯造型。



難點:獎杯造型設計的



獨特和新穎。泥塑制作



中的部件連接



2~3



3



茶香四溢



1、初步了解我國茶文化的歷史以及茶的相關知識。懂得包裝藝術的一些簡單的方法。



2、嘗試設計造型別致、色彩和諧的茶具、茶葉包裝盒,或用黏土或彩泥制作出自己喜歡的茶具。



3、認識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重點: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茶文化,并能大膽、巧妙地對茶葉包裝盒、茶具進行設計與表現。



難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4



2



風箏風箏飛上天



1、初步了解風箏的起源,流派等有關知識,懂得風箏的構造與平衡的關系,認識風箏骨架類型特點。



2、初步掌握風箏骨架的扎制方法,學習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圖案,設計制作一個風箏,嘗試掌握放飛風箏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通過收集、了解、制作、放飛等活動,激發(fā)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yǎng)對祖國傳統風箏藝術的'熱愛之情。





重點:了解風箏傳統藝術,制作一個左右平衡的對稱、美觀、有創(chuàng)意的風箏,并放飛上藍天。



難點:扎制一個左右平衡對稱,能平穩(wěn)飛上藍天的風箏架子,掌握放飛的技巧。





5



1



七彩足跡



1、了解紙材容易造型的特點,懂得用紙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成長記錄袋的功能。



2、設計并制作各種形式多樣、功能齊全、造型美觀的成長記錄袋。



3、培養(yǎng)學生愛惜自己每一張習作的情感。





重點:成長記錄袋的設計與制作方法。



難點:如何將成長記錄袋的功能和它的設計與制作緊密連接,達到既美觀又實用的效果。





6



2



愛書、藏書



1、讓學生通過欣賞、交流,了解有關藏書票、書簽的來歷、作用及相關知識。



2、學習用紙版拓印、繪畫或剪貼等形式設計制作藏書票和書簽。



3、通過欣賞制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珍惜書的情感



重點:認識藏書票、書簽,將學過的紙版畫、紙工繪畫技法運用于藏書票、書簽的制作設計。



難點:設計出新穎、獨特的藏書票、書簽。



7



2



風車轉呀轉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風車的圖片,了解不同種類、不同才質的風車,懂得風車的作用和原理。



2、根據風車的原理,用各色彩紙結合剪、卷、折、穿等方法設計制作漂亮的紙風車。



3、通過玩具風車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重點:制作一只美麗的紙風車,讓學生在做做玩玩中學到知識,得到快樂。



難點:能根據風車的特點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制作成的紙風車牢固、靈活。



8



2



十二生肖



1、欣賞與十二生肖有關的藝術品,了解我國特有的民間文化——十二生肖的基本特征。



2、大膽運用繪畫、剪紙等表現方式,抓住十二生肖的特征,表現十二生肖中的一個動物。



3、在欣賞生肖動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特有的民間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踏實、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



重點:引導學生關注中國民間藝術文化,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采用各種方法表現生肖動物。



難點:生肖作品的新穎、創(chuàng)新、構思巧妙。



9



2



年年有余



1、初步了解傳統魚形紋樣的藝術美感,知道中國文字“諧音”的用法,懂得圓形紋樣的特點。



2、運用概括、夸張、象征等手法設計、繪制出具有童趣的魚紋裝飾。



3、通過對魚紋的了解、設計和制作,引導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情操。



重點:把握魚的基本特征,進行魚形紋樣的設計與制作。



難點:魚紋設計的新穎性及美感,掌握繪制圓形紋樣的基礎技法。



11



1



落日



1、初步了解地球自轉的現象,觀察比較分析落日前、落日時、落日后三個時段的特點,認識日落過程中天空的色彩變化。



2、把觀察到的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提高學生的寫生能力。



3、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重點:懂得不同的觀察時間和地點,落日的色彩都會有不同。根據自己的感受能觀察出不同時間和地點的落日時天空以及周圍景物的色彩變化規(guī)律。



難點:經過觀察、分析后,能在主觀感受的同時尊重落日的色彩變化,大膽地表現落日的美景。



12



1



巧折巧剪



1、通過欣賞剪紙作品,進一步了解剪紙的藝術特點,懂得剪紙的陰剪、陽剪技法和綜合法,知道剪紙的基本紋樣。



2、繼續(xù)學習折剪的基本方法,設計制作一個動物或者人物的剪紙作品。



3、通過剪紙練習,感受剪紙的趣味和美,體驗剪紙的快樂,激發(fā)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



難點:學習剪紙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陰剪和陽剪的組合等。



難點:抓住動物和人物的特征設計構思剪紙作品。



13



1



蔬果造型



1、通過觀察、了解蔬果變化多樣的形狀和鮮艷多彩的色澤。



2、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學習夸張裝飾的方法,運用削、剪、拼、插等方法,設計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



3、體驗蔬果造型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聯想的好習慣,并善于發(fā)現并表現生活中的美。



重點:用將收集到的若干蔬果運用各種方法創(chuàng)作出有趣的蔬果形象。體驗設計、運用的樂趣。



難點:讓學生針對性地聯想,嘗試用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



13~14



2



美麗的拼畫



1、欣賞傳統的剪紙刺繡,了解傳統拼畫的藝術形式。



2、學習運用繪畫、剪紙、刺繡等方法創(chuàng)作一幅美麗的拼畫,提高學生綜合表現的能力。



3、通過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的合作學習精神。



重點: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單張圖的創(chuàng)作,并將單張圖拼貼成完整的拼畫。



難點:小組合作,探究完成具有創(chuàng)意的拼畫作品。



14



1



磚石上的雕刻



1、初步了解浮雕的特點及制作方法,知道雕刻的分類。



2、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優(yōu)秀的浮雕藝術的欣賞感受,嘗試制作一件半浮雕或線刻作品。



3、通過欣賞和創(chuàng)作,感受浮雕具有的實用性和藝術價值,提高學生對傳統雕刻藝術的興趣。



重點:學會制作簡單的浮雕。



難點:根據材質進行合理的作品創(chuàng)作,表現一定的主題。



15



2



房間的一角



1、初步了解不同的房間隨功能變化而設計的道理,懂得在房間物體擺放中的主次關系的重要性。



2、用寫生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房間的一角,可進行合理的添加或者刪減。



3、通過學生對房間一角的描繪,提高他們欣賞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而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重點:能用寫生的方式創(chuàng)作。



難點:學生對自己的房間進行設計,給人美觀、舒適、實用、新鮮的感覺。



16



2



中國古代陶藝



1、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古代陶藝的歷史,懂得陶與瓷的區(qū)別。



2、創(chuàng)設鑒賞陶瓷的教學情景,運用問題引領學生討論,培養(yǎng)學生鑒賞陶藝的能力。



3、引導學生在欣賞陶瓷藝術的過程中,感悟中國陶瓷為人類文化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初步感受古代陶藝的魅力。



難點:如何欣賞古代陶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情況分析

  浙美版第7冊實驗教科書的編寫,以國家一系列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別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針,以教育部制定并頒發(fā)《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主要依據,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yǎng)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征的美術教材新體系。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yǎng)。強調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fā)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3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15課,分為6個隱性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占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除了藝術瑰寶單元的內容外,其余大多隨堂教學,分配在各課之中。

  二、 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1.以國家一系列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別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教材編寫的主要指導思想。

  2.以教育部制定頒發(fā)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為教材編寫的主要依據。

  3.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關于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和六項具體目標,努力探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為素質教育服務的、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體系。

  4.以新的教材觀指導教材的編寫工作。明確教材既不是知識體系的濃縮與再現,也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 對象和內容,而是引導學生認知發(fā)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一種范例,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教材應力求向學生提供美術學習的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象世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2.重視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3.創(chuàng)設文化情境,涵養(yǎng)人文精神。

  4.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

  6.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

  7.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8.廣泛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四、教學中運用的原則

  1.審美性原則

  美術教育應把審美教育作為主線貫穿教學全過程,通過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和表現,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2.思想性原則

  教師要善于發(fā)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性,在教學內容與形式中有機地融進思想教育。

  3.量力性原則

  教學內容和方法應適應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淺顯易學、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4.創(chuàng)造性原則

  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啟發(fā)、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5.實踐性原則

  教學要聯系學生的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協調并用。

  6.趣味性原則

  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內容、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因材施教原則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采用面向集體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進度

  周次 起訖時間 課題 學習領域 美術、人文內容 課時數

  1 9.1 ~9.3 首頁圖版 欣賞、評述 提高欣賞能力、了解生活 1

  2 9.6~9.10 臺燈設計 設計、應用 立體造型、美化生活 1

  3 9.13~9.17 水資源 綜合、探索 海報設計、環(huán)保理念 2

  4 9.20~9.24 漫畫與生活 欣賞、評述 觀察領悟、幽默生活 1

  5 9.27~10.1 戲曲人物 造型、表現 水墨練習、熱愛傳統 1

  6 10.4~10.8 喜氣洋洋 設計、應用 傳統手藝、社會習俗 2

  7 10.11~10.15 龍的傳人 綜合、探索 立體構成、傳統文化 2

  8 10.18~10.22 線條的魅力 造型、表現 觀察表現、感受自然 2

  9 10.25~10.29 風兒吹過 造型、表現 觀察想象、熱愛自然 1

  10 11.1~11.5 蟲蟲大聚會 造型、表現 紙藝造型、表現自然美 1

  11 11.8~11.12 生長的植物 造型、表現 觀察表現、熱愛自然 1

  12 11.15~11.19 材料妙用 造型、表現 材料造型、創(chuàng)意生活 3

  13 11.22~11.26 材料妙用 造型、表現 材料造型、創(chuàng)意生活

  14 11.29~12.3 塔

  造型、表現 觀察表現、傳統文化 2

  15 12.6~12.10 瓶子新生代 設計、應用 創(chuàng)意設計、豐富生活 2

  16 12.13~12.17 瓶子新生代 設計、應用 創(chuàng)意設計、豐富生活 2

  17 12.20~12.24 盤盤轉轉 造型、表現 線條組合、特殊效果 1

  18 12.27~12.31 秦陵兵馬俑博物館 欣賞、評述 提高欣賞能力、熱愛傳統 1

【四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02-08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07-02

美術教學個人工作計劃04-07

四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工作計劃08-18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03-19

四年級美術教學反思09-25

【熱】美術教學工作計劃02-19

【精】美術教學工作計劃02-17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精】02-18

【推薦】美術教學工作計劃02-23